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43924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届樟树中学、高安二中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联考 试 题 第卷(共50分)一、选择题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学者冯友兰认为:“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冯友兰在此否定( )A.儒家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B.儒家对国人行为习惯的重要影响C.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中心D.佛道思想对中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影响2.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煮

2、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3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意识形态不再有向心力,一些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之为“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一味放任性情,自由自在。这表明当时A文化观念呈现多元化 B儒学失去了正统地位 C道家思想被普遍奉行 D三教合一有了新的发展4.王阳明泛海诗云:“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从这首诗中不能体现的是( ) A. 王阳明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B.王守仁的哲学观:“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C.思通万

3、里,胸天三界,充满禅机理趣 D.格物致知,追本溯源5.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 A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B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C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6.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

4、家反对战争,主张顺应和尊重自然,希望统治阶级无所作为 B 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 反映了“君权神授”思想 C 明朝王良(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 与李贽的某些思想相似 D “民主君客 ”论、“天下之法 ”论、“工商 皆本 ”论和“公其非是于学校 ” 说明黄宗羲从反清民族主义升华到反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7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可见 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C人们逐步

5、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8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B文艺复兴自由的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的追求真理C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9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合译。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书并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

6、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这说明 A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 B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 C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 D明末政府已突破闭关政策的局限10. 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民族政权并立有利于文化交流 B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C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 D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处于巅峰期11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字体各具特色。下列评述符合唐代颜真卿祭姪文稿的是A笔画圆弧,字形斜长交错B笔画详备,气象

7、端庄浑厚C不真不草,字体舒展流动D结体扁平,笔画方劲古拙12元朝马致远的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取材昭君出塞故事,其笔下的汉室奸佞当权、外族凭陵,官员都是一批“千请了皇家俸”却不能“安社稷、定戈矛”的废物;汉元帝本来宠爱昭君,却因异族索要而只能恨恨地唱:“我呵,空掌着文武三千队,中原四百州,只待要割鸿沟。”这充分反映出 A元朝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 B理学空谈误国的惨痛教训 c士人无缘政治只好戏说历史 D汉族文人的家国衰败之痛1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

8、的是()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14.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 )A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促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打破封建专制束缚C.促使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 D.强有力的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15布罗代尔认为,科学的历史若从一定的距离来看,就像从一种普遍的理性解释向另一种普遍解释的缓慢过渡。

9、每一种解释因新的资料猛烈地与之抵触而突然被推翻。于是另一种假说便会被提出,这种假说又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下列最符合这一论断的是A亚里士多德力学哥白尼日心说牛顿经典力学B亚里士多德力学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C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D基督教神创论拉马克早期进化说达尔文进化论16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 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D维新变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17.“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

10、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 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 D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18、1905年东方杂志的一篇社论中提到“今日立宪之声,洋洋遍全国矣。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这说明( )A. 晚清社会不同阶层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要性 B.立宪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民主革命运动成为强大的社会风潮 D.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一场政治运动19秋

11、瑾在光复军起义檄稿中宣称:“彼固倜来(外来)之物,初何爱于我辈?所何堪者,我父老子弟耳,生于斯,居于斯,聚族而安处,一旦者瓜分实现,彼即退处藩服之列,固犹胜始起游牧之族。”这反映了A民族危机加剧排满革命 B爱国救亡促进民主启蒙C欧美侵略激发排外意识 D文明冲突推动西学东渐20 1919年,李大钊发文赞成“由人类以至禽兽都有他的生存权,依协合与友谊的精神构成社会本身的法则”的道理。从人类互助进化的过程来看,他认为这是“由个人主义向协合与平等的方面走的一个长路程”。1921年,梁漱溟发文,公开打出“东方化”和“新孔学”的旗帜。这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 B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的道路 C马克

12、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保守主义思想在中国迅速发展21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 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 A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D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22孙中山说:“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展其生产力则贫。以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最符合孙中山本意的是()A发展社会经济,倡导社会公平B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生产C倡导排满革命,推翻封建

13、统治D反对私人资本,防止贫富悬殊23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 )A. 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 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C. 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 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24台湾作家李敖指出:“毛泽东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发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它就是我们民族的

14、精神。”他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A说明毛泽东思想是台海两岸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B强调毛泽东思想是在国共合作过程中形成的C超越了台海两岸国共历史恩怨与社会制度的局限D说明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近代历史没有密切关联25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卷(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50分)26(18分)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