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1节 课时1 长江流域概况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3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35373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1节 课时1 长江流域概况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1节 课时1 长江流域概况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1节 课时1 长江流域概况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1节 课时1 长江流域概况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1节 课时1 长江流域概况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1节 课时1 长江流域概况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1节 课时1 长江流域概况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第1课时长江流域概况学习目标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地形地貌主要地形区干流自上游至下游依次经过: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_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貌地貌类型复杂,_、山地、丘陵、_、平原均有分布气候_气候有利条件温和多雨,年降水量自_向_递减不利条件春季低温,夏季伏旱对农业生产不利,年降水量差异大水文水量巨大,居我国_流域面积广,干流横贯_,支流呈_自然资源水资源丰富,年入海水量约占我国河川径流量的1/3矿

2、产资源种类_,储量丰富,已探明矿种110多种,钒、钛、汞等储量占全国的80%以上水能资源水能蕴藏量大,可开发量占全国的40%, 且主要集中在_地区森林资源、旅游资源中上游森林资源_,全流域旅游资源丰富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状况经济区经济区中心主要港口主要工业部门商品粮基地主要农作物上游经济区_重庆、宜宾、涪陵、万州电力、机械制造、钢铁、_、飞机制造等_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茶叶、蚕丝、淡水鱼等中游经济区武汉武汉、荆州、岳阳、黄石、九江钢铁、纺织、_、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电器等江汉平原(粮棉)、_、鄱阳湖平原下游经济区上海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_、上海_、纺织、钢铁、汽车制造、电子电器、

3、精密仪表等_、江淮地区基础达标练知识点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长江流域有五种基本地形B长江流域的矿产资源以金属矿产为主C长江水能资源的80%集中在中游地区D长江流域年降水量差异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知识点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状况2有关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发展缓慢B长江下游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C四川盆地经济发展迅速D长江中游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方法技巧练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思路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从上游到下游流经的地形区依次为_高原、_山脉、_盆地、_平原。(2)填出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支流:A

4、_、B_、C_;湖泊:D_;城市:E_、F_;水利枢纽:G_、H_。(3)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其中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_游地区,森林、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_游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_游地区。(4)我国的三大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均与此区域有关,其中该地区是_工程的调出地,是_工程的目的地,并且在该区域内的输电工程构成了我国西电东送的_通道。(5)中游地区形成了以_、_、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而下游地区_、机电、化纤等工业在全国的地位突出。(6)试分析“黄金水道”形成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_。社会经济条件:_。方法技巧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思路流域综合开发以流域内问题

5、的治理为中心,以其优势资源开发为重点,两者兼顾,实现全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发展。一、选择题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诗歌等文学作品赞美长江,长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据此回答13题。1长江上游自西向东依次接纳的支流是()A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B雅砻江、岷江、乌江、嘉陵江C雅砻江、嘉陵江、岷江、乌江D雅砻江、嘉陵江、乌江、岷江2有关长江流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大多数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水资源季节分配均匀四川盆地为紫色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水稻土,江南丘陵为红壤平原地区土壤肥沃,但后备资源不足,有些山区水土流失严重A B C D3有关长江流域发展

6、工业有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上海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强,消费市场广大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陆运输方便,接近原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市场长江上游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电丰富,接近全国商品棉基地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水电基地A B C D读下图,完成45题。4图示地区()A全部位于南方地区 B地跨第一、二、三级阶梯C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河流全部属太平洋水系5甲地所在省区,具有全国意义的资源是()A森林、草场 B水能、天然气C铁矿、煤炭 D铝土、石油下图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及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67题。6下列描述中能正确反映该河

7、流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B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夏汛冬枯C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D气候高寒,冬季断流7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该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A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重点开发旅游业B中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发展工农业生产C下游疏通河道,改善水运条件D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题号1234567答案二、综合题8读“长江流域和亚马孙河流域图”及“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变化表时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森林覆盖率主要湖泊蓄水容积湖泊面积50年代36.38万平方

8、千米(1957年)22%(1957年)洞庭湖293亿立方米洞庭湖4 300平方千米80年代79.94万平方千米(1986年)10%洞庭湖174亿立方米洞庭湖2 600平方千米(1)在图上填注:二滩水电站、武汉市。(2)长江流域与亚马孙河流域地势的共同点是_;两河共同的水系分布特征是_。(3)亚马孙河航运条件比长江优越,但运输量比长江小,这是因为_。(4)亚马孙河流域比长江流域面积大,流量大,但水能资源却比长江少,原因是_。(5)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 000多亿元,1998年长江洪水最大流量比1954年多1万多立方米每秒,水位创历史最高,结合材料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人为

9、原因。知识清单四川高原盆地亚热带季风东南 西北首位东西南北辐射状多 上游丰富重庆有色冶金成都平原造船洞庭湖平原南京化工太湖平原基础达标练1C长江上游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其80%集中在上游地区。2C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格局中占有突出地位,近50年来,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沿江两岸和四川盆地,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和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方法技巧练(1)青藏横断四川长江中下游(2)嘉陵江赣江乌江鄱阳湖武汉重庆三峡丹江口(3)上中、上中、下(4)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中部(5)冶金机械轻纺(6)具有流量大、水位变化小、冬季不结冰的水文特征,以及江阔水深

10、的河道特征沿途是我国人口密集、社会经济发达的地区,货流量、人流量大解析本题以长江水系图为背景,考查了长江流域自然及社会经济的概况。长江流域资源丰富,森林、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落差大的上游地区。该地区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地。三峡水电站的电能大量输送至长三角地区,构成了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中部通道。为了有效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紧张及改善该地区的大气污染状况,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西气东输的主要消费市场。综合提升1A2.C3.C长江上游各支流的顺序可根据长江流域水系分布得出。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年际变化大。各地的土壤类型与当地的地形尤

11、其是气候特点密切相关。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基本开发殆尽,后备资源不足,广大丘陵、山区由于开发利用不当,水土流失严重。长江上游不接近我国的商品棉基地。4B5.B图示地区的西部属于青藏高寒区,也有雅鲁藏布江等印度洋水系的河流,也不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甲为四川省,其水能、天然气资源丰富,具有全国意义。6C7.D第6题,长江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揭示了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但无断流现象。长江的补给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降水集中于夏秋季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导致了河流流量集中于夏秋季。第7题,长江流域的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因不同河段的开发背景不同而有所不同;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重点开发水能;中游防治水患,发展工农业生产;防治环境污染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任务。流域开发的核心是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8(1)略。(2)西高东低水系南北对称分布(3)亚马孙河流域人烟稀少,经济落后(4)亚马孙河大部分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5)长江上中游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淤塞河湖;长江中下游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容量减小,蓄洪、滞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