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46920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必修二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含解析):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海南单科)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2(福建文综16题)图6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3体育见证历史,奥运传承文明。1932年7月8日,中

2、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从上海出发,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受到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当时传播这一消息的媒介可能有( )报纸 网络 电话 电报A B C D4(2011年11月慈溪市期中26题)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 单位:%A计划经济时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C婚姻观念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D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思想文化深深影响婚姻习俗5下面是18951898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对表中信息的正确叙述有( )年份当年创刊总数中国人自办报刊总数 所占百分比18

3、9573 42.9%18984739 85.9%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报业的主体维新变法推动了报业发展言论自由的局面已经出现报刊成为新思想传播的载体ABCD61963年,高中毕业后要到县城参加工作的李开岭想让家里给他买样东西,却又开不了口,毕竟这种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主要代步工具的东西贵着呢。小李想买的是一辆( )A.三轮车 B.人力车 C.自行车D.摩托车7(2012年3月蚌埠市二模)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词宣称:“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从广告词中能够获得的信息是 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 轮船招

4、商局业务范围较大 轮船招商局资金雄厚 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 A B C D8林华同学对“清末民初西方文明影响下的社会生活习俗变迁”这一课题很感兴趣,下列他所收集的几张图片中,真正具有研究价值的是( )A. B. C. D.9北京某中学的高一学生叶凯对北京传统民居颇感兴趣,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关于建筑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老师一共提供了如下四个课题,其中最适合他的是( )A.租界的“洋房” B.四合院的变迁 C.土楼今昔谈 D.沧桑颐和园10想要了解辛亥革命前中国男式服装演变概况的晓春同学搜集到了下列四幅照片,其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 B. C. D.11(2011年1月河南会考24

5、题)近代史上西方文化不断传入,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张有才的爷爷张富贵1915年结婚,由于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结婚典礼上他的穿着应该是( )A对襟褂子B唐装 C西装D长袍马褂12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最能符合历史潮流的是 ( )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C.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3(2012年10月山东实验中学高三诊断)下列对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一位普通女市民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利用假日逛商场,看时装表演B通过“安居工程”住上了宽敞舒适的住房C穿着草绿色的军装,骑着自行车去上班D周末在家用移动电话和人聊天14(2012年11月福建

6、四地六校高三联考)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辩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C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15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A. B. C. D.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末,近80年间,上海地区才完成了从传统交通工具到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轿夫、纤夫的呼号,小车的吱咛,大车的转动,汽笛的呜咽,火车的轰鸣及飞机的长啸声等相交织,合奏出一

7、支中国传统交通运输工具向近代化交通运输工具变迁的共鸣曲。(1)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的交通工具?(2)近代新式交通工具与传统交通工具比较,有何进步之处?17(2012年5月山东省临沂市高三模拟)(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合院(图一)是指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合围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是以正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四合院也是中国最典型的民居建筑,因为它比较充分的体现了中国的传统观念。“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 (1)材料一可以反映出我国古代社会哪些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信息?(9分)材料二 上海最具代表性的石库门民居建筑(图二),其

8、典型的特征是中西合璧。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中建筑出现的历史原因。(4分) 材料三 城乡居民人均住宅面积f19782007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以改善的原因有哪些?(8分)材料四 一台台巨型推土机,无情地铲去了承载人类文明的历史古迹。 (4)在房产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问,有人认为应该以改善住房为重,有人认为应该以保护文物为重,对此,谈谈你的观点。(4分)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训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此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说明报纸具有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功能。2B解析:本题解题

9、的关键信息是“民国八年五月五日”(即1919年5月5日),解答时可采用排除法:A项不符合史实,政论性报刊清末早已有之;C项中1919年执掌中国政权的是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成立要到1927年;D项五四运动中能够表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应该要到6月初上海等地的工人罢工参与运动。3B解析:注意时间:1932年。网络出现是在二战后,1932年不可能出现网络。4D解析:本题考查了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和社交礼仪的变化。根据所学ABC三项符合题意和史实。D项不符合事实,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关系阻断,婚姻观念很大成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而不是西方思想文化。5B解析:说法错误,其一材料没有体现出来,其二当时还处

10、于清政府统治时期,言论自由还谈不上。6C解析:从1963年这个时间点不难判断出当时主要的代步工具是自行车。7A8C解析:注意“清末民初”“西方文明”的条件限制,是传统的长袍马褂,是北京传统民居四合院,与西方文明影响无关。9B解析: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的代表。10D解析:要留意辛亥革命前这个时间限定,B、C是传统服装,A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符合要求,D是中山装,辛亥革命后才逐渐流行。11C解析:鸦片战争后,西方服饰西装开始流行,根据材料“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可知是西装。12D解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旨在考查分析归纳能力。可以说,这四个选择项都是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的影响,都符合历史潮流,但是D

11、项是对ABC的概括和总结。因此答案D。13C解析:20世纪70年代初,正是文革时期,所以选C。14B解析:民国的建立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A、C、D三项分别从婚俗、服饰、打扮等方面反映了民国初年人们思想的进步,但是B项仍然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风气,本题选B项1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教材内容即可得出答案。二、非选择题16(1)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车等。(2)牵引动力的变化:由人力、畜力、风力转向机械力(或以蒸汽机、内燃机、电力为动力);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为低廉;更有利于国计民生。17(1)封闭式住宅是自然、经济小农思想心态的体现;严格的住房安排是封建家长制、尊卑有序的社会等级制度的反映;自成一体的布局体现了安详恬淡的日常生活情趣。(9分) (2)近代西方殖民侵略,工业文明冲击,中西文化交汇。(4分) (3)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生活富裕,追求生活质量;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家启动“安居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8分) (4)以改善住房为先,提高居住质量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以保护文物为重,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能够彰显城市个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