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4讲 核酸、糖类和脂质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11586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4讲 核酸、糖类和脂质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4讲 核酸、糖类和脂质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4讲 核酸、糖类和脂质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4讲 核酸、糖类和脂质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4讲 核酸、糖类和脂质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4讲 核酸、糖类和脂质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4讲 核酸、糖类和脂质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酸、糖类和脂质(对应学生用书第247页)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3青岛期中)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有糖类的是()ATPDNA染色体细胞膜脂肪淀粉酶ABC D解析ATP含有核糖,DNA含有脱氧核糖,染色体含有DNA也含有脱氧核糖,细胞膜中含有糖蛋白。答案A2(2014大庆质检)在生物体中脂肪比糖类更适宜于做储能物质的原因不包括()A同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B必要时脂肪可直接氧化分解供能,也可转化为糖类供能C脂肪不能被氧化分解,这样有利于长期保存D脂肪疏水,而糖类亲水,故前者在细胞中占体积小解析此题考查对糖类和脂肪的分子特点和作用的理解。脂肪分子中H的比例高,因此同质量的脂肪比糖

2、类含能量多。脂肪是细胞和生物体内长时间储存能量的物质,脂肪可以被氧化分解也可以转化为糖类。脂肪是疏水性物质,糖类是亲水性物质,亲水性物质与水结合在细胞中占的空间大,脂肪不与水结合,在细胞中占的空间小,因此脂肪适合储存能量。答案C3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B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由葡萄糖缩合而成C有些脂质能催化能源物质的分解,利于机体抵御寒冷环境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解析本题考查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催化能源物质分解的不是脂质而

3、是酶,酶属于蛋白质或RNA。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由于含H少,因此耗氧少。答案 C4(2015北京六十六中质检)下列关于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核糖、葡萄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体内共有的单糖B葡萄糖、果糖、蔗糖均为还原糖C糖类和脂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直接能源D固醇包括了脂肪、性激素、维生素D解析核糖、脱氧核糖是构成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成分之一,动植物都有,而葡萄糖也是动植物中最常见的单糖,A正确;蔗糖不是还原糖,B错误;糖类和脂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合成ATP,ATP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C错误;脂质

4、包括磷脂、脂肪和固醇,其中的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D错误。答案A5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都是蛋白质B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基本成分单位C细胞核中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D细胞中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可能相同解析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一部分是蛋白质;腺苷即腺嘌呤核苷是构成ATP和RNA的成分,不是构成DNA的成分;细胞核中既有DNA也有RNA,细胞质中既有RNA也有DNA。蛋白质的结构决定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次序和多肽链的空间结构。答案D6下图中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图中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最可能是氨基酸B若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是脂肪C若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是染色体D若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最可能是糖原解析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若为某种生物大分子,则为DNA或RNA。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的物质是糖原。答案C7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 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C. 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

6、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D.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SARS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内的核酸也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遗传信息取决于碱基对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因此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由于其排列顺序不同,遗传信息也可能不同;SARS病毒只含有RNA,没有DNA。答案B8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盐酸的作用不包括()A促使细胞膜上蛋白质变性,有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B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促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染色D促使染色质中的DNA解旋,有利于与染色剂结合解析染色体中的DNA的解旋

7、要靠解旋酶的催化或温度变化,不是实验中盐酸的作用,因此D错误。答案D9(2014成都模拟)人体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分泌到细胞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糖原和VLDL都含有C、H、O、N元素BVLDL是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CVLDL的合成过程必须要有内质网的参与D糖原和脂肪是细胞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解析 糖原属于多糖,糖类和脂肪的元素组成只有C、H、O三种。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含有C、H、O、N四种元素, A项错误。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是生物大分子,分泌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外排),B项错误。内质

8、网参与脂肪的合成、蛋白质的加工,C项正确。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D项错误。答案C10右图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单体B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C可用苏丹染液来鉴定物质乙D物质丙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解析本题考查细胞中三种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作用,综合分析可知甲、乙、丙分别代表DNA、蛋白质、磷脂。因此脱氧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单体,A错;对于细胞生物而言,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B错;鉴定蛋白质采用双缩脲试剂,C错。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答案D11(2014天门市模拟)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

9、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ABC D解析和中的“”都包含核糖、腺嘌呤和磷酸,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中的“”表示腺嘌呤。中的“”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答案D12(2014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B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D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解析tRNA分子为“三叶草”型,单链RNA在某些区域折叠形成局部双链,通过氢键相连,A正确。ADP分子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蛋白质分子不同肽链之间以二硫键相连,C错误。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碱基互补配

10、对,以氢键相连,D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40分)13(10分)(2015湖南长江月考)下图为苹果成熟期有机物质含量的变化图,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中的五种有机物质中最可能含有S元素的是_,属于单糖的是_。(2)若在611月中的每个月采集苹果制备组织提取液,并用斐林试剂检测,则_月的苹果提取液_色最深,说明该月苹果中还原糖含量最高。(3)图中的酶最有可能是_酶,在该酶的作用下,苹果细胞液浓度逐渐变_,抗冻性_。(4)苹果成熟过程中,_(激素)会逐渐增多,并由_合成纤维素酶,作用于_,使其果肉日益松软。解析(1)S元素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题图中的果糖、蔗糖、葡萄糖、淀粉均为糖类,只含

11、C、H、O三种元素,其中属于单糖的是果糖、葡萄糖。而酶的本质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故最可能含有S元素的是酶。(2)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题图中的果糖、葡萄糖均为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在611月期间,葡萄糖含量变化不大,而10月果糖含量最大,故10月的苹果提取液砖红色最深。(3)分析题图可知,随着酶含量的不断增加,淀粉的含量不断减少,故图中的酶最可能是淀粉酶。在淀粉酶的催化下,大分子的淀粉发生水解,致使苹果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细胞液的冰点逐渐下降,苹果的抗冻性增强。(4)乙烯可促进果实成熟,故苹果成熟过程中,乙烯的含量会逐渐增多。纤维素酶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

12、,纤维素酶能将组成细胞壁的纤维素分解,使苹果果肉日益松软。答案(1)酶 果糖、葡萄糖 (2)10 砖红 (3)淀粉 大 增强 (4)乙烯 核糖体 细胞壁14(14分)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X是_,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2)图中Z是_,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可使呈现_色。(3)填写出由P形成的结构层次_。(4)和两者都有多样性,两者多样性的关系是前者_后者。(5)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_。解析根据图中的提示条件可知,为多糖

13、,为DNA,为RNA,为蛋白质,X为葡萄糖,Y为脱氧核苷酸,Z为核糖核苷酸,P为氨基酸。蛋白质的多样性决定于DNA的多样性。答案(1)葡萄糖淀粉(2)核糖核苷酸红(3)P(氨基酸)多肽蛋白质(4)决定(5)水15(16分)(2013四川高考)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_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_。(2)组成瘦素的基本单位是_。在核糖体中合成的瘦素蛋白,必须通过_进行加工和运输才能分泌到细胞外,随_运送到全身各处。下丘脑中的靶细胞通过_来识别瘦素。(3)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A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B类小鼠肥胖原因未知。分析以下实验:组别处理措施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1正常小鼠与A小鼠连体共生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A小鼠无变化2正常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正常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略微减少3A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A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注:连体共生即通过手术使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贯通)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连体前A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_,B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