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同步训练 苏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87142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同步训练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同步训练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同步训练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同步训练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同步训练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岳阳楼记同步训练 苏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阳楼记同步训练 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岸芷( )汀( )兰浩浩汤汤( )宠辱偕( )忘谪( )守嗟( )夫霪( )雨霏霏二、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薄暮冥冥_然则北通巫峡_春和景明_此镇岳阳楼之大观也_增其旧制_而或长烟一空_百废具兴_属予作文以记之_三、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2微斯人,吾谁与归?_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4是进亦忧,退亦忧。_四、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现象五、同样是傍晚的校园,在下面两种情况下,你所看到的景物分别是什么样的?尽量用对偶句描写你的努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_你莫名其妙地被老师和同学误解:_参考答案一、略二、迫近; 既然这

2、样,那么日光;景象规模;全通“俱”,全;三、1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2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3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4这样看来,入朝做官也担忧,退居江湖也担忧。五、(略)综合能力测试 基础能力测试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以下各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

3、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联系上下文,

4、解释文中加粗词的含义。滕子京谪守巴陵郡_ 增其旧制_属予作文以记之_ 前人之述备矣_或异二者之为_ 然则何时而乐耶_2选出词意、用法相同的一项 A而:环而攻之而不胜 感极而悲者矣B一:而或长烟一空 一碧万顷C然:满目萧然 然而不胜者D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3根据提示,用原句填空。第一段作者对滕子京在贬谪生活中能积极治理政事,做到_是极为赞赏的。“前人之述备矣”这句照应的是_。第五段中,“古仁人之心”是指_,“二者之为”是指_。4出自本文已沿用至今的成语有_。(至少找出三个)5第三段、第四段是两个并列描写段,分别由_两词引出对洞庭湖景物的描写。这两段是第二段的分写段,照应第二段

5、中的_。6联系全篇,作者的构思是:由入手说到岳阳楼的“”,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自然引出,说明作记的意图。7“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指_,“退”指_。8联系全文思考,分别用八个字写出“以物喜”和“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与“以物喜”相照应的句子:_与“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_9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实际上已透露了全文的主旨。( )第五段巧妙地利用设问的方式逐层深入地阐明了作者的忧君思想。( )第五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总结全文,揭示中心点明主旨。( )第五段论述“古仁人之心”的目

6、的,是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表露作者自己的政治抱负。( )10翻译下面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微斯人,吾谁与归。_11第五段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A设问 对偶 引用 反问B对比 排比 比喻 引用C反问 比喻 反复 排比D比喻 设问 引用 夸张12指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A这两段文字多用骈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就是。B文中的句子对仗工整,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就是。C“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意思是: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D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前句写沙鸥飞翔停歇,后句写鱼儿畅游水中。) 探究能力测试 13结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谈谈范仲

7、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对我们的借鉴意义。(80字左右)阅读下则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14给下面句中加粗的字注音并释义。啖粥而读 音:_ 义:_辄以水沃面 音:_ 义:_食不给 音:_ 义:_乃至被谗受贬 音:_ 义:_15翻译文中画线句。译:_16选文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_17“先

8、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_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_的作用。参考答案1做太守规模通“嘱”,嘱托详尽两种心情(既然)这样,那么 2D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物喜,以己悲。 4政通人和、心旷神怡、气象万千、一碧万顷 5“若夫”、“至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6叙事,大观,一悲一喜,对比,议论 7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8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9 10不因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1A 12B 13此题结合现在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乐于奉献”、“一心为公”来谈,同时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读书的目的和人生的理想,言之成理即可。 14d4n吃zh6就,总是j!供应ch2n说别人坏话 15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16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做官后因直言而遭谗降职。刻苦自立而心忧天下 17岳阳楼记;揭示主题整理人:王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