河南省林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4月调研考试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278697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林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4月调研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林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4月调研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林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4月调研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林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4月调研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林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4月调研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林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4月调研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林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4月调研考试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级高二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选题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 共60分)1梭伦在国家危亡之际被授予绝对的帝王权力,全国同胞都盼望他能接受,被他严词拒绝;华盛顿也严词拒绝了一些人让他担任君主的建议。这表明A民主政治的环境决定了伟人的品格B伟人品德对民主政治形成有重要作用C伟人言行决定了民主政治的发展D梭伦与华盛顿对自己国家的贡献相同2梭伦曾说:“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在改革措施中,这一观点主要体现为A颁布“解负令”B四个等级享受不同的政治权利C组建“四百人会议”D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3古希腊喜剧骑士中描写一个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

2、克里昂的职位,卖香肠的人说:“我想我还不够格。全家老小都是无赖。我几乎不识字”,将军说“你已经具备一切应有的条件”。对这段剧情理解不正确的是A卖香肠的人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B卖香肠的人不会因为财产而使其参政受到限制C抨击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D反映了梭伦时期改革的局限4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规定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B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C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D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5汉初一篇文章记载:昔日秦人家中稍富且子弟身强体壮者往往分居自立门户,家中贫困但子弟身强体壮者往往为女方所招赘。对该现象原

3、因分析最合理的是A土地兼并日益严重B商鞅变法的影响C战争频繁兵役沉重D“休养生息”政策推行6商鞅在商君书.说民中指出:“故贫者益之以刑,则富;富者损之以赏,则贫。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商鞅意在强调A人民富裕有利于国家稳定B抑制商业发展的合理性C统治者应以严刑峻法治国D维持贫富均衡的重要性7史记曾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皆怨望。”根据上文所述,分析为何会有如此现象( )A.商鞅变法时,下令将贵族的土地全部没收B. 商鞅变法时,以军功授田定爵位,使得贵族无法享受既有的特权C. 商鞅变法时,实施“保甲制度”和“连坐法”,用以控制贵族D. 商鞅变法时,鼓励平民努力耕织,奖励生产,使贵族无

4、法从事工商业8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这是因为他A推行均田制 B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吏治C实行三长制 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9北魏孝文帝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当时,有人对他推行的一项改革措施加以称赞:“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该措施是( )A. 均田制 B. 租调制 C. 俸禄制 D.三长制10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 )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推行新的土地制度 采取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 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A B C D11对北魏孝文帝“不得以北俗之

5、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令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上朝议事不准说鲜卑话 B. 罢免不会说汉话的官员C. 提倡鲜卑人说汉话 D. 在朝廷上不说汉话者免官12宋史载,有某位官员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治天下譬如居室,敞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这表明此官员A支持变法,主张新制B否定任何形式的改革C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D主张变法应选择时机13“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14能够体现王安石变法“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思想的

6、措施是( )均输法 市易法青苗法 方田均税法A. B.C. D.15宗教改革(英语:Reformation),开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中世纪末期,欧洲人民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是以 “异端”的形式出现,根本原因是( )A、天主教教会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B、天主教教会对人民的影响无处不在C、资产阶级早期力量比较弱小D、天主教教会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16人们普遍认为:马丁路德主张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提出的“信仰得救”,都带有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A.圣经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 B.否定了教皇的地位与特权C.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D.肯定了世俗皇权的地位17马丁路德说:“

7、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丰厚地得到这些礼物。”马丁路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为了宣扬( )A上帝的权威 B因行称义C先定论 D因信称义18下列不属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的是A.马木鲁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 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 C.穷兵黩武、对外扩张 D.英国入侵埃及 19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遏制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B.整顿了埃及的社会秩序C.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D.促进埃及的近代化进程20列宁说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8、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民成为商品21穆罕默德阿里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最大的不同是A背景不同 B. 领导力量不同C. 性质不同 D. 结果不同22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23改革,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甲类俄国废除农

9、奴制、明治维新;乙类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其分类标准是( )A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目的 B是否是向外国学习的改革C是否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是否改变原来社会性质24“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面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的话的主要含义是( )A改革使俄国的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 B改革后俄国废除了君主专制C改革后俄国变成了资产阶级君主制 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5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

10、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26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是体制,然后是皮毛。”这里的“皮毛”是指A西方科学技术B西方生活习俗C西方经济制度D西方教育制度27依据大日本帝国宪法确定的近代政治体制。日本的议会( )A议会的召开、闭会、停会由天皇决定 B贵族院的议员由选举产生,任期4年 C议会可以限制天皇的权利,天皇必须对内阁负责 D由贵族院和参议院组成 28全球通史

11、评述:“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从材料可判断,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A.结合国情,有选择地学习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全盘西化,全方位地学习 D.对西方文明完全排斥29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曾经大力推行官营工业建设,动用国家力量尽快完成工业化。结果造成政府财政恶化,贸易逆差严重,货币贬值。日本政府对此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土地私有制,增加国家农业税收入B.政府增加官办企业拨款,扩大经营范围C.将大量官办企业以低价出售给私人经营D.引进西方

12、近代工业技术取代传统手工业30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这就是著名的“脱亚入欧”论。其中“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是指 A蔑视亚洲邻国 B遏制亚洲邻国C侵略亚洲邻国 D渗透亚洲邻国31在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有远见的是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体制 B.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C.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废除武士制度,实行征兵制32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

13、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33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A挽救民族危亡B实现富国强兵C引领思想启蒙D建立民主政治34梁启超在1903年指出:“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在梁启超看来A帝国主义的目的就是开拓市场B海权的强弱决定了商业势力的大小C帝国主义是发展商业势力的前提D能否争夺和维护海权关乎国运兴衰35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下列各项,属于谭嗣同所言的是A“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B“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C“物尽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