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训练8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鲁人版必修4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07418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训练8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鲁人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训练8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鲁人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训练8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鲁人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训练8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鲁人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训练8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鲁人版必修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惩罚(chng)深邃(su)流露(l)尘滓(z)B.寂寥(lio)汀草(tng)绝缘(yun)反差(ch)C.依偎(wi)干瘪(bi)俭朴(jin)差价(ch)D.文雅(y)绚丽(xun)憎恨(zng)熏陶(to)解析:B项,“差”应读“ch”。C项,“偎”应读“wi”。D项,“憎”应读“zn”。答案:A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正果和谐启示奥境B.万象范畴挂碍雕相C.造诣箫条胜地纠纷D.壮硕沈酣揣摩繁缛解析:B项,“雕相”应为“雕像”。C项,“箫条”应为“萧条”。D项,“沈酣”应为“沉酣”。答案:A3.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宋词仿佛一朵芬芳绚丽的奇葩,它以的风格,散发着迷人的馨香。千百年来,代代中国文人对宋词的品鉴、仿作,已成为他们的,凝聚着独特的美学追求。在现当代,有的诗人创作的旧体词堪称,甚至足以与古人的佳作比肩,只是宋词的时代已不可能复现。A.独树一帜情趣精致B.独具匠心情趣精品C.独具匠心雅趣精致D.独树一帜雅趣精品解析:“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与“风格”搭配,应用“独树一帜”。“情趣”,性情志趣或情调趣味。“雅趣”,高雅的意趣。在“对宋词的品鉴、仿作”“独特的美学追求”等语境中,用“雅趣”更

3、佳。“精致”,精巧细致,为形容词。“精品”,精心制作的上乘物品或作品,为名词。前面的中心词是“旧体词”,后文又有“古人佳作”,应用名词“精品”。答案:D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的写法。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荼”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A.B.C.D.解析:这几句话的内在逻辑关系是:茶作为饮品,都熟悉但“茶”字写作“荼

4、”,不是人人都知道“茶叶”是“荼”的多个义项之一饮茶习俗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高“荼”字的简写变化这种变化的年代。答案:C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波士顿马拉松赛的两声爆炸,无疑给大型体育比赛的安保工作敲响了警钟,如何确保赛事安全,成为组织方必须面对的新难题。B.对那些刻苦训练的年轻运动员,即使他们在比赛中偶尔有发挥失常的情况,依然应该受到爱护,绝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倒。C.这次大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已经完成了,我们咀嚼、体味这一段经历,没有失落感,有的只是在平凡事务中享受奉献、成长与幸福。D.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失业率已经超过20%,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国家经济衰退和实施大规

5、模财政紧缩政策所导致的。解析:B项,主语残缺,应删去“对”;C项,搭配不当,“享受”与“奉献、成长”不搭配,应在“成长”后加“的快乐”;D项,句式杂糅,应删去“所导致的”。答案:A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左拐;继续向前,走到第二个十字路口,还是左拐,跨过马路,就是图书馆。B.芸斋主人说:鲁迅先生有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C.蝴蝶纵有千般不是,还是有一桩长处:不作室中物!飞,则飞于野;舞,则舞于田。D.“血战长空”以独特视角关注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真实历史,剧中主要角色均有历史原型。解析:A项,“还是左拐”后面的逗号使用错误。

6、承接复句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则承接的复句之间应用分号。B项,冒号使用错误。同一句中不得同时使用两个冒号,可以将“芸斋主人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D项,引号使用错误。影视剧名应用书名号。答案:C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

7、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的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宁静幽寒之极。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

8、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

9、,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7.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B.它体现着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于宇宙的独特理解。D

10、.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解析:A项,“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有误,原文第段说的是“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B项,“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以偏概全,原文第段中说“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C项,“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无中生有。答案:D8.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

11、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解析:D项,对应原文“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可知是将“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全然荡去,而不是用它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答案:D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B.第段

12、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解析:B项,第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C项,题干中二者并未构成因果关系,且原文中并未提及中国画是听觉艺术。D项,原文中说“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而并未说“静之寒就是空之寒”,且中国艺术保持“自然的纯粹性”与“静之寒”“空之寒”没有关系。答案:A三、语言运用10.阅读下面这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诗宗白华

13、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漂来流水音!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艺术起于至微。”诗意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请你仿照画横线的三行诗,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答案示例:在荷蕾上,立一只红蜻蜓;在夕阳里,点点鸦的影儿;在母亲眼角,挂一滴照见游子的泪。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文意,续写一句话结论。中国画讲究“留白”,文学作品同样如此。19世纪的作家大多是上帝,似乎什么都知道,比如雨果;读者是信徒,只能老老实实地听着。20世纪的读者和作家则往往是平等的,比如在周朴园对侍萍有没有爱这个问题上,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一篇作品把什么都说了,读者就会反感:你都说了,要我干什么?可见,。解析:结论应从作者(或作品)和读者两方面加以概括。参考答案:文学作品要留给读者自我思考、抒发见解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