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三语文备考“好题速递”系列试题(7)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87964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三语文备考“好题速递”系列试题(7)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年高三语文备考“好题速递”系列试题(7)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年高三语文备考“好题速递”系列试题(7)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年高三语文备考“好题速递”系列试题(7)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年高三语文备考“好题速递”系列试题(7)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三语文备考“好题速递”系列试题(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三语文备考“好题速递”系列试题(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3年高三备考语文“好题速递”系列(7)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叶廷芳我们的木构建筑这里指达到辉煌程度的木构建筑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可谓“两千年一贯制”。而欧洲人的石构建筑,仅自古希腊罗马起,其风格上的更新换代至少在一打以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恐怕是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总爱向前人看齐: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一味以前人的成就为荣耀,为自满。而欧洲人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都不满足,敢于向前人挑战,设法超越他们。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着重在前人基础上

2、渐进发展,少有革新;一个则不断推陈出新,向前跨越。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门和审美的载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因为人的审美意识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从19世纪下半叶起,从世界范围看,由于新的建筑学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的诞生,建筑开始了一场崭新的革命。中国的木构建筑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也已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面临着蜕变。近代西方思潮作为强势文化迅猛地涌入我国,这意味着客观形势已不允许中国建筑从自己的娘胎里孕育出自己民族的建筑新胚胎,我们一边招架,一边接受;来不及细嚼,难免囫囵吞枣。整个20世纪我们在总体上就未能跳出西方建筑的大窠臼,既没有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建筑新胚胎,也没有在

3、世界新思潮中取得令人瞩目的地位。到世纪末一看缺少自己的东西,没有进行必要的反思,马上又求助于老祖宗,把前人留下的那些遗产,即把“大屋顶”风格当作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建筑美学法则和艺术模式,到处用钢筋水泥搞复古。传统是必须继承的,怎么能割断历史的延续性呢?但是我们的祖先在当时物质条件很简单、相关的理论很缺乏的条件下,在艺术和建筑领域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我们今天在更优越的条件下,还只知去重复它们,那确实是太“没有出息”了!任何民族只有重视今天的创造才有利于推动历史的发展。另外,罗马人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就有了十建筑书,不仅对当时的建筑技术和艺术作了详尽的记载,而且作了理论提升,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建筑

4、理论著作。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四书等对欧洲建筑理论作了认真而详尽的梳理和阐发,对尔后的欧美建筑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相比之下,作为木构建筑水平最高、经验最丰富的国家,我们在这方面的建树就要逊色得多。直到汉代我们才有了一部考工记,还属于政策、法规一类。之后过了上千年,到五代至北宋才有了一部木经,之后元代的经世大典梓人遗制,又多半失传。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都只着重在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记述,理论升华和探索仍较缺乏。1下列对作者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习惯于向前人看齐,而不习惯于超越前人。B20世纪我们的建筑由于客观形

5、势的制约,在总体上未能跳出西方建筑的大窠臼。C建筑理论总结和理论建设的滞后性,制约着我们建筑的发展D创造意识淡薄,鲜见图变求新的极具影响力的建筑作品,这需要我们认真深刻反省。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屋顶”风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美学法则和艺术模式。B中国的木构建筑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C“继承传统”其实是对前人的形式和风格的模仿和重复。D作为我们的民族遗产,扎扎实实地搞好木构建筑是无可厚非的。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建筑文化心态上,我们中国人总习惯于模仿前人,而不善于探讨未知。B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

6、则例等仍是我国建筑遗产的精华。C我们的相当多的建筑师都在试图摆脱“工匠心态”的束缚,力图在建筑理论方面有所建树。D热衷于“重修圆明园”的呼声,其实就是承袭思维的一种极端表现。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

7、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经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4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分析正确的是( )A 歌窈窕之

8、章 歌:名词用作动词,歌吟。B舞幽壑之潜蛟 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C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伴侣。D寄浮游于天地 浮游:名词作状语,像浮游那样。5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B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C 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D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6赤壁赋中对于水和月作了反复的描写,对其作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因为文章写的是一次夜游赤壁的经历,作为记游写景的文章,必须要写当时当地之景,水和月就是赤壁这个地方的特有景物,所以反复描写。B以景抒情,融情入景。开篇写水的澄澈和月的皎洁与多情,以及全景的迷离浩瀚

