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2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69574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2012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2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2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2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2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2012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2012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11月无锡市阳山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1根据课文默写(10分)(1)五岭逶迤腾细浪, 。(2) ,尚思为国戍轮台。(3)国破山河在, 。 (4) ,身世浮沉雨打萍。(5)烟笼寒水月笼沙, 。(6) ,铁马冰河入梦来。(7)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 , 。”两句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8)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表达诗人崇高的献身精神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的句子是 , 。2选出下面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3分) ( ) A.瞭望(lio) 万籁(li)俱寂 B.懵(mng)懂 无精打彩(ci)C.颓(tu)唐 莫明(

2、mng)其妙 D.狼藉(j) 掐(qi)指一算 3选出下面文言文语段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A.徒:只。 B.然:这样。C.熙:同“嬉”,开玩笑。 D.病:生病。 4.下面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人要保持对自然的 :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人的和谐在于人要有一种 的心态:待长辈 、待平辈 、对晚辈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A.谦卑 谦和 谦让 谦恭

3、B.谦让 谦恭 谦卑 谦和C.谦卑 谦和 谦恭 谦让 D.谦恭 谦让 谦和 谦卑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 ) 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B.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无锡的城市特色。D.住宿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宾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 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的心和丰富无悔的回忆,最温暖的,是纯洁无瑕的真挚感情;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

4、,都需要用善良、单纯做底色。最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A B C D 7.考古学家、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写了一副题为长城赞的长对联:上联: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迄元明,上下两干多年。有多少将帅元戎、戍卒吏丞、百工黔首,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丰碑国宝。下联:跨峻岭、穿草原、横瀚海、经绝壁,纵横一万余服。望不断长龙雉堞、雄关隘口、亭障烽堠,有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起伏奔腾、飞舞盘旋、月宫遥见,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这副对联从哪几方面赞美了长城?(3分) 二、阅读与理解(34分)(一)(11分)水 仙(清) 李渔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

5、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水仙以秣陵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尽,迨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节选自闲情偶寄)注释秣陵:指南京。 质:抵押。迨:等到。 珥:用玉做的耳饰。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各司一时 (2)欲购无资 (3)

6、请已之 (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9.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而子敬先亡 B.拔山倒树而来C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远者小而近者大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11.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3分)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二)(3分)田 家郑獬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注释】浑:这里是满的意思。残照:夕阳。12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

7、清朗的意境。(1分)13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7分)饺 子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 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民间还把这种偃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 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我

8、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把饺子称为“扁食”。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扁食包细馅”的记载。至今陕西一些地区仍把饺子称为扁食。 清朝入关后,满族把饺子、糕点、馒头等统称为饽饽,把饺子称煮饽饽。人们如果形容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就说这个人是“见了煮饽饽也不乐”。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可见这种可荤可素、营养全面的传统饮食,多么受到人们的钟爱,一直流传千年以上。尽管名称由“饼饵”到“角子”、“扁食”,人们对它的喜爱却从来不变,以致成了过年必备的饮食。按照民间的习俗,除夕夜的“子时”,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由于除夕夜是两年相交于“子时”,意寓“交子”。后来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

9、食谐音称“饺子”。从此,“饺子”不仅是美食,还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14. 第段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_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_。(2分)15第段中加点的“至少”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3分) 16. 根据文意,说说饺子蓄含了怎样的文化色彩?(2分) (四)(13分)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袁隆平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

10、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

11、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