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钟吾中学九年级语文 好大一棵树阅读理解专练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69274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新沂市钟吾中学九年级语文 好大一棵树阅读理解专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新沂市钟吾中学九年级语文 好大一棵树阅读理解专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新沂市钟吾中学九年级语文 好大一棵树阅读理解专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新沂市钟吾中学九年级语文 好大一棵树阅读理解专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新沂市钟吾中学九年级语文 好大一棵树阅读理解专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 大 一 棵 树人与树有不解之缘。有树的地方可以没有人,但有人的地方一定有树。乡里人的门前屋后,田头路边,只要有块空地,总要栽上几棵树,于是人的整个身心就随着枝叶舒展,望着花蕾希冀,品着果实回味。即使无果可吃,后辈儿孙也能在大树底下乘凉。城里人没这福份,只好侍弄花草,聊作慰藉;培育盆景,以为寄托。一旦钱包稍鼓,就到处登因树而生机勃勃的山,游因树而充满灵性的水,观用树盖的楼台亭榭,也看自成一道风景的树。回去时,钱包虽空了,心里却实了,千姿百态的树就常常装饰着钢筋水泥结构中的梦 人与树相依相伴也相互依存。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被树吸进,经光合作用后,又吐出氧气。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这气,正是树馈赠

2、的氧气啊。人与树真可谓名符其实的息息相通,并因此而生生不息。也许受黄帝陵前手植柏树的启示,老人去世后,大都要在墓前植松柏,既预示死者如树长青不老,又昭示着惟有树才能与人共同完成完整而壮丽的一生。于树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改善环境防风御沙等方面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对于人类,对于人所共有的也是仅有的地球,实在是功莫大焉!也许还是受那棵古柏的启示,植树的日子便成了庄严的节日植树节。这节日,于人,是一种警示,于树,则是莫大的褒奖! 人是会走的树,树是站立的人。叶是树的手,根是树的脚。枝伸曲如四肢,杆挺拔如身躯。而且树高贵可为官宦,如泰山五大夫松;平易又不失热忱,如黄山迎客松。有人呼之为柑奴,有人誉之为孝子

3、。可见将树比人自古有之。既像人,就有性格:枝柯纤细低垂形若含羞少女,流露阴柔之美;主杆粗壮伟岸俨然彪形大汉,充满阳刚之气。这不是典型的刚柔相济么?树也有感情:沐浴春风,抽芽吐蕊,定有几多愉悦;花团锦簇,招蜂引蝶,不由一番得意;落英缤纷,秋风扫叶,难免伤感之情;硕果累累,冰霜将至,顿作迟暮之思。 及至树倒猢狲散,又是怎样的失魂落魄啊。 树是人生的生动写照。人之初生,若幼苗破土,稚嫩纤弱,故浇之灌之百般呵护。稍长,则无拘无束枝权横生,故修之剪之以正其身。树大自直的说法,实是误人子弟。不知不觉已人到中年,恰如树正当茁壮茂盛。既要开颜色形状各异的花以娱人耳目,又要结味道大小不同的果以饱人口福。叶要能作

4、饲料,枝要宜编筐笼。要承受各方压力,还要竭尽各种责任。而且这一切 都要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当然,庄子那棵无用的树是个例外。这时候,人都喜欢感怀童年,无奈岁月催人老,纵然是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的上古大椿,照样犹有竟时。人就在感喟中不得不步入老年。年老更贵有为。成材之木,自然作梁作栋,即使老朽之木,既不可雕,又遭虫蛀,也要化成一膛灶火,沤成一堆粪土,这样才能瞑目。树与人就这样一起经受风雨,一起感悟炎凉,一起体验生命当然,树与人毕竟还是有区别的。人是入世的;而树是出世的。树不动,就没有颠沛流离的劳苦;树不说,就没有口角是非的烦恼;树不想,就没有贪婪邪恶的欲念。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指的乃是人心。

5、所以,树活着是入定,死了是坐化。等埋入地下,又变成煤,这煤便是树的舍利子,给人温暖,给人光明,如此看来,一棵树,简直就是一尊佛啊。 其实,树就是树。就是再小的树,在人看来,也是好大好大的一棵树! 1、对“人与树有不解之缘”,作者是从两方面描述的。请分别加以概括。(4分) (1) 乡里人: (2) 城里人: 2、根据文意,简要回答,“这节日,于人,是一种警示,于树,则是莫大的褒奖”的含义。(5分) 3、前面说:“人是会走的树,树是站立的人”,结尾为什么又说:“其实,树就是树。”(5分)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A、本文以象征的艺术手法,从多个侧面对树的特征进

6、行了描绘,高度赞美了像树一样的壮丽人生。 B、作者以饱满的激情、非凡的悟性和富于理性的思考,深刻揭示了人与树相互依存的道理。 C、全文围绕“人与树相依相伴也相互依存”的关系,从不同角度展开叙写,意在唤起人们爱树、爱自然,保持生态平衡。 D、“一棵树,简直就是一尊佛啊”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树无苦、无忧、无怨、无欲, 坦然自如,心境如佛的品质。 E、这篇散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意蕴隽永,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答案:1、(4分) (1)乡里人总在空地栽树。 (2)城里人总想去看树。 2、(5分) 人们生活离不开树,因此要不断植树;树对人们的生存及其环境有重大作用。 3、(5分) 树的生长形态、经历与人有相近之处,但是毕竟不是人,因而比人更质朴。 4、(4分)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