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41388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三中2015年高一入学摸底考试化学试卷说明:1本卷共有五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50分。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l-35.5 C-12Zn-65 Fe-56 Cu-64 K-39 Ca-403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下载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其中第1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2下列过程中发生

2、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干冰制冷 C铁矿石炼铁 D风能发电3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BSO2 CKCl DKOH4下列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加澄清石灰水D插入燃着木条5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 2Na:两个钠元素 B. 2OH-:两个氢氧根离子 C. :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NO2: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6下列物质放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花生油 C白糖 D牛奶7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下列关于锰活动性判断不正确的是

3、( )AMn Cu BAl Mn CMn Mg DMn H8下列物质敞口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不变的是( )A氢氧化钙 B氯化钠 C生石灰 D浓盐酸9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可以作食品干燥剂 B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C稀硫酸可以除铁锈 D氯化钠可以配制生理盐水10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甲丁丙乙A甲的化学式为H2O B反应中甲、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1 C若32 g乙参加反应,则生成18 g丁 D丁中氧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 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

4、杂质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A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加足量水过滤、蒸发B二氧化碳氧气点燃混合气体C铁氧化铁加足量盐酸蒸发D氯化铁溶液氯化铜加足量铁粉过滤12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D若继续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cb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水氢氧化钠固体消失氢氧化钠与水发生了化学反

5、应B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C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有大量气泡产生氧化铜起催化作用D向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无明显现象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钙恰好反应14.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BCD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加入稀H2SO4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向相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15以下四组离子,有一组能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它应该是( )AFe3+ SO42

6、H+ ClBMg2+ Cl OH Na+CH+ Ba2+ NO3 SO42DH+ Na+ K+ NO3二、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14分)16.盐的种类繁多,用途广泛。(1)NaCl可用作_。(2)磷酸二氢铵(NH4H2PO4)可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是一种优质化肥,它能显著提高土壤中_元素的含量,促进植物生长。17.钙元素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1)儿童缺钙可能会导致_(填“贫血”或“佝偻病”)。(2)次氯酸钙是重要的消毒剂,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3)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可用于_。18食品吸潮和吸氧后容易变质,为了延长食品保质期,可采取以下不

7、同的方法。(1)泡沫铁粉(铁粉包裹在泡沫塑料中)是种新型的食品干燥剂和保鲜剂,当它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成铁锈,生锈的原因是 。为检验某泡沫铁粉是否还有效,可向其中滴加盐酸,若看到_现象,说明还有效。(2)山梨酸钾(C6H7KO2)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山梨酸钾中钾质量分数为_。19.金属钛(Ti)的合金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强度高等性能,钛合金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及化学工业。工业上以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钛酸亚铁)为主要原料冶炼金属钛,同时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H3OH)。生产的工艺流程图如下(部分产物略去):(1)该流程图中涉及到的物质属于有

8、机物的是_。(2)中反应为:2FeTiO36C7Cl2一定条件2X2TiCl46CO,则X的化学式为_。(3)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4)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_。三、推断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20下右图 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含氧化合物,A、B、C 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在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其中A为红色粉末,D、E、F 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且物质类别各不相同。“”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 C、E的化学式分别为:C 、E 。按化合物组成的差异分类,F属于 。

9、 AB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21现有某黄铜(铜锌合金,假定其他成分均不与盐酸反应)样品,请从下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测定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并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实验要选择的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若产生的气体从左向右流,则接口的顺序为 ;(3)细心观察发现:盛装溶液的试剂瓶与收集气体的集气瓶都有磨砂部分,所不同的是集气瓶的磨砂部分位于 。a瓶底内壁 b瓶口边缘 c瓶颈内壁 d瓶底外壁(4)仪器组装好后,在开始实

10、验时,要先 。(5)若实验样品的质量是9.9g,实验中测定氢气的体积是1.1L(氢气密度为0.09g/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则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22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氯化钠能用于制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查阅资料得知: 2NaCl + 2H2O 通电 2NaOH + H2+ Cl2。 为验证该反应能制烧碱,同学们用右图装置进行了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倒出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探究一】检验待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检验含有氢氧化钠的方法是 。 【探究二】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氢氧化镁不溶于水。 .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溶液

1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1)步骤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过量,其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2)实验过程中若缺少步骤的操作,则测定的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23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生石灰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不考虑其它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姓名班级学号南昌三中2015年高一入学摸底考试化 学 答 卷说明:1本卷共有五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70分。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l-35.5 C-12 Zn-65 Fe-56 Cu-64 K-39 Ca-403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下载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其中第1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二、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14分)16.(1) (2) 17.(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