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二节 课时2 我国的区域差异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3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35229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二节 课时2 我国的区域差异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二节 课时2 我国的区域差异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二节 课时2 我国的区域差异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二节 课时2 我国的区域差异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二节 课时2 我国的区域差异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二节 课时2 我国的区域差异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二节 课时2 我国的区域差异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第二节 课时2 我国的区域差异【基础过关】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图)。据此完成12题。1.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河流径流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2.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发生变化D.三大自然区存在的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答案1.C2

2、.D解析由于我国区域面积广大,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形种类齐全,西部多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多丘陵、平原;我国气温南高北低,冬季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夏季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由于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河流径流量由于受流域面积、气候、河流补给类型的影响,变化比较复杂。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分异也十分明显,东部季风区以热量为基础,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水分为基础,青藏高寒区垂直分异明显。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完成34题。3.可以作为甲、乙两图所反映的农业景观的界线的是()A.200 mm年等降水量线 B.1月份0 等温线C.太行山脉 D.大兴安岭4.造成甲、乙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

3、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市场答案3.D4.B解析图甲是东北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图乙是内蒙古高原的畜牧业,其分界线是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于400 mm,适合发展种植业;内蒙古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小于400 mm,适合发展畜牧业,因此造成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气候。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据此完成57题。5.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区域面积、人口比重依次减小冬季气温逐渐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人类活动逐渐减弱,自然生态变化逐渐减少土壤发育程度降低,

4、生物种类由多到少再到较多A. B. C. D.6.新疆瓜果特别甜,原因是()A.云量多,光照弱,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含量高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7.下列关于青藏高寒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高、气温低是其主要自然特征B.全部位于非季风区C.区内尚无铁路,陆上交通依靠公路D.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发源地答案5.A6.C7.A解析第5题,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大区域的面积分别占全国的45%、30%和25%,人口分别占全国的95%、4%和1%。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南热北冷,南

5、北温差大,全国降水量都比较少,尤其是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更少。人类活动方面,东部地区人类的影响广泛而深刻,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多数地方天然植被已不复存在;青藏高寒区,人类的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比较完整;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人类的影响远不如东部季风区广泛、深刻,但有水灌溉的地方形成了绿洲农业,草原为牧场。东部地区动物种类繁多;青藏高寒区动物稀少,只有少数耐高寒物种;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物种比青藏高寒区物种稍多。第6题,新疆瓜果特别甜是由于白天光合作用强,糖分积累多,晚上呼吸作用弱,糖分消耗少。该地大陆性气候显著,昼夜温差大是瓜果甜的主要原因。第7题,青藏高寒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地势高、气温低;

6、东南部为长江、黄河等大河发源地,属于季风区;建有青藏铁路。8.下列关于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地区B.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D.河流大部分为外流河,无结冰期,汛期长答案C解析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有结冰现象。9.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四大区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下图中四地的气候资料分别位于我国四大区域,其中位于西北地区的是(填字母),位于南方地区的是(填字母)。

7、(2)区与区的地形以和盆地为主,区的地形以和丘陵为主。(3)受自然条件影响,区与区的农业生产以业为主,区的农业生产以业为主。(4)图中A位于长江下游地区,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工业基础好,应发展成为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目前该区域的制约因素是。(5)图中C位于东北地区,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要实现该农业区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好、森林覆盖率下降三大问题。(6)图中B位于华北地区,该区是我国严重缺水区,提出其缺水的解决措施。答案(1)CB(2)高原、山地平原(3)畜牧种植(4)环境污染(5)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湿地面积大幅减少(6)思路对策开源方面适量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节流方面节约水资源;提高

8、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区际协调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实施产业转移(将耗水大户转移至水资源丰富区)解析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分别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可知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资料图应为C,南方地区降水丰富,降水时间较长,气候资料图应为B;东部季风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地形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制约长江下游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环境污染严重;要实现东北农业区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好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湿地面积大幅减少及森林

9、覆盖率下降三大问题。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要从开源、节流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分析。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两省区相关地图(1)比较两区域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2)从各区域的有利因素出发,分析两地区分别形成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和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3)甲图中的A地是塔吉克族聚居地,四周都是雪山,生活在这里的塔吉克人仍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乙图中的B地是国家级贫困县,是黎族聚居地,全县99%的土地是山地。简要分析造成这两地贫困落后的共同原因。(4)从区域开发的角度看,A地和B地共同的优势资源有哪些?答案(1)河流类型水系特征水文特征甲内流河向心状水系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

10、融水,流量小,流程短,夏季水量较大,冬季水量较小甚至断流乙外流河放射状水系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流量大,夏季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2)甲地夏季高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乙地光热充足,降水丰富。(3)自然环境差,交通不便,生产方式落后和历史原因等。(4)山地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不同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差异。依据轮廓可判断甲区域为塔里木盆地,乙为海南岛。第(1)题,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可知道塔里木盆地位于内流区域,海南岛位于外流区域。甲地区是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乙地是岛屿,形成放射状水系。水文特征应该从流量、流程、汛期、含沙量方面比较回答。第(2)题,主要考查自然条件

11、(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甲区域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于棉花种植;乙地位于热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富,形成我国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第(3)题,甲图中的A地和乙图中的B地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还有历史的原因造成经济落后,是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第(4)题,A地和B地山地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具有非凡性等特征,是共有的可供开发的优势资源。【能力提升】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mm)统计资料”,回答1112题。11.形成图示地区东西部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A.海拔高度B.距海远近C.气温高低D.地表植被12.关于a河段水文

12、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河段所处地形区为宁夏平原B.该河段工农业用水较少C.该地区不属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D.有凌汛现象答案11.B12.B解析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同一个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区域的差异既体现在自然方面,也体现在社会经济方面。自然因素要从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考虑。第11题,就是从气候要素中的降水量的差异来体现的。第12题,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综合分析。a河段位于黄河上游地区,气候干旱,沿河地区城镇人口较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读图,完成1314题。13.下列各个区域与其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的正确匹配是()A青稞、春小麦B棉花、水稻C小麦、柑橘D冬小麦、甜菜A

13、. B. C. D.14.下列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A.A、B两地区河流的补给方式相同B.D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因素是水源C.C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D.四地的植被类型均不相同答案13.C14.D解析A地区为青藏高原,青藏高寒区地势高,气候寒冷,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如青稞、春小麦、豌豆等,典型的农业为河谷农业,畜牧业只适于放牧耐寒的牲畜,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B地区是太湖流域,气候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但小麦、油菜、棉花、甘薯的产量也很大,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C地区为河西走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有丰

14、富的冰雪融水灌溉农田,形成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盛产葡萄、哈密瓜、长绒棉;D地区是以黑土著称的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这里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的主要产区。15.我国东、西部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显著,2012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2周年,进一步缩小地区差异,谋求和谐发展,是当务之急。读下面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1)根据对两个省份的区域知识的了解,完成以下表格。比较项目/省区青海省广东省所属经济地带东部地形高原、山地为主城市化水平较高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人口密度大(2)分析两地的农业生产活动有何不同?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哪些?(3)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工业不发达,广东省矿产资源贫乏,但工业较发达,请分析原因。答案(1)比较项目/省区青海省广东省所属经济地带西部地形丘陵、平原为主城市化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人口密度小(2)青海省以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广东省以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为主。自然因素中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和气候。(3)青海省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制约工业的发展。广东省虽然矿产资源贫乏,但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发达,又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解析第(1)题,此题是比较两个省的区域差异。第(2)题,青海省和广东省由于位置不同(一个位于西北内陆,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