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预测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84763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预测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预测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预测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预测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预测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预测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预测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试题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第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单就宗教而言,周人还有一点与殷人大不同,那就是从西周开始,祖先的世界与神的世界逐渐分开,成为两个范畴的问题。”这集中体现于西周实行的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井田制2.“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

2、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该典故应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3.春秋战国时期,“土”阶层迅速崛起,“士与一般社会成员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他们往往能超越个人经济地位和阶级背景的狭隘限定,从社会进步、国家兴旺、民众富足的宏观规模和长远目标上思考政治人生。“以下言论不能充分体现该观点的是A、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C、士志于道 D、士可杀不可辱4.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认为,“耕而不耢”(平整土地),不如做暴”。这主要是强调农业生产A、需要改革生产工具 B、应当抓紧农时C、必须讲究耕作方法 D、如何选种播种5.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洛阳

3、南市“东西南北居二坊之地,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长安崇仁坊“一街别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从材料可以看出,唐朝时期商品经济繁荣 商业活动有严格的地点限制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政府重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A、 B、 C、 D、6.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这句话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B、“存天理,灭人欲”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格物致知”7.古希腊某哲学家认为,“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这种观点不具备下列哪一项作用A、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 B、

4、遏制了个人主义思潮C、冲击了神学精神禁锢 D、忽视了事物的客观性8.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对罗马法作了这样的阐述:“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可是人民是指一个人群因服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体结合。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这种法治观包括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重视法律程序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A、 B、 C、 D、9.“我对那位公义刑罚罪人的神,说不上爱。我对他隐存忿怒;我恨他,因为可怜的罪人,在律法和悲惨恐惧下生活,不但被原罪毁坏,还要受福音折磨”“做善功的结果,就是会堕入地

5、狱。”材料中的“我”应该是A、但丁 B、伏尔泰 C、莎士比亚 D、马丁路德10.在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B、提倡摆脱宗教束缚,崇尚自由C、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D、主张分权与制衡11.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资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不正确的

6、是A、英国首相有权解散议会 B、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有权召集议会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由议会产生 D、美国总统对议会负责12.关于工业革命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西方工人对工业资本主义的反应与殖民地民族对新帝国主义的反应有一个相似之处:两者都对自己的命运不满,而且,两者都支持旨在引起根本变革的运动。但是,又有一个基本差别,诸殖民地民族并不反对自己民族的雇主,而宁可反对外国统治者。”因此,殖民地工人的革命至少在最初阶段,他们反对运动的主要理论指导是A、自由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 D、社会主义13.“近代社会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以追求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经济增

7、长成为价值观体系和物质活动的积点。明清社会虽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经济繁荣,却未形成一个经济居社会生活主位的经济社会。由此也就不能提供出一个可以推动技术进步与发展的土壤环境。”该材料主要论证的是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条件 B、经济社会的主要表现是经济繁荣C、技术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D、明清没有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14.“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虎门条约)该条款的制定充分表明签约的中方代表A、精明强干 B、不

8、谙近代外交 C、不顾自身利益 D、软弱无能15.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英雄们对封建剥削深有切肤之痛,而对资本主义并无多少预见,空想和错误是历史客观条件使然。”下列材料中,最能体现天朝田亩制度“空想”性的是A、每军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崇尚B、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C、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女到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上帝D、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16.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

9、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该运动应该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17.“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门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花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以上材料主要说明A、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B、中国完全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外向型农业不能掌握自己命运D、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18.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写道:“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

10、人,自可避祸。”这种做法A、暴露了思想深处的封建纹章 B、躲避了卫道士们的愤怒反扑C、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D、是切合实际的理智考虑19.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式样、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下图所示国旗(旗面为按顺序是红、黄、蓝、白、黑五色横长方条)的使用时期是 A、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B、湖北军政府时期C、清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20.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某时期政治形势示意图(图中方框内有湘鄂、湘赣,左右江、闽北、苏中等字样),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秋收起义后,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B、武昌起义后,清政府面临崩溃C、北伐打响后,北洋军阀走向末路D、抗战开始后,

11、敌后根据地开辟21.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64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3%,比1952年增长84%。其中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5.5%,现代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1.6%。这说明A、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一五”计划得到很好执行C、我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D、党和政府不重视农业的发展22.论语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视为至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史中最能体现该思想主旨的是A、奉行“一边倒”方针 B、支持不结盟运动C、发展多边外交关系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3.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

12、民以转租、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这说明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将退出历史舞台B、农业发展需要更新经营方式C、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已经改变D、农民会因此失去土地承包权24.“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段文字主要蕴含了A、资产阶级革命论 B、阶级斗争理论C、社会进化论 D、无产阶级专政理论25.“我们的

13、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该引文应出自A、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的演说B、1947年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C、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演说D、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26.1949年1月5日至8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6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2月,阿尔巴尼亚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19561961年,中国以观察员的身份列席经济互助委员会的例行会议。材料反映出A、社会主义阵营意见不一 B、经济对抗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C、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苏联抵制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27.从罗斯福以“新政”为纲领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对其一直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另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的改革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问题。对这两种不同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A、前者观点代表社会上层利益,后者观点代表社会底层利益B、前者观点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最接近问题的本质C、前者观点不利于新政的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