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 基础课时案25 生物进化理论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11441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 基础课时案25 生物进化理论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 基础课时案25 生物进化理论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 基础课时案25 生物进化理论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 基础课时案25 生物进化理论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 基础课时案25 生物进化理论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 基础课时案25 生物进化理论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 基础课时案25 生物进化理论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课时案25生物进化理论小题对点练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2014山东烟台模拟)在一个含有A和a的自然种群中,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在此条件下该物种将 ()A不断进化 B不断衰退C产生新物种 D丧失基因库解析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导致A基因频率下降和a基因频率增大,该种群发生进化,A正确。该物种只是AA个体淘汰,但不会导致该物种衰退,B错误。新物种出现必须有生殖隔离,C错误。该种群只是基因频率改变,没有丧失该物种的全部基因即基因库,D错误。答案A2(2014济南针对性训练)将杂合体豌豆植株(只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分别种植在两个不同的区域。经过连续n代自交后,每一代杂合体出现的概率均为1/2n

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两个豌豆种群在这些年中()A没有发生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没有发生生物进化C产生了生殖隔离D体现了自然选择解析由题中每一代杂合体出现的概率均为1/2n,说明隐性纯合子、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的生活力相同,该过程中没有体现自然选择的作用,也没有发生生物进化,故B项正确、D项错误。连续自交过程中,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的比例增大,杂合子比例下降,基因型频率不断变化,A项错误。两个豌豆种群未发生进化,并未产生生殖隔离,C项错误。答案B3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个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

3、流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2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C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解析由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常见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发生了进化。答案C4如图甲、乙、丙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甲和乙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丙作为食物。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能确定甲和乙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和乙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它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

4、隔离B甲和乙的关系一定为竞争C若甲和乙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D自然选择使甲、乙和丙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解析若甲和乙能自由交配但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则它们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甲、乙为同一物种且以丙作为食物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种内斗争,经过地理隔离后不能确定甲和乙是不是同一物种,故不能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甲、乙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两个不同的种群的基因库一般不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D5(2014西安中学八模)沟酸浆属植物中有两个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一种开粉红花,被红色的蜂鸟传粉,另一种开黄花,被大黄蜂传粉。将两物种控制花色的

5、一对基因互换,两物种的传粉者也会随之互换。由此无法推断出的是()A花色是其传粉者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两物种的性状差异一定不是少数基因决定的C传粉者不同是两种植物间隔离的形式之一D传粉者在传粉时被捕食的概率较低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不同颜色的花被不同的动物传粉,该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由题干信息无法判断两个物种的差异与基因数目的关系;由于传粉者的不同,导致二者的基因无法进化交流,从而形成生殖隔离;传粉者的体色与其被传粉的花颜色相近,不易被捕食者发现,因此传粉时被捕食的概率降低。答案B6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基因频率会改变

6、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解析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基因频率改变;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变大,而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但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但并不意味着产生生殖隔离。答案D7(2014山东烟台一模,5)褐鼠的不同基因型对灭鼠强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E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E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

7、现型如下表。若对维生素E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强进行处理,则该褐鼠种群中()基因型TTTttt对维生素E依赖性高度中度无对灭鼠强的抗性抗性抗性敏感A基因t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B抗性个体TTTt11CTt基因型频率会接近100%D基因库会发生显著变化解析维生素E含量不足环境中TT、Tt、tt三种基因型褐鼠的生活能力不同,长期连续使用灭鼠强进行处理,tt褐鼠会被大量消灭,TT个体被大量淘汰,Tt个体较多的存活下来,基因t的频率不会下降至0,A、B错误;Tt基因型频率会接近100%,C正确;由题干信息不能得出该种群基因库会发生显著变化,D错误。答案C8如图中的A、B、C表示三个自然条

8、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某种机会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三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说明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两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其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解析分析题中信息可知,生物进化是由地理隔离(环境不同)引起的,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故A项错误;乙种群在新环境中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甲

9、、乙两个种群基因库存在差异,无法进行基因交流,故B项正确;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且所在地区自然条件有差异,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相同,故C项错误;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不完全相同,进化改变的是种群,故D项错误。答案B9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解析题图中a为地理隔离,b为自然选择。多倍体的形成

10、没有经过地理隔离,A错误;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正确;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错误;只有当品系1和品系2出现生殖隔离时,才会形成两个物种,D错误。答案B考点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0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共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能共同进化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之间表现为共同进化C非洲野牛与狮之间可通过种间竞争、捕食等实现共同进化D4亿年前光合生物产生了氧气,而氧气也为生物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属于共同进化解析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可以相互影响

11、、相互作用,共同进化,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A正确;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之间的比例变化表现出桦尺蠖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而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之间并未表现出共同进化,B错误;非洲野牛与狮之间可通过竞争水资源、狮捕食野牛等实现二者的共同进化,C正确;光合生物产生的氧气改变了大气环境,也为生物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是典型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实例,D正确。答案B11下列四组图是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证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四种地雀喙的差异是由于不同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变异B图乙中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C图丙是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它们的性状分化证实了物

12、种形成的机制D图丁中捕食关系对两者都是有益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解析图甲中四种地雀喙的差异、图乙中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及图丙中是两种体色的桦尺蛾都是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答案D12(2014山西四校联考,11)许多动物在不同生活季节数量有很大差异: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最多,到了冬季,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种种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又由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增多。因此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如图所示,为抗药性个体),其中瓶颈部分即为动物数量减少的时期。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该种群生物进化的方向B在图中所示的三年间,该生物种群进化形成了新物种C在使用杀虫剂防治

13、害虫时,其抗药性基因的频率增加,是因为有抗药性基因的害虫繁殖能力增强了D在自然越冬无杀虫剂作用时,害虫中敏感性基因频率反而升高,说明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项错误;在图中所示的三年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在变化,说明生物在进化,但并没有形成新物种,B项错误;在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其抗药基因的频率增加,是由于杀虫剂杀死了种群中大多数不具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而具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则保留下来并不断增殖,并不是由于具有抗药性基因的害虫繁殖能力增强了,C项错误。答案D大题冲关练13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

14、。1835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地雀有13种,下图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_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2)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小岛上不同的_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_的作用。 (3)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_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_隔离,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4)若某个小岛上的地雀均为莺雀,则该小岛上的全部莺雀个体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5)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体现了生物的_多样性。答案(1)南美洲地雀(2)食物自然选择(3)地理生殖(4)种群基本单位(5)物种14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多样性。(2)在种群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_,该来源为生物进化_。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基因库中的_发生改变。(3)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