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调研复习检测试题7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70253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调研复习检测试题7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调研复习检测试题7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调研复习检测试题7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调研复习检测试题7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调研复习检测试题7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调研复习检测试题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调研复习检测试题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复习检测试题 (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总分60分)一、精挑细选走进生活(请将下列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答案前的字母填在对应的表格中,1-10题,每题1分,11-17题,每天题2分,共24分)题 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答 案1下列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起了推动作用的是 (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秦始皇焚书坑儒 A.B. C.D.2秦始皇、汉武帝在处理下列哪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 ( )A.国家统一B.中央集权 C.儒家思想 D.外族骚扰3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作为一位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

2、,做不到 A去瓦舍勾栏欣赏各种表演 B偶尔去吃一碗宋嫂鱼羹C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D跟随郑和船队一起到西洋游历4在近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1980年以来,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以上两种投资设厂的本质区别在于( )前者属于外国的侵略行为,后者属于中国的自主行为 前者发生在封建社会时期,后者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 前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后者体现了平等互利原则 前者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后者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A. B. C.D.5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它们都( )A.具有反封建精神 B.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3、 C.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 D.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思想6下列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从土地私有制走向集体所有制的是 (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化 D.人民公社化72010年3月14日10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上,即使是中国很穷的时候,我们也是铮铮铁骨。”以下各项不能说明的是:( )A.雅克萨反击战 B.五四运动 C.淮海战役 D.抗美援朝8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和“雾月

4、政变” B“光荣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罗斯福新政 D.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9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其根本原因是( )A.用赎买方式进行土地改革 B.没有伴随而起的革命运动C.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D.资产阶级未强大而独立的政治力量10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独立,在曾经充满动荡不安的欧洲巴尔干半岛上,僵持许久的科索沃问题正在考验着塞尔维亚的欧盟梦,考验着整个欧洲的稳定,也让美俄持续的明争暗斗多了一个复杂的回合和砝码,这反映了( )A.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B. 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D. 美国的霸权

5、主义政策11“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指”( )A新中国的成立 B.民族区域自治 C香港澳门回归 D. 西藏和平解放12下图所示的这部电影是一幅史诗式、全景式、纪实式的历史画卷。请你判断他可能再现的是下列哪一历史场景(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人民军队的创建 C. 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13一首歌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是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是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我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走过二十年,伴随着改革春风起,走进新时代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

6、命成功,齐欢唱 ( ) A. B. C. D. 14.“If I have seen farther than others,it is because I was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这句名言出自近代自然科学奠基人( )A爱迪生 B牛顿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15.“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说这句话的是前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与这句话有关的历史背景是( )A科索沃问题 B海湾战争 C巴以冲突 D古巴革命16.有文献记载:“失去了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当时盛锡福帽店日夜赶

7、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 D新中国成立初期17李华同学在复习课上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你认为这个主题的名称应该定为( )A资产阶级革命B资产阶级改革 C民族统一运动D思想解放运动二非选择题(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36分)18. 回眸2009年是国庆60周年盛典。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共和国的历史,李明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一次探究活动。请你也一起参与讨论吧! 步骤一:屈辱与探索(1) 纵观中国近代史既是列强侵华史又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请列举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任举两

8、例 2分) (2)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为探索救国道路,不断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请问“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2分)最终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1分)步骤二. 抉择与奋斗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2) 材料中所述“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1分)?中共在探索革命道路中遵循了怎样的原则?(2分)步骤三. 挫折与失误(3) 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党曾错误地发动了哪几次重大运动?(试举一例

9、 1分)后来提出哪一正确的思想路线?(1分)步骤四. 改革与富强(4)深圳原是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化为经济特区后,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5)深圳的崛起源于党在哪次会议上做出的重大决策?(1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1分) (6)转瞬之间,共和国已走过60年的风风雨雨,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你怎样的启迪?(2分)19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20世纪上半期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未以来,时代主题逐渐演变为“和平与发展”。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尔赛和约规

10、定:“德国及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它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条约。 一一高中人教版 20 世纪战争与和平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建立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共有110万人在这里被杀害。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该集中营。1996年,德国也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告诫人们要永远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材料二: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工业化强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法德代表的是新欧洲,因为从1870

11、年到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 而法德轴心共同推动的欧洲整合, 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 2003 年约瑟夫奈欧洲的力量太强大不能忽略之材料四: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人教版九年级下 近5年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在发展中国家,有近13的人处于赤贫状态。如果发达国家不改变目前的政策,世界贫困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20亿。(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凡尔赛和约对欧洲国际秩序产

12、生了怎样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维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用意何在?(3分)(2)材料二“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是什么?列举事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少两例)(3分)(3)材料三中“法德轴心共同推动的欧洲整合”指的是什么?试指出其进步意义。(2分)(4)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列举20世纪末典型事例加以说明。材料四反映的主题是什么?人类应该怎样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4分)2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过去l00多年里,人类发明了火

13、车、电子计算机、汽车、轮船、电灯、飞机等。1969年问世、l99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迅速发展,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得到发展,就不能忽视这种全球化的潮流。而这种潮流在经济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材料二: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恶化。1990年联合国规定每年的4月22日是人类关爱地球家园的节日“世界地球日”。材料三:20世纪的中国,提出“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的战略思想 (1)请选择材料一中的发明成果按要求填入下表中,每项一个即可。(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发明火车、 轮船 汽车、电灯、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设立“世界地球日”的原因是什么?请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3)当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