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ity第三章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79572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ersonality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personality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personality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personality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personality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ersonality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ersonality第三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生物学人格流派31 生物学派的人格理论一、气质类型的先天学说二、汉斯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三、进化论人格心理学32生物学流派人格理论的相关研究一、人格类型的遗传率二、进化论人格理论和配偶选择三、 生物学的佐证Drug对人体组织器官的影响引子:(引子这一章的概念相应理论的铺垫)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人格的遗传:多巴胺基因和5-羟色胺基因对人格特质的影响,以及人格的神经科学基础等方面的研究认为:人格特质的表现受多种基因控制,是通过生物学系统的活动实现的,并且是生物学过程和环境影响交互作用的结果。311气质类型的先天学说气质类型测试课堂实操 = 理解:神经传导速度、强度以及稳定性的差异! 胆汁质

2、(兴奋型) 多血质(活泼型) 粘液质(安静型) 抑郁质(抑制型)312汉斯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一、介绍汉斯艾森克 Hans Jrgen Eysenck 1916.03.041997.09.04英国心理学家出生于德国柏林,病逝于英国伦敦艾森克的父母都是演员(父-外向,母-内向)。在他2岁时,父母离婚,由祖母抚养长大。18岁时,由于拒绝加入纳粹组织而无法进入柏林大学就读,因此离开德国去国外求学。他先到法国Dijon University学习文学和历史。之后去了伦敦大学,他本来打算学习物理和天文学,但是由于没有经过必须的培训,因此他面临一个选择:要么花一年时间接受基础训练,要么选择未听闻的心理学专业。

3、他潜心学习并对心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二、学说 他认为,人是一个生物有机体,其活动同等地受制于生物因素(遗传、生理、内分泌腺)和社会因素(历史、经济、文化),并且是复杂地相互作用的,这一观点决定了他的思想及其研究方向。 他在人格的维度一书中指出“人格是生命体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的模式的总和”。这种行为模式的总和包括认知(智力)、意动(性格)、气质(情感)和躯体(体质)四个主要方面。他通过实验、问卷与观察得到的大量的人的特质资料的因素分析,深入研究了人格维度。他提出外-内倾、神经质、精神质、智力和守旧性-激进主义五个维度。他认为外-内倾、神经质(neuroticism)和精神质是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

4、,也是超级因素。 他强调人格具有稳定持久性。 汉斯艾森克认为,只强调生物因素或只强调社会因素都会阻碍科学的发展。 初期他研究人格的因素分析(内向与外向、情绪不稳定性的神经质倾向);社会态度的因素分析(软心肠与硬心肠、保守与革新)。 内向(对刺激反应灵敏)-外向(反之)。 在他的用语中神经质与精神疾病并无必然的关系。 他指出情绪性不稳定的人喜怒无常,容易激动;情绪性稳定的人反应缓慢而且轻微,并且很容易恢复平静。他又进一步指出情绪性与植物性神经系统特别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相联系。(三)艾森克人格问卷(EPQ)EPQ分儿童(7-15岁)和成人(16岁以上)两套。 理论基础:艾森克提出人格三维度理论精

5、神质、神经质和内外向是人格的3个基本维度。 1E(内向-外向):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好静,富于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不主动,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 2N(神经质):反映的是正常行为,并非指神经症。分数高者常常焦虑、担忧、忧心忡忡,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分数低者情绪反应缓慢且轻微,很容易恢复平静,稳重、性情温和、善于自我控制。 3P(精神质):并非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高分者较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他人不友好、喜欢

6、寻衅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低分者能与人相处,能较好地适应环境,态度温和、不粗暴、善从人意。313进化论人格心理学一、自然选择与心理机制 心理学者指出了许多这样的心理机制。例如,许多人对陌生人有一种天生的恐惧。人格心理学者认为,这一恐惧是为了适应防止被不属于同一群体或部落的人袭击这一问题而进化来的(DMBuss,1991)。 愤怒可以在维护自己的权威和战胜敌人这样的生存行为中帮助我们的祖先(McGuire&Troisi,1990)。因此,这使得愤怒这一人类特点变得有意义。二、社会排斥与焦虑 进化论的人格理论认为焦虑是因为它有助于我们的祖先生存才得以进化并保留下来的。因为,焦虑是一

7、种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一个心理功能正常的人会尽量回避它。而且,焦虑总是制造麻烦,它干扰我们学习新东西、记忆信息,减弱人的性功能这样的东西怎能对一个物种有帮助呢?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导致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社会排斥(Baumeister&Tice,1990)。 焦虑是因为害怕被社会拒绝,不帅不漂亮,父母不喜欢,领导不赏识。这是被排斥感! 用社会排斥来解释焦虑,与进化论的人格理论十分吻合。群居在一个部落里的原始人比独居的原始人更容易生存并繁衍后代。独居的人比生活在群体或部落里的人更容易受伤害、生病、缺少避身之所、生活来源有限并更少有机会寻求配偶和繁衍后代。因此,任何能激励人们避免被群体排斥的事情都有助

