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种群数量变化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5277984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4-2种群数量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3-4-2种群数量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3-4-2种群数量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3-4-2种群数量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3-4-2种群数量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4-2种群数量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2种群数量变化(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种群的数量变化,第四章 种 群,针尖上的细菌,建立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细菌菌落,适宜条件下,细菌20分钟繁殖一代,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性质的数学形式,研究实例 细菌20min分裂一次 在资源和环境无限的环境中,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Nn=2n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研究方法 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假设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一、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二、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min就繁殖一代。,算出一

2、个细菌在不同时间产生的后代的数量。,min,画出细菌的种群增长曲线,事例1: 1859年,一位英国人来到澳大利亚定居。他带来了24只野兔。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世纪之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竟达6 亿只以上。漫山遍野的野兔与牛羊争食牧草,啃噬树皮,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后来,人们引入了黏液瘤病毒才使野兔的数量得到控制。,事例2: 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 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 岛屿。在1937至1942年 期间,这个种群数量的 增长如右图,世界人口增长曲线,我国人口数量变化,事例3,(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的数量连续增长 Nt = N0t N0:种群的起始数量 :种群数量是前一年

3、的 倍 Nt:t年后的种群数量,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等理想条件下,三、种群增长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有限 种内斗争加剧 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生态学家高斯(Gause)实验: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二)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2.K值(环境容纳量):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 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1.制约因素:,三、 种群增长曲线,分析实验1与实验2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10ml培养基中加入0.1ml的大肠杆菌原液,37培养,不同时间点检测细菌数量。,10ml培养基中加入0.1ml的大肠杆菌原液,37

4、培养,不同时间点检测细菌数量。检测后马上分装到更大的容器中,并添加新的培养液。,实验1,实验2,种群的增长曲线,增长曲线与增长率曲线,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个体的数量,绘成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D,三、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大熊猫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自身繁殖率低 食性单一 气候变迁 栖息地的丧失等,你能提出保护大熊猫措施吗?,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 提高环境容纳量,合理利用资源,-鱼类资源的利用,如何确定最大的捕鱼量?,NK2,

5、此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可提供的资源数量最多,又不影响资源的再生。,问题探讨:不捕捞或捕捞很少,鱼类资源可能得不到充分利用;捕捞过多,又会导致鱼类资源枯竭。,家鼠繁殖力极强,善于打洞,偷吃粮食,传播疾病危害极大,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控制家鼠数量?,有害生物的控制,-灭鼠,方法1:药物杀死老鼠、 安放捕鼠夹,方法2:清除垃圾,严密储存食物、 增加天敌等,降低K值,最有效,NK2,四、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2.种群数量在K/2值时 种群增长率最大,3.种群数量小于K/2值时 种群增长率增加,1.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 种群增长率为零,捕捞业,草场上放牧量应小于K值,4.种群数量大于K/2值时 种群增长率降

6、低,害虫防治,提高/降低环境容纳量,q,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0-T2时,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 数量为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I-T2时,该鱼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B,第三节 种群数量的波动及调节,一、种群数量的波动 1.种群的非周期波动(浙科版P78),1913-1961我国蝗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洪泽湖区东亚飞蝗50年中的种群数量波动, 属不规则型,其大发生与干旱有密切关系。,第三节 种群数量的波动及调节,一、种群数量的波动 2.种群的周期波动(浙科

7、版P78) 分布于我国黑龙江伊春林区的棕背平34年的周期性数量波动。,种群数量的周期波动,冻原上的旅鼠每隔34年出现一次数量高峰。高峰到来时,当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饥饿驱使的旅鼠不分昼夜地外出觅食,大量死于捕食动物的爪牙下,有时还出现旅鼠集体跳海的现象,于是,旅鼠种群数最便急剧下降。以后再过34年又出现另一次高峰。 以旅鼠为食的北极狐也有34年的周期性数量变动的现象,其数量高峰总出现在旅鼠大发生之后。 美洲兔的种群数量有1011年的周期性波动,其天敌猞猁也随之而出现1011年的周期性数量变动。,(浙科版P79图),第三节 种群数量的波动及调节,二、种群数量波动的调节因素: 1.外源性调节因素: 气候(温度、湿度): 例:38高温蚜虫种群数量下降 降雨量影响沙漠啮齿动物、鸟类种群数量 食物 例:长耳鸮孵窝率受食物雪兔数量影响 意义:生物防治:七星瓢虫-蚜虫,灰喜鹊-松毛虫 2.内源性调节因素(内源性调节-内分泌调节) 领域行为(调节种群密度) 调节的意义:使种群数量得以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