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现代文阅读训练(17)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90111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现代文阅读训练(17)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现代文阅读训练(17)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现代文阅读训练(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现代文阅读训练(1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文阅读训练(17) 十七、 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拿起突然铃声大作的电话,一阵微弱的喘息声传来:“我摔倒了,救命啊”声音像一位老夫人,在确定不是恶作剧后,拉斯马森询问道:“请把您公寓的地址告诉我!” “我想不起来了。” “那请把您的名字告诉我!” “我记不得了。” “请您不要把电话挂断,我们好通过电信局找到您的住处!”拉斯马森想到了电信局,他马上与电信局取得了联系。可值班人员却表示,现在人员不齐,要查清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根本做不到无计可施的拉斯马森叫醒了中尉,中尉拿起了电话:“夫人!夫人!能告诉我床前地毯旁边是什么吗?”“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天花板高吗?”“高我觉得很高”

2、“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叶窗关着没有?”“没关。”中尉兴奋地对拉斯马森说道:“寻找一幢窗户狭长的老式房子,房子的窗口有灯光,大约在二三层”中尉又对着话筒问道:“夫人,能告诉我,您住的街道的名称吗?” 然而,话洞里再没有人搭腔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每一秒钟每一分钟都变得漫长起来,室内挂钟的滴答声越来越响,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夫人仍无反应。焦灼和冷汗悄悄地爬上了几个人的面孔、心头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有个主意”他的主意立即被采纳。 清晨3时30分,14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的城市

3、的各个街区,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把耳机扣在另一只耳朵上。整个哥本哈根城都被惊动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拉斯马森突然叫道:“中尉,我听见了!我听见警笛声了!消防车大概就在离老夫人不远的街上!”中尉用手中的对讲机命令道:“1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还听得见。”“2号车,停止鸣笛!3号车,停止鸣笛!6号车,停止鸣笛!12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惊叫道:“就是这里!” “12号车,我是指挥部,就在你们那个地段,用扩音器说明一下理由,让这条街上所有的灯光都熄灭,最后亮着灯的一定是老夫人的家!” 5分钟后,12号车所在街区的窗口都黑了

4、下来,只剩下一扇窗口还亮着。稍后,拉斯马森在电话里听到了撞破房门的声响,继而是一位消防队员的声音:“喂!指挥部吗?我们已到现场,老夫人昏迷了,颅骨有伤,大概是床头磕的,脉搏有轻微跳动”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消防队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询问老夫人的情况。当获悉这位72岁的老人因为救助及时,已经在医院苏醒过来时,人们纷纷表示,那个凌晨,响彻哥本哈根的消防车的尖啸声,是他们听过的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的声音。 1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于凌晨2时15分的哥本哈根,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老夫人顺利获救。(每处不得超过16字)(2分) 2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8个字以内)(2分) 3从拉斯马森、中尉与老夫人的通话

5、中,可以看出消防队员 的品质。(2分) 4“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一句与上文的哪句话呼应?(2分) 5文中画线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引用中尉下达的“12号车,停止鸣笛”的命令,而是不厌其烦地从1号车说起?(3分) 6下面两句话,写得很好。任选一句,说说好在哪里。如两题都答,按第题计分(3分) 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人。 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 7对于本文叙述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含标点60字以内)(4分) 十七、答案 1(2分)起因:拉斯马森接到老夫人的求救电话。经过:消防队员全力寻找老夫人住址(消防队员全力救助老夫人。) 2(2分)最动听的声音(爱心救助、爱心大营救、救命电话) 3(2分)“有责任感”或“有爱心”;“聪明”或“机智” 4(2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5(3分)这样写真实地表现出寻找的过程,突出了寻找过程的紧张(有序)。 6(3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焦灼(紧张、沉重、沉痛)的心情。 (拟人),形象地写出(渲染)了当时紧张(焦急)的气氛。 7(4分)示例: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真情救助是最美丽的。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尽职尽责奉献爱心,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