8、于种族的生存。焦虑正好可以用来达到这个目的。所以进化论的人格心理学者认为,焦虑是为了满足人种的需要而进化来的。第二节 生物学流派人格理论的相关研究321 人格类型的遗传率 外向VS内向性脑机制 外向&内向的混合型为多数322 进化论人格理论和配偶选择人格心理学第七版169页从进化的观点看在选择伴侣时:男性更看重生理上的吸引,女性喜欢有足够财富供养家庭的。内向外向的配对323 生物学的佐证Drug对人体组织器官的影响 Drug对人体有直接毒害:长期吸毒对人体的毒害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 同时,伴有机体其他器官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大多数的drug都会引起吸食者智力的减退,并逐渐改变其个性。

9、吸食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萎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等。小资料:1、生物学与社会学在心理发展阶段性方面的论据:十九世纪初,在法国的爱尔兰森林里,人们发现了一个13岁的一野男孩,后来取名为维克特。这个野男孩被带到巴黎聋哑研究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并委派伊太德为他的私人医生和教师,经检查发现,这个野孩子的发音器官虽有损伤,但功能尚属正常。他的听觉非常灵敏,照理这是维克特学习语言的良好条件。可是他不会只言片语,尽管伊太德接近最大努力教他讲话,但最终他只学会了一两个词汇。进入二十世纪,全世界发现了30多个在兽群中长大的孩子,其中闻名遐迩的是在印度革德那波尔地区山洞里发

10、现的两个在狼群中长大的孩子。大的约9岁,取名卡玛拉,小的有2岁,取名艾玛拉。救回来之后,这两个孩子的行为完全和狼一样,白天睡觉,夜里嗥叫,爬着走路。艾玛拉4岁就死了,卡玛拉活到17岁。经过4年的训练,卡玛拉只能听懂几句简单的话,仅仅学会了6个单词。17岁那年,智力只相当于4岁小孩的水平。2、心理发展阶段性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课堂上展示的幼儿和7岁左右儿童两组图片)3、教育的关键期(阶段性的教育适时适当统称早期教育) 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的关键期; 8-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 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次关键期; 2.5-3岁是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 3岁时计算能力发展

11、的关键期 3-5岁时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3-8岁是学外语的关键期; 3岁和青少年是培养独立性的两个关键期; 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5-6岁是掌握词汇的关键期; 5岁左右是掌握数的概念的关键期; 9-10岁使孩子行动从注重后果过渡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 青少年时期神经系统和脑的发展已由结构性发展(树突分叉)转为机能性发展(复杂的脑力活动)。4、2005年12月04日 参考消息7版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家曾于11月7日宣布,男人和女人的幽默感也不一样。他们在10名男子和10名女子看报纸漫画时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监测他们的大脑活动,结果发现,大

12、脑对幽默的反应也存在性别差异。比如,男性期待着画龙点睛的那一句。女性则对语言有更好的欣赏力,期待也较少。但是,如果笑话中的确出现非常精彩的一句,女性会获得更大的满足感。5、2007年耶鲁大学的医师薛维兹夫妇发现,男人和女人的大脑成像图在语言上的差异,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精神病医师、研究报告的作者彼得西尔弗斯通博士说:“这项研究表明,我们也许越来越会发现,男性和女性的大脑硬件确有不同。”西尔弗斯通博士希望上述发现能带来治疗抑郁和其他精神疾病的新方法;但有朝一日,上述研究成果或许也能为某些长久存在的行为模式提供解释。比如,同样是开车旅行,为什么男人拒绝问路而女人忙着看地图和路标?再比如,同是

13、一部电影,为什么女人泪流满面而男人呼呼大睡?会不会是“硬件”不同?研究者埃米莉贝尔说:“研究结果令我们非常意外。有时女性和男性在做同一件事时却表现出不同的大脑活动。有时他们做不同的事却表现出同样的大脑活动。”6、意大利科学家证实:热恋的“寿命”只有1年据路透社2005年11月30日报道,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让刚坠入爱河的情侣疯狂相恋的是人体血液内的那些“爱情分子”神经生长因子(氨基丙苯)。它使人心跳加速、神经性发抖、精神亢奋甚至还有一点糊涂。如果你出现上述“症状”,那你一定是陷入热恋之中了。但意大利科学家还要告诉你,这种美妙的感觉不会超过1年,也就是说你的热恋最多只能持续1年的时间

14、。研究人员对58名正在热恋中的人们进行实验后发现,他们血液中的神经生长因子数量远远多于那些单身汉或是已建立起长期恋爱关系的人。但仅1年之后,那些当初热恋者体内的“爱情分子”的数量就下降到了普通人的水平。美国的科学家们也发现,人体的氨基丙苯等化学物质不能永久存在,人们经过恋爱、初婚的激情后,大约在100天后进入半衰期,开始逐步减少,到3年后(大约1000天),氨基丙苯等化学物质全部消失。这必然会引起激情逐渐淡薄,也就是出现“情感危险期”。但是,由于恋人长期的共同学习与生活,体内又会产生类似镇静剂的内啡呔的化学物质,它能使恋人之间平衡、安全、互相依靠,甚至不能分离,从而使爱变化,大多数恋人的感情会进一步加深、巩固。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