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答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73306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答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轮、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答: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3、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答: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民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4、什么是唯物主

2、义?什么是唯心主义?二者如何划分?答: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一时的产物。划分的方法是:物质和意识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5、什么是可知论?什么是不可知论?二者如何划分?答: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划分的方法是:世界可不可以被认识7、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答:辩证法是指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失误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是指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8、

3、什么是物质?其本质属性是什么?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本质属性是:客观实在性。9、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第一,人类社会以来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给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0、什么是矛盾?其基本属性是什么?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答:矛盾是反映事物内

4、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对立和统一。同一性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斗争性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11、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特殊性:矛盾普遍存

5、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两者关系是辨证统一。12、什么是质变、量变?质变与量变的关系是什么?答: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与量变的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13、什么是肯定?什么是否定?什么是辩证的否定?答:肯定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否定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辩证否定: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

6、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14、 唯物辩证法包括哪几对基本范畴有哪些?其辩证关系各是什么?答:原因与结果: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备有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现实性与可能性: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现象与本质: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内容与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15、什么是规律?

7、它有哪些特点?答: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16、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答: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沈国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们的联系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它们的区别是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17、什么是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哪些表现?答: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它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

8、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18、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哪几点?答: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19、什么是实践?认识?主体?客体?答:实践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时间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20、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

9、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整理性的唯一标准。21、认识的本质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有什么区别?答: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堪称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22、什么是感性认识?有哪几种形式?答: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方面的认识。有感觉、知觉和

10、表象三种。23、什么是理性认识?有哪几种形式?答: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24、什么是真理?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其二重性是什么?答: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因为: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真理的二重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2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

11、性的特点。26、什么是价值?价值具有哪些特性?答: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特性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27、什么是社会意识?哪些社会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答: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上层建筑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28、什么是生产力?其基本要素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其基本要素是: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因为: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改革和巨大进步;

12、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29、什么是生产关系?答: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扥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30、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什么?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1、什么是经济基础?答: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32、什么是上层建筑?什么是思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什么是政治上层建

13、筑?答:生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鉴于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3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的关系?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34、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是什么?答: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5、最早的社会主义制度建于何时何地?答:1871年3月18日 巴黎36、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是什么?答: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生产;在对社会

14、总产品作了各项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37、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中予以精神文明。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