9、,是为了表现作者此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的游江之乐。C第二段“击空明兮溯流光”的诗句,是就月出之诗生发而来的,由月而美人,由美人而政治理想。表现了作者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D第三段“客”借夜游赤壁所见的长江、明月的无穷,与英雄人物与英雄业绩的易逝,生发出“哀吾省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与“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幻想。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天津桥春望雍陶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10、注释:雍陶生活在晚唐。8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请你简要描述诗人“望”到的景象。9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悠然,然而在这种看似冷静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的一种什么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_。(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_。_。(4)_,长河落日圆。(5)江山代有才人出, 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城里人与乡下人毕淑敏最近几个月来,吃过的最美味一餐饭,是在乡间的小山村。正午时,背靠着池

11、塘,在秫秸搭成的简易凉棚下,老农端上自家种的玉米和土豆,还有刚刚从水中打捞起的半尺长的鱼。那鱼被从中间剖开,平铺在黯哑的火焰上。吃到嘴里,鱼刺和鱼肉都是干脆而火爆的,咯吱吱,似嚼着一袭土色的蓑衣。我问老农,用了什么调料呢?他嘬着旱烟嘴,含混地回答,盐。我说,今天才知道,盐是这样好吃啊。老农就笑了,说,你这个人啊,整差了。盐并不好吃,好吃的是我们给自己预备的这些个物产。我们给自己吃的东西,用的是土法,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更没有激素。说到这里,他沧桑的脸上露出一点点不怀好意的浅笑,说,有件事,我一直整不明白,总想找个不见怪不爱生气的城里人打听打听。老农清了清嗓子,以表明他将要询问的题目是多么不同寻

12、常。在咽下了几大口唾沫之后,他说,我们在庄稼和菜叶上,用了那么多化肥和农药,眼看着活蹦乱跳的虫子眨眼间就扑拉拉死了一地,可你们城里人一年到头吃的就是这种粮食和菜,怎么到如今还没有被药死呢?他原本就有地方口音,因为踌躇加之不好意思,让方言味变得更加浓厚。“药死”这个词,在他的发音里,说成“约死”。我听懂了他的话,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第一个反应是为自己吞下那么多的农药和化肥加激素却“约而不死”,依然活蹦乱跳地大吃东西而深感惭愧。我说,抱歉啊,我也不知道自己至今为什么还没有被“约死”在一旁偷听我们对话的一个小伙子,挺身而出解了我的围。他说,早年间,有一个广告,唱的是“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记得吗

13、?人就像害虫。打了农药,有些人生了癌症等恶病死了,有的就产生了抗药性,不死。你们这些不死的人,就像活下来的害虫,有了抗体,反倒更坚强了。周围的人偷听到我们的话,七嘴八舌道,是啊是这样。你看蟑螂,你看老鼠,不是一直被各种药饵毒杀吗?绝了吗?没有!越杀越多。城里人也跟它们似的,毒不死的。我拿捏不准自己作为城里人的一员,在农药和化肥的围攻浸淫中,至今活着,是该自豪还是该悲哀呢?我们从来不吃给城里人准备的东西。我们把给自己吃的东西和卖给城里人的东西,分成两个地块,绝不掺和。今天给你们吃的,就是平日留给俺们自己吃的东西。老农非常热情地说。我望着他善良而沧桑的脸,心中满是惘然。泾渭分明地把种粮的人和吃粮的

14、人齐刷刷分开,给自己留下清洁的食品,然后用慢性毒药去“约”他人,这是生存的智慧还是蓄意的谋杀?我不敢生出责备老农的意思,倘若自己是农人,很可能也出此下策。面对现今中国的普遍现象,无奈,只得寄希望能变成杀不死的青虫。前两天看报纸,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62%以上。可否这样说:大部分中国人现在吃的食品,其实是那少部分人不喜欢吃,不屑于吃,也不敢吃的。想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那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曾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现今在“吃”这个天大的问题上,怎么美德尽失?分手的时候,老农很开心地告诉我,他的一双孙儿女,都考上了大学,以后也要成为城里人了。(1)赏析“咯吱吱,似嚼着一袭土色的蓑衣”一句的表达特色。(6分)(2)文中的“老农”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6分)(3)“我”听了老农“城里人怎么到如今还没有被药死”的问题后,内心想到了什么?(6分)(4)对老农“把给自己吃的东西和卖给城里人的东西,分成两个地块,绝不掺和”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请陈述观点并作分析。(7分)第卷(表达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正像达尔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