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中语文 限时训练7 苏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47913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中语文 限时训练7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高中语文 限时训练7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高中语文 限时训练7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中语文 限时训练7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中语文 限时训练7 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一部语文作业7一、九日齐山登高1.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如何理解?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尘世难逢开口笑” 表现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登临恨落晖” 表现诗人的人生迟暮之感。“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不用”“何必”等表现诗人想用登山的快乐用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排遣长期积聚在内心的抑郁,显示出旷达的一面。但抑郁依然存在着,尘世终归是难得一笑,落晖毕竟就在眼前。体现诗人情感上的挣扎。 二、寄扬州韩绰判官2、诗中从哪些方面体现扬州的美?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前两句写江南自然山水: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如带,迢迢不断。用“迢迢”“隐隐”这对叠字描绘了山清水秀、

2、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 后两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月下“玉人”吹箫图: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上吹箫的美人披着银辉,悠扬的箫声飘散在江南秋夜,回荡在青山绿水间。玉人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子,此处指韩绰,诗人通过“明月之夜,是否还在教歌女吹箫”的略带调侃的询问,让人想象韩绰的风流浪漫。体现了扬州的风流繁华的人文。 3、表达作者什么情感?(4分) 对江南青山绿水自然风光的眷恋和赞美,对身处热闹繁华之乡友人的思念。 三、无题4、你认为诗中哪一联最能体现作者的痴情苦意?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 颔联:春蚕自缚 ,满腹情丝,一生即为吐尽,吐之即尽,命随之而亡。蜡烛自煎,一腔热泪流尽,身即化为灰烬。此联将痴情之人

3、比作春蚕、蜡烛,形象生动,奇语奇情 ,真挚深切。颈联:晓妆対镜,抚鬓自伤,一个“愁”字一个“改”字,深切地流露出主人公对年华流逝、青春不再、不能为悦己者而容的忧心痛苦;“夜吟”一句,用対写手法,设身处地,想象所思之人在月夜独自苦吟的寂寞凄冷,“寒”一语双关,与其说是春夜之寒,不如说是内心之寒;与其说是被思者之寒,不如说是思者之寒的推己及人。其牵挂之切、相思之深,全含蕴于此。尾联:蓬山本是可望而不可即之地,却偏说“此去无多路”;如果真的是“无多路”,又何必派遣青鸟一探?反面落笔,情意深婉。青鸟一去,能否带回音信?只不过是思者的痴想罢了。 四、长安晚秋6、全诗如何围绕“晚秋”写景的?(4分)全诗围

4、绕“晚秋”选取典型意象: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半开的紫菊、凋谢的红莲 。写景角度由高到低,由远到近,动静结合,层次分明。 7、表达作者什么感情?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表达了作者的故园之情和归隐之思。 颔联和颈联借景抒情,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触动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篱边的紫菊,静穆娴雅,让人想起采菊东篱下的陶潜,顿起归隐之意。尾联借用典故,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故事,表达毅然归去的决心;下句用春秋钟义之事,强调一个“空“字,痛言紫菊留居长安之无谓语归隐之不宜迟。 五、商山早行8、全诗围绕哪一个字选了哪些细节,抒发了什么情感?(5分) 早 细节;清晨起床时的车马的铃铎声、雄鸡报晓声、未落的残月、板桥上的夜霜及霜上的人迹、映亮驿墙的白色枳花。情感:道路辛苦,羁旅愁思。 9、请赏析诗歌中的颔联、颈联?(6分) 颔联:用了列锦的艺术手法,选择了代表典型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进行组合。“鸡声茅店月”,把旅人 住在茅店里,听到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同样,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典型地体现了“早”。这两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 颈联:写刚上路的景色。槲树的叶子落满了山路,因为天还未亮, 驿墙旁的白色枳花格外显眼,着一“明”字,传神地表现了“早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