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传播中的五维互动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62158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传播中的五维互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翻译传播中的五维互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翻译传播中的五维互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翻译传播中的五维互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翻译传播中的五维互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翻译传播中的五维互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译传播中的五维互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J017翻译传播中的五维互动章方 作者简介:章方 女 副教授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摘 要: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活动,其传播的特点是在作者与受众之间存在一个再传者译者。在跨文化传播中,译者与作者和受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和讨论三者之间的传播关系,从而认清译者在翻译传播中的这一特殊身份和重要作用。本文以传播学、语言学为理论依据和分析工具。本文的讨论将仅限于人文社会科学作品的翻译。在对上述三者的梳理和分析中笔者发现,译者、作者、受众以原作和译作为基础形成五维间接互动的传播模式:1 作者与译者在跨文化传播中表现为传受关系、合作关系和

2、融合关系。在这三种关系模式中,传受关系与合作关系占主导地位,译者怎样接受就有怎样的传播方式,传播离不开著译者双方的合作。而融合关系受传播的特定参与者和环境的制约,是传播中的一种特殊现象,而非主要关系模式。2 译者与受众的关系主要有两种模式:再传受关系和引导关系。译者传递信息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约束,他对信息的解读和传递方式常常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和认识,译者合理的引导有助于受众理智的接受。3 分析著译者及受众传播关系,离不开原作和译作,因为二者也是翻译传播中的两个关键要素,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它们而展开的。 需要说明的是,著译者、原作、译作的五维间接互动只是翻译传播模式中的局部现象,此类传播活动

3、,像其它一切传播活动一样不可能脱离媒介组织的介入。关键词: 翻译传播;传播关系;译者;作者;受众 Five-dimensional Interaction in TranslationZHANG Fang(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Abstract: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existence of a re-communicator-a translator between the author and a

4、udience. In such communication the three are closely connect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veal the communication relations among the three and thus understand the particular status and importance of the translator in this activity. Communicative and linguistic theories were adopted in this

5、study as working theories and analytic instruments and the discussion was limited to literary and social science works. Upon the investigation this author finds that the three,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and the translation, form an indirect fivedimensional interaction: 1 The author and translator

6、 bear a relations of communication, cooperation and fusion, in which the first two are predominated. How the translator communicates depends on how he receives the information, and the author and translator are co-workers in translation. While fusion relations, which is formed depending on certain p

7、articipants and contexts, is not the main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2 The translator has the relations of re-communication and guidance with the audience. The translator is constrained by bo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in his work, and his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ng influence how audienc

8、e receive and realize information. The translator reasonable guidance can be helpful in audiences reasonable reception. 3 The original and the translation can never be neglected in this analysis because these two are also the important elements and all the activities are brought about from them. The

9、 special mention given here is that this five-dimensional interaction is only part of the translation communication that, like any other forms of communication, is always interposed by media organizations. key words: Translation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ve relations; author; translator; audience引言跨

10、文化的信息传播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交往,其中的一切活动都在于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和精神产品的生产,都围绕着因生产所发生的精神交往关系或传播关系。翻译类传播关系的最大特点是存在一个再传者译者,原作需要经过译者的二次传播才能与受众见面。译者是译品的生产者,在他们的两侧是原语作者和译语受众,于原作者,他们既是受传者又是再传者,于受众,他们既是传播者又是引导者。本文以跨文化传播学为视角,分析和梳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从而认清译者在翻译传播中的这一特殊身份和重要作用。本文的讨论仅限于人文社会科学类翻译。1. 作者与译者1.1 传受关系 “传受”不同于“传授”。“传授”是“把学问、技艺教给别人”(现代

11、汉语词典),重在单方面的“师传”和“给予”;“传受”则是传播学的概念,强调的是双向的“传递”和“接受”,是“对话”与“交流”。因此,传受关系意味着作者与译者地位的平等。翻译活动中,作者是传播者,译者先是接受者,然后是传播者,这一传受活动以传递、理解、误读、对话和创造展开。作家写作有一心为受众的,也有为自己留名青史的,更有为追赶时尚的。作品记录别人,也记录自己;记录历史,也记录当代。作家写作是要与人分享他的智慧、幻想、灵感、经验、快乐、忧愁、无奈、成功和失败。作品因是经典而被翻译,因是名人之作而被翻译,因在异地畅销而被翻译,也因其实用价值而被翻译。无论是什么原因,原作一旦被选择,作者都希望能得到

12、译者真正的理解。这种理解是译者以积极的注意力和理解姿态,循着作者的创作思路、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主动地去理解原作的字面意义,甚至去发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真实含义。我们知道,名著总是不断地被复读、被复译,就是在于它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语言是约定的,文字是不变的,但却能被不同时代的译者反复挖掘还新意层出。原作似是静态的,历史的,但它被译者解读的意义可能是动态的、新鲜的。因此原作的意义有时不完全取决于语言符号,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理解。创造性理解可以造就创造型翻译家,他们在不同文明体系之间营造细小的通道,让异地的涓涓细流,滋润“饥渴的”本土话语。他们一方面成功地推进了本族语的写作

13、,创造了独特的文风,而且在语言的节奏、修辞手段等诸多方面赋予母语写作以新的性格。另一方面,也由此而创造出本土不曾有的新颖的写作题材和方式。作家韩少功曾翻译了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有论者将韩的中篇小说昨天再会与其译作进行了比较,指出,“国内米兰昆德拉小说的最早翻译者韩少功的中篇小说昨天再会对于记忆问题的哲理探讨,无疑是从米兰昆德拉对于遗忘问题的著名论述中推导出来的”。“记忆是遗忘的反面,但韩少功昨天再会中对于记忆的论述与米兰昆德拉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互为补充。”韩少功“小说中革命记忆的制造可说是米兰昆德拉有组织遗忘的对应”1。可以说,翻译是人类运用创造性思维的体现,而翻译的功能

14、之一就是创造新的文化现象。然而,译者对原作的解读毕竟是在一个新的传播环境下进行的。新的传播环境在很多情况下会形成原作语言本来不具备的“新”的意义。以诗词的跨文化阅读为例。李白怨情中的“蛾眉(意为美丽好看的眉毛)”被理解为“her eyebrows, delicate as a moths antennae(