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12367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一、选择题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2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总能量越少。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D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数量少,需要能量少3(2015南

2、昌调研)有关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绿色植物和各种动物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4(2015大庆模拟)有关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图中只有2条食物链细菌与狐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4个营养级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ABC D5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

3、鱼类为养殖对象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6(2015湖南十二校联考)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的CO2释放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B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a、b、c都有可能是细菌D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7(2014合肥二模)下面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J/(cm2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

4、的能量是158下面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B图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初级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往往大于D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9(2015合肥模拟)某水塘内有一条由三种不同生物形成的食物链:硅藻虾小鱼。下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该食物链中各生物在水塘中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物种丙表示小鱼,该种群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所含能量最少B硅藻、虾、小鱼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C物种乙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丙的数量会增加D物种甲、乙

5、、丙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10下图所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B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图中d1/d可以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11(2015淮安模拟)某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共有五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其能量调查如下表所示: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2kJ/m2)750200.98500下列对该表数据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戊乙丙甲丁B当甲与丙无捕食关系时,每

6、相邻两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都相等C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增加以后,会导致丙的数量减少,乙的数量增加D该生态系统中除去甲、丁后,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丙的数量也随之增加12(2015连云港模拟)下列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捕食链中的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如甲图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经过一段时间后,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如乙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a、b、c代表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B图中a营养级各种生物之间紧密联系,不具有竞争关系C图中所示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但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D图中b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c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

7、少二、非选择题13为了了解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某生物小组调查并统计了其中多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构成食物关系),表中甲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请回答下列问题: 被捕食者捕食者 甲乙丙丁戊己乙丙丁戊己庚(1)表中未列出的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该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_。(2)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包含_条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_,所处营养级最多的生物是_。(3)乙与丙的关系是_;庚的同化量的去路有被分解者分解、_、_。(4)庚为外来物种,当其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如下图甲所示,已知庚的环境容纳量为K,请在图乙中画出庚的种群数量与时间的

8、关系曲线,要求标出t1、t2对应的数值。14(2015济宁模拟)下面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_(填数字序号)过程实现的。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过程应是图示中的_(填数字序号)箭头所示。(2)该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两种生物成分除A外,还有_(填字母)。图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有_个营养级。(3)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DDT(一种有机磷农药)污染,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填字母)。(4)大豆、蓝

9、藻、硝化细菌都属于A生产者,其中硝化细菌是以_作用的方式合成有机物的。这三种生物中细胞结构相似的是_,主要原因是_。(5)图中释放的能量d是通过生物E的_作用实现的。15(2015泉州模拟)某生态果园中有桃树等果树,有害虫蚜虫、叶螨等,还有它们的天敌小花蝽、瓢虫、食蚜盲蝽等。科研人员研究了该生态果园里害虫中的能量流动过程,并构建了下图所示模型。(1)流经该生态果园害虫的总能量是_kJm2a1。人类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是_。(2)两种害虫与它们的天敌属于不同的种类,属于生物的_多样性。它们通常分布在果树的不同高度进行活动,这体现了群落在_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3)果园中存在

10、复杂的捕食关系,维持了果园的生态稳定,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4)当果园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_调节。欲调查该果园中蚜虫种群密度,则通常采用_法。答 案1选C在生态系统中,不是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蜣螂、蚯蚓为分解者;多数细菌是分解者,但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和光合细菌等是生产者;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关键的成分;一种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成分,如猪笼草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是生产者,在捕食虫子时为消费者。2选D各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的

11、生长发育、繁殖等,其中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因为所处营养级最高,因而获得的能量最少,不能满足太多数量的个体所需。3选A分析图可知,图示的各种成分既有生物,也有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群落应指该地区所有生物的总和;在这个图中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不能与蝉构成竞争关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蛇处于第五营养级,是四级消费者。4选B细菌不参与构成食物链,故在食物链(网)中不占营养级。5选C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由于投放饵料,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12、食物链越长,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损失越多,故水产养殖业应以食物链短的鱼类为养殖对象。根据生物富集作用和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6选DCO2的释放量相对值可以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a曲线CO2释放量为正值且不变,表明不进行光合作用,可排除生产者,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b曲线CO2的释放量不断发生变化,则一定与光照有关,属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c曲线CO2释放量为负值,且不变,这说明它有CO2的消耗,但与光照无关,所以应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产者,b、c同为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消费者如寄生的细菌,分解者

13、如大多数腐生细菌,三者都可能是细菌;b曲线只代表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7选A题图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该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100(摄入量)20(粪便中的能量)80,根据能量传递效率倒推出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题图仅表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并不能得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因此无法计算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并不等同于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8选C由图示知,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粪便属于初级消费者自身的同化量;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如第一营养级与各消费者同化能量的方式不同;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鱼所获得的能量不只是来自生产者,可能更多地来自人工投放的饲料。9选B根据题意及图中曲线分析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