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苏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68408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扬州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扬州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扬州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扬州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苏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一中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试卷共6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咀嚼/细嚼慢咽 乘机/乘风破浪 标识/识文断字 露面/风

2、餐露宿B弹压/弹无虚发 伺候/伺机而动 恫吓/杀鸡吓猴 属意/终成眷属C狭隘/溢于言表 歼灭/阡陌交通 辍学/低声啜泣 谄媚/陷害忠良D罢黜/相形见绌 捐献/狷介之士 皈依/阪上走丸 棱角/绫罗绸缎1B(A. 咀嚼/细嚼慢咽 ju/jio, 乘机/乘风破浪chng,标识/识文断字zh/sh,露面/风餐露宿lu/l;B.弹压/弹无虚发tn/dn, 伺候/伺机而动c/s, 恫吓/杀鸡吓猴h/xi,属意/终成眷属zh/sh;C狭隘/溢于言表i/y 歼灭/阡陌交通jin/qin 辍学/低声啜泣chu 谄媚/陷害忠良chn/xin D罢黜/相形见绌ch 捐献/狷介之士jun/jun 皈依/阪上走丸gu/

3、bn 棱角/绫罗绸缎lng/ling)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在素有 “中国胶囊之乡”之称的新昌县,年产胶囊1000亿粒,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二,是国内最大的药用空心胶囊生产基地,2008年胶囊产值就已达到26.46亿。B各级政府要呵护青年的创业热情,要为青年创业者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动力,在政策制定与制度设计上,给予青年创业者应有的支持力度。C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收入的同时,提高诊疗费、护理费等医疗技术服务的价格,体现出对医务工作者劳动价值的尊重。D当代青年是无比幸运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的一代,祖国建设的艰巨任务为青年大展身手提供了广阔舞台,祖国发展的巨

4、大成就为青年成长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2C (A结构混乱,缺少主语,删去“在”;B搭配不当,“创设”后 搭配“动力”不妥;D语序不当,依据对应,“祖国发展的巨大成就”在前,“祖国建设的艰巨任务”在后。)3下面的文字是从哪四方面说明“4G”优越性的?请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6个字,4分)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竟然与固定宽带

5、网络价格相当,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可以在没有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 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3速度极快 价格合理 计费灵活 易于覆盖(覆盖面广)4今年是共青团建团90周年,九十年来,无数青年用青春铸就了中国的辉煌,不少作家热情讴歌青春,赞美青年,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就是其中很有影响的一部作品。请写出青春之歌的作者与主人公的姓名,并拟写一个含有比喻的排比句,表达你对青春的感悟与认识。(5分)作者姓名: 主人公: 4 杨沫 林道静青春是盛开的鲜花,用它缤纷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青春是美妙的乐

6、章,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人生的旋律;青春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宇;青春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韩愈君讳适,姓王氏,好读书,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举选。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诸公贵人既志得,皆乐熟软媚耳目者,不喜闻生语,一见,辄戒门以绝。上初即位,以四科募天下士,君笑曰:“此非吾时邪?”即提所作书,缘道歌吟,趋直言试。既至,对语惊人;不中第,益困。久之,闻金吾李将军年少喜事,可撼。乃蹐门告曰:“天下奇男子王适,愿见将军白事。”一见,语合意,往

7、来门下。卢从史既节度昭义军,张甚,奴视法度士,欲闻无顾忌大语。有以君生平告者,即遣客钩致。君曰:“狂子不足以共事。”立谢客。李将军由是待益厚。将军迁帅凤翔,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栉垢爬痒,民获苏醒。居岁余,如有所不乐,一旦载妻子入南山不顾。明年九月,疾病,舆医京师。某月某日卒,年四十四。十一月某日,即葬京城西南长安县界中。妻,上谷侯氏,处士高女。高固奇士,自方阿衡、太师,世莫能用吾言,再试吏,再怒去,发狂投江水。初,处士将嫁其女,惩曰:“吾以龃龉穷,一女,怜之,必嫁官人,不以与凡子。”君曰:“吾求妇氏久矣,惟此翁可人意,且闻其女贤,不可以失。”即谩谓媒妪:“吾明经及第,且选,即官人。侯翁女幸嫁

8、,若能令翁许我,请进百金为妪谢。”诺许,白翁,翁曰:“诚官人耶?取文书来。”君计穷吐实。妪曰:“无苦,翁大人,不疑人欺我,得一卷书,粗若告身者,我袖以往,翁见,未必取视,幸而听我。”行其谋。翁望见文书衔袖,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王氏。【注释】阿衡、太师:商、周时代的官名,指商、周时的贤臣伊尹和姜尚。告身:授官文书。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乃以干诸公贵人 干:求取B. 闻金吾李将军年少喜事,可撼 撼:用言语打动C. 吾以龃龉穷 龃龉:不合,抵触D. 即谩谓媒妪 谩:随意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直接王适“怀奇负气”的一组是(3分)既至,对语惊人 天下奇男子王

