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必(三)知识点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73685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地必(三)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地必(三)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地必(三)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地必(三)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地必(三)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地必(三)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地必(三)知识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费奉献给大家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边界 ,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可变性;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地理环境的差异:地理位置差异:位于 北纬30度 附近,

2、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 北纬43-48度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 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松嫩平原在 温带季风 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 水稻土 为主,耕地多为 水田 ,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 低于 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 黑土 分布广泛,耕地多为 旱地 ,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 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 石油 等矿产。 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

3、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 水稻 等,一年 二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 旱地 耕作业,主要种植 小麦 等,一年 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 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 畜牧业 。 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 煤铁石油 等资源发展 工业,成为我国的 重化工业 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

4、、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三、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不同发展阶段1、开发早期:技术水平低。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2、发展时期(1)技术水平: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2)克服限制条件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三角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三角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3)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3、农业社会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条件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

5、,长三角人口越来越稠密,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的主要产地,也成为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4、工商业发展时期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三角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棉花生产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2、应用:(1)区域地理环境: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

6、规划等。(2)大众应用: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二、遥感(RS)1、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主要应用是获取地理空间信息。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2、工作原理:目标物 传感器(最重要)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表达)3、简要程序: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4、特点: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监测的范围大、速度快、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5、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的防御与监测等领域。

7、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2、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3、功能:为种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4、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5、应用:野外调查(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高程)、GPS导航服务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四、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2、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应用: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

8、信息,在利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提供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3、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可以对城市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查询、修改、补充、距离测算等工作。4、优点: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功能强大;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地理信息技术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2、数字地球概念: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作用: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

9、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能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西北地区概况 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内蒙古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主要景观: 干旱 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 草原 、 荒漠主的景观。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 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 干

10、旱和极端干旱地区。2.荒漠化 概念:发生在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 地区的土地退化。表现:耕地、草地、林地等退化引起的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我国:西北 地区最为突出。西北地区荒漠化原因: 自然因素:气候干旱,多戈壁荒漠 ; 植被稀疏,平地多沙质沉积物 ;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 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

11、意环保。 *、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古代(唐宋明):塔里木盆地南缘大部分绿洲被迫放弃,由战争、瘟疫、过度垦耕导致。近代(清):内蒙古东南部,因移民涌入,人口剧增,农垦规模扩大,直接加剧了荒漠化。现代(20世纪50年代):人口激增压力所迫,管理失误,旱作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2、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3、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4、重

12、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5、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一、森林资源及现状1、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2、森林的环境效益: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3、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原因: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4、森林急剧减少导致的问题

13、: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分布(1)纬度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2)集中分布区: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3)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是亚马孙热带雨林。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地球之肺:通过光合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2、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

14、盛,生物生长迅速。3、脆弱性:(1)原因:雨林群落生产力高,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2)表现:土壤贫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热带雨林破坏根本原因: 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直接原因: 人类开发(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2、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

15、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五、雨林的前途1、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2、措施:三保二设一结合(1)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3)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5)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6)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六、湿地1、概念: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被誉为“地球之肾”。 三江平原沼泽成因: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冻土发育,水分不易下渗;河流有凌汛现象;2、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3、湿地功能:调节气候、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