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243963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1(1分)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AABBCCDD【分析】本题以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秦朝的史实。【解答】材料中李白诗赞扬的是秦王赢政统一六国的光辉业迹,秦王赢政灭掉东方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是公元前3世纪。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秦朝建立的相关知识点。2(1分)铁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

2、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已遭到排斥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分析】本题考查了儒家学说,注意从题干材料中获取信息。【解答】题干材料特别强调了“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据此可排除A;“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表明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是由于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题干材料未提及佛教和道教及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故选:B。【点评】本题属

3、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3(1分)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反映的史实是()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D王昭君出塞【分析】本题以历史地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知识点。【解答】分析图片可知,体现了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唐太宗时),他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在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携带大量佛经回国。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

4、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对外交往的有关内容。4(1分)我国吉代的中医文化辉煌灿烂,惠及后人,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属于中医学著作的是()本草纲目天工开物伤寒杂病论九章算术ABCD【分析】本题以我国古代的中医文化辉煌灿烂,惠及后人,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依托,考查明朝三部科学巨著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属于中医学著作的是本草纲目和伤寒杂病论。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九章算术是数学著作。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

5、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5(1分)细心研读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挖据其内在含义。阅读材料,从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A张骞出使西域B郑和下西洋C体现了古代的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D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既有反抗外来侵略,也有友好往来【分析】本题考查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可知,和平使团是指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15世纪初的明代,一位中国著名航海家,从刘家港出发”是指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

6、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都体现了古代的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故从材料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既有反抗外来侵略,也有友好往来。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6(1分)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秦朝尽管县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包含的内容有()西汉强化监察制度隋朝开创科举制度唐朝开创三省六部制明太祖设立厂卫特务机构ABCD【分析】本题考查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注意全面分析相关制度的

7、创立与影响。【解答】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秦始皇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题目给出的西汉强化监察制度隋朝开创科举制度属于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开创三省六部制的是隋朝,唐朝只是完善开创三省六部制;故唐朝开创三省六部制表述错误;明太祖设立了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不是明太祖设立的,故明太祖设立厂卫特务机构表述错误。故选:C。【点评】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7(1分)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下列有关周总理事迹的说法与史实不符的是()A曾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B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领导了南昌起义D在万

8、隆会议上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周恩来的历史功绩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国近现代史上周恩来的主要活动。【解答】根据所学知识,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曾经领导南昌起义。1954年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还有很深远的影响。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

9、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周恩来的历史功绩的相关史实。8(1分)电视剧闯关东中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剪辫令”的颁布是在A洋务运动期间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D辛亥革命后【分析】本题考查了近代社会习俗变化。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到来,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古老的中国发生着艰难的改变。【解答】电视剧闯关东中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剪辫令”的颁布是在辛亥革命后。辛亥革命在对旧制度进行改造的同时,也冲击了与封建制度相伴随的一些陈规陋习,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

10、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大人”、“老爷”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的平等称呼,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但传统习俗很难在短期内完全改变。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9(1分)图片无言,历史有声。下列对如图反映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双方签订了会谈纪要,停止了内战B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C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D中共争取到了国内和平【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人民的

11、内战。但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蒋介石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解答】观察题干图片可知,题干图片反映的是重庆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使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但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始终没有被承认。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10(1分)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 ()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ABCD【分析】本题以诗言志,史铸诗为依托,考查井冈山会师、南京解放、五四运动和长征。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反映的事件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因而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此项的A

13、C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史实。11(1分)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空白方框处应填()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分析】本题以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依托,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以恭亲王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

14、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题干空白方框处应填洋务运动。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洋务运动的原因、内容以及意义。12(1分)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下列民族精神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五四精神抗战精神小岗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ABCD【分析】本题以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民族精神为切入点,考查五四运动、抗日战争、长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1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答】五四精神形成于1919年;抗战精神形成于1937年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小岗精神形成于1978年;长征精神形成于1934年到1936年长征时期;井冈山精神形成于1927年,因此排列顺序应是。故选:B。【点评】本题以五四运动、抗日战争、长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3(1分)历史课上,老师出示了如图地图,据此判断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是()A转战陕北、指挥若定B千里跃进、战略反攻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D国民革命、洪流奔涌【分析】本题以历史课上,老师出示了如图地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全面内战爆发的相关知识点。【解答】分析图片可知,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