9、适,愿见将军白事一见,辄戒门以绝 居岁余,如有所不乐,一旦载妻子入南山不顾自方阿衡、太师,世莫能用吾言 吾明经及第,且选,即官人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适爱好读书,有才华、有抱负,但不为世人所容,郁郁不得志。因而对于有心招揽、使用他的人,他总是欣然相许。B. 王适虽然不肯随俗参加科举考试,但仍然注重功名;他沿路边走边吟诵去参加四科的考试和向李将军毛遂自荐都是明证。C.李将军升任凤翔军统帅,王适随之前往,改任试大理评事。他为百姓除去弊端、解脱困扰,使困顿之民得以休养生息。D. 文章后半部分补叙王适娶妻一事,诙谐有趣,从侧面展现了他怀奇

10、负气的性格,亦是对前文用正统笔调刻画人物的补充。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奴视法度士,欲闻无顾忌大语。 (2)惟此翁可人意,且闻其女贤,不可以失。 (3)我袖以往,翁见,未必取视,幸而听我。参考译文:君名适,姓王,喜欢读书,怀抱奇节,恃其意气,不肯跟着别人后面参加科举。看到建功立业有多条道路可走,只是苦于自己没有资格、地位,不能出人头地,就求取于有权势的人,借助于他们的声势权威。那些王公贵族已经志满意得,都喜欢性格圆滑、谄媚于人的人,不喜欢听生硬直率的话,见过一次,就告诫看门人回绝不见。唐宪宗刚即位,用四门科目的考试来招募天下贤士。王适笑着说:“这难道不是我的时机吗

11、?”就拿着自己写的书,走在路上大声吟唱,赴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的考试。到了以后,对策中多有言辞尖锐、耸人听闻的话,没被选中,更加困窘。过了很久,听说金吾李将军年轻而喜欢招揽贤士,可以用言辞说动他,就轻步入门对他说:“天下奇男子王适,愿意见您谈论大事。”一见之下,他的言论合乎李将军的心意,就在李将军门下走动。卢从史作了昭义军的节度使,非常自大骄横,鄙视按礼法行事的士人,想要听没有顾忌、不合礼法的狂言。有人把王适的生平告诉他,他立刻派门客招引。王适说:“狂妄的小子,不值得和他一起做事。”站着辞谢了门客。李将军因此而对他更好。将军升任凤翔军统帅,王适随之前往,改任试大理评事。为民除去弊端,解脱困扰,使

12、百姓获得生机。过了一年多,好像心中有不快之事,有一天用车装着妻子儿女,隐于南山,一去不返。第二年九月,他得了重病,用车子载送到京师就医。某一天死去,四十四岁。十一月某日,葬于京城西南的长安县中。他的妻子,是上谷郡处士侯高之女。侯高本是特立独行之士,自比为伊尹和姜尚,世人不能听信自己的话。两次试用为吏,两次均与上官不合,发怒弃官,发狂投于江水之中。此前,处士想要把女儿嫁出,告诫别人说:“我因为与世不合而困顿,只有一个女儿,我很怜爱他,一定要嫁给做官的人,不能把她嫁给平民。”王适说:“我寻求妻子已经很久了,只有这位老人合乎我的心意,况且我听说他的女儿贤惠,不能够错过。”就欺骗媒婆说:“我是通过明经

13、考试而中选,即将被吏部选用,马上就是做官的人了。侯高的女儿出嫁,假如能让侯高答应嫁给我,请允许我给你厚重的谢礼。”媒婆答应了,告诉侯高听。侯高说:“果真是官人吗?把授官文书拿来给我看。”王适计谋暴露,吐露了实情,媒婆说:“不要苦恼,侯高是君子,不会怀疑别人骗他,拿一卷文书来,我装在袖子里前往,侯高看见了,不一定拿出来看,侥幸会听从我。”王适就按媒婆的计谋去做。侯高看见文书装在衣袖中,果然相信而不怀疑,说:“足够了。”把女儿嫁给了王适。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一道宋词,回答问题(10分)齐天乐蟋蟀姜夔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

14、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注释】铜铺,门上的装饰。离宫: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1)这首词写蟋蟀,开篇却先说庾信曾经写过愁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2)本词全篇皆写愁情,下阕却说“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这里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具有怎样的效果?(3分)(3)这首词“看似咏物,实则抒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提供课外4个名句,供选用,并非今年高考如此格局。高考仍然6分课内,2分课外)(1)它山之石,_ _。(诗经小雅鹤鸣)(2)士不可以不弘毅,_。(论语泰伯)(3)_,毛将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4)青泥何盘盘,_ 。_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5)_,_,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6)_,斯世当以同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