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十五次周测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44845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十五次周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北省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十五次周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北省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十五次周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北省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十五次周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北省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十五次周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十五次周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十五次周测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十五次周测试题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也谈人品与画品杨悦浦古人云,“人品即画品”。这也是业内颇为流行的一句话。留意了许多年,我发现,许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说或合起来说,都很重要。“人品”是“做人”的结果,“画品”是“作画”的结果,一个画家既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又创作出好作品,是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但是,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会让我们不时在生活中看到相反的情况:有些画家,画得不好,但人品极佳;有些画家,画得“贼好”,可人“不咋地”。有位画家,很

2、聪明,人过中年开始画中国画,一上手就很老到,不几年便声名鹊起,但业内口碑却不好。一次,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他,行前,某长者特地嘱咐:“此人是当代一位很重要的画家,但俗不可耐,采访时不要因此而低估了他的艺术成就。”记者采访回来后,愤怒地说:“要不是事先有人打过招呼,我真想扭头就走。他一口一句脏话,真让人受不了!”美术界看重的是绘画水平,何况也不能说世俗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就不能当一个好画家。所以,“人品即画品”虽在理论层面被奉为圭臬,现实中却有时只是被当作“幌子”。在美术界,还会听到“作画先做人”、“心灵美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等,要是较起真儿来,会发现这些“流行语”原有的教益在流行

3、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做人”,应怎么做人?做什么人?为什么做人?做了怎么样?做不了又怎么样?这一系列的问题,美术界一些人会用自己的行为做出各种各样的解答。有的人画很一般,但能靠“官僚奸商”大红大紫,被媒体热捧,但终为大众不齿。“浮躁”的社会,“做人”的标准也许随之“浮动”。于是,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要想提高画价,便开始自己炒作、商人炒作、圈子炒作,弄个主席、院长之类的头衔,于是那些略知皮毛的官员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地位,也便似乎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比起长年累月拼命奋斗才能获得社会承认的人来说,这可是省事多了。这样的“做人”,与真正的艺术创作之间,有什么本质联系?“人品即画品”便仅仅是

4、一句空谈。若从这些现象看,“人品即画品”在现实中便成了一个可疑的命题。人品就是人品,画品就是画品,常常被分置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画品,包括很多方面:作品是否达到了艺术基本品位,它的艺术价值如何?作品在社会领域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否为社会文化艺术综合方面所认知?作品是否经得起历史的鉴证,不要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就算是在当代的位置又如何?艺术是要画家拼尽全力投入的事情,技艺要不断地磨练,风格和个性要不断地锻造,艺术修养要不断地提升。这些问题说穿了,就不只是画品,更是人的性情、品质、操守。打开美术史,都是由无数名作和艺术思想发展而组成的。历史上画得好的画家很多,人品好的画家也很多,美术史不会将

5、其全然割裂。“人品即画品”的道理,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我只想提醒,在鱼龙混杂、浮嚣躁动的社会现实中,若有人还拿“人品即画品”说事儿,千万别当真。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还是要做人有标准,从艺有高度,惟德艺双馨方能遗泽后代。人民日报(2013年8月11日12版)1下列不属于作者说的“许多人对这句话(人品即画品)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的依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得不到相应的认证,有的画家画不错,但是人不怎么样;有的画家人不错,但是画却不好。B“作画先做人”、“心灵美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是美术界的流行语,要是较起真儿来,人们就会发现

6、这些“流行语”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C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靠炒作出名,有些略懂绘画的官员也很容易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地位。而那些靠真本事拼搏的人却很难得到社会的承认,这使得“人品即画品”成了一句空话。D艺术是要画家拼尽全力投入的事情,技艺要不断地磨炼,风格和修改要不断地锻造,艺术修养要不断地提升。这些问题说穿了,就不只是画品,更是人的性情、品质、操守。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作者看来,绘画就应该看重绘画水平,画家俗一点并不能成为被诟病的把柄,更何况俗也不一定是坏人,俗不影响一个人成为好画家。B“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讲很重要,将二者合起来讲,也是很重要

7、的,一个画家要是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便是达到了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C作者对艺术上不努力,却擅长炒作的人给予了批评,并认为他们虽然能够凭借炒作而被热捧一时,但是最终是经不起考验而被大众瞧不起。D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做人”的标准也随之“浮动”,使一些人的人品很难保证;这些人绘画不是靠努力,而是靠炒作或靠权力,“画品”也很难保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美术界一向主张和追求“人品即画品”,但是现实生活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带有更多的功利色彩,从而使“人品即画品”的要求仅限于理论层面了。B作者认为“画品”包括很多方面,不但涉及对画作的具体要

8、求,甚至要上升到社会的高度和历史的高度,这就要求画家有过硬的性情、品质和操守才行。C“俗不可耐”的画家其实并不是作者讽刺的对象,而年轻记者去采访他前,某长者特地嘱咐他的话才是作者思考的重点,因为“某长者”的话就很好地割裂了“人品”和“画品”。D作者鉴于社会上种种拿“人品即画品”说事儿,却不去真正践行它的现象,得出了一个结论“千万别当真”,这个社会很难出现德艺双馨的画家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凑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义方,泗州涟水人也。少孤贫,事母甚谨,博通五经,而謇傲独行。初举明经,因诣京师,中路逢徒步者,自云父为颍上令,闻病笃,倍道将往焉,徒步不前,计

9、无所出。义方解所乘马与之,不告姓名而去。俄授晋王府参军,直弘文馆。特进魏征甚礼之,将以侄女妻之。义方竞娶征之侄女,告人日:“昔不附宰相之势,今感知己之言故也。”无何,坐与刑部尚书张亮交通,贬为儋州吉安丞。,行至海南,舟人将以酒脯致祭。义方日:“黍稷非馨,义在明德。”乃酌水而祭。时当盛夏,风涛蒸毒,既而开霁,南渡吉安。蛮俗荒梗,义方召诸首领,集生徒,亲为讲经,行释奠之礼;清歌吹箭,登降有序,蛮酋大喜。贞观二十三年,改授洹水丞。时张亮兄子皎,配流在崖州,来依义方而卒。临终托以妻子及致尸还乡。义方与皎妻自誓于海神,使奴负柩,令皎妻抱其赤子,乘义方之马,身独步从而还。先之原武葬皎,告祭张亮,送皎妻子归

10、其家而往洹水。显庆元年,迁侍御史?时中书侍郎李义府执权用事,扫人淳于氏有关色,坐事系大理,义府悦之,托大理丞毕正义枉法出之。高宗又敕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重按其事。正义自缢。高宗特原义府之罪?义方以义府奸蠹害政,将加弹奏,以问其母。母日:“昔王陵母伏剑成子之义,汝能尽忠立名,吾之愿也,虽死不恨!”义方乃上奏。高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迁莱州司户参军秩满家于昌乐聚徒教授母卒遂不复仕进。总章二年卒,年五十五。门人何彦光、员半千为义方制师服,三年丧毕而去。大理,官名,掌管刑法,此处指掌管刑法的地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通五经,而謇傲独行 謇:忠诚B.坐与刑部尚书张亮

11、交通 交通:交往,交游C.坐事系大理,义府悦之 系:拘囚D.高宗又敕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重按其事 按:追究,查办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高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迁莱州司户参军秩满家于昌乐聚徒教授母卒遂不复仕进B高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迂莱州司户参军秩满家予昌乐聚徒教授母卒遂不复仕进C高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迁莱州司户参军秩满家于昌乐浆徒教授母卒遂不复仕进D高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迁莱州司户参军秩满家于昌乐聚徒教授母卒遂不复仕进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义方出身低徽,知恩图报?去京城应试的路上,毫不犹豫地帮助陌生人;魏征想把侄女嫁

12、给他,他先因不愿攀附权贵丽拒绝,终因感激魏征的知己之言而娶之为妻。B王义方善于祭祀,教化有方。被贬前往儋州渡海时,他认为祭祀重在明德,两黍稷没有香味,因两酌水致祭;到达吉安后,以诗书礼乐教化人民,成效显著。C王义方受人之事,忠人之托。张亮哥哥的儿子张皎流放崖州,临终前把妻子儿子托付给王义方。王义方历经艰难,亲自护送张皎的棺柩及其妻子儿子返回家乡。D王义方忠诚正直,不阿权贵。李义府徇私枉法救出喜欢的妇人淳于氏,高宗已经原谅李义府的罪过,但王义方坚持正义,询问了李义府的母亲后勇敢上奏弹劾他。7把文中酹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自云父为颍上令,闻病笃,倍道将往焉,徒步不前,计无所出。

13、译文:(2)昔王陵母伏剑成子之义,汝能尽忠立名,吾之愿也,虽死不恨!译文:(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听流人水调子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8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 答: 9.这首诗中的“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赏析。(6分) 答: (三) 名篇名句默写( 6分)1 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屈原在离骚 一文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话是“ ?”(2) 诗经氓 一诗中, 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 可是男子

14、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诗是“ , 。 ”(3) 王湾在 次北固山下 一诗中表现水面开阔, 船行顺畅的两句诗是“ 。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并填图该题标记;未填图标记的按11题评改计分。该题各为2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阿芳 林语堂我家里有个童仆,我们姑且叫他阿芳,因为阿芳,不是他的名字。由某兑换铺雇来时,阿芳年仅十五,最多十六岁。现在大约十八岁了,喉管已经增长,说话听来已略如小雄鸡喔喔啼的声调了。但是骨子里还是一身小孩脾气,加上他的绝顶聪明,骂既不听,逐又不忍,闹得我们一家的规矩都没

15、有,主人的身份也不易支撑了。阿芳能为人所不能,有许多事的确非他不可,但是做起事来,又像诗人赋诗,全凭雅兴。大约一星期间,阿芳打破的杯盘,总够其余佣人打破半年的全额。然而他心地又是万分光明,你责备他,他只低头思过而且在厨房里,他也是可以称雄称帝,不觉中几位长辈的佣人,也都屈服他的天才。也许是因为大家感觉他天分之高,远在一班佣人之上。你只消听他半夜在电话上骂误打电话的口气,便知道他生成是一副少爷的身份。在阿芳未来的时候,修理电铃,接保险丝,悬挂镜箧,补抽水马桶的浮球,这些杂差,都是轮到我身上的。现在一切有阿芳可以代拆代行了,我可以安然读柏拉图的共和国,不会奉旨释卷去修理自来水马桶,或是文章做得高兴不至于有人从厨房里喊着:“喂!水管漏了”单单这一层的使我放心,已经足以抵补我受阿芳的损失而有余了。他有特赋的天才,多能鄙事,什么家具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