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20657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吉林省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吉林省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吉林省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吉林省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著名学者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文版序言中说:“19世纪下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察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对材料解读表述最准确的是 A西方近代的史学发展由片面不完善走上全面完善 B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 C在相对论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史观比原先文明

2、史观科学 D全球史观应该成为当今研究世界历史的唯一科学方法2.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B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C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D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3.据史书记载:“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

3、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 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4、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B揭示了明朝灭亡的社会根源 C宣扬复兴昔日老庄之学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5.“近代化”是研究中国历史经常见到的词语。百度词条对此解释: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有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 B C D6.据英国史料记载

5、,在鸦片战争期间,一些中国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材料反映了 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B民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C英军发展海外贸易 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7.1901年,清廷谕令各省科举考试在能够解说四书五经的同时,也要有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 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

6、教育方针 C中国教育呈现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D科举制度宣告终结8.据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介绍,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这里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是指 A顺应世界潮流 B走向民主共和 C启蒙国民思想 D拯救民族命运9.“l937年底全国(除东北地区)共有工厂3925家,其中上海就有l235家,约占总数的31,其他沿海各省共2063家,约占总数的52,内地各省所有工厂只占总数的17左右截至1945年,战时向政府注册登记的后方新设工厂共计4382家,西部地区就占了90。”这一变化说明 A抗战彻底改变了战

7、前不合理的工业内部结构 B抗战一定程度改变了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C大后方已消除了西部与东部工业的差距 D民族工业已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10.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以上材料说明 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11.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时间政策名称

8、1947年5月设立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3月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1997年7月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12.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B.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C.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D.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13.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都是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

9、发展观 B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14.有学者认为:“1992年,中国似乎又到了一个发展中的关键时间点。尽管经济增长从1978年以来早已变得深入人心,然而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种种令人眼花撩乱的新现象却成为困扰人们内心的新问题每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意识形态的武器会被习惯性的再度拿起来邓小平南巡讲话打破僵局再次掀起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新高潮。”邓小平“南方讲话”对打破“僵局”起关键作用的是 A. 号召“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 B. 明确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C. 明确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D.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10、经济15.下面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说明了罗马法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父子告上法庭。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 A重视维护平民的利益 B司法审判程序严格完备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理性、公平、重视证据16.如果纯粹按市场交换的规则和方式,欧洲是不可能积累起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因素的。但新航路的开辟给欧洲资产阶级带来了“新天地”。就是说,新航路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 A东方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B美洲和亚洲的资源以及非洲的人口 C以人为本的思想解放潮流 D日益广阔的世界市场17

11、.英国工业家弗莱尔说:“五十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国商业的就要结束了。”材料说明 A英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 B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表达自身的利益和要求 C议会中的议员就是本阶级利益的代表 D英国的工业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18.“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 A.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

12、代 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D.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19.据论美国的民主一书记载:“在美国,正像只有一个立法机构可以立法一样,只有一个法院可以解释法律。因此,在这两个主要点上,美国比旧法兰西王国还要集权”这主要表明近代美国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立法和司法机构相互配合 C联邦政府具有集权性 D民主共和制具有专制色彩20.“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C推动了垄断资本的发展 D促进了自由贸易的盛行21.阅读17世纪

13、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科技成就基础研究年代(A)应用研究年代(B)生产推广年代(C)AB年差BC年差AC年差蒸汽机168717111776246589发电机18311888188957158计算机19361946194610010 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 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22.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所谓社会主义者分为三类第二类是现今社会的拥护者他们力图保持现今社会,不过要消除和它联系在一起的弊病。为此,一些人提出了种种简单的慈善办法,另一

14、些人则提出了规模庞大的改革计划。”据此可知 A当时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科学社会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促进了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 D恩格斯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科学分析23.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说: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文中杜鲁门“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的表述暗指哪一国家 A.德国 B.中国 C.苏联 D.英国2420132014年,乌克兰发生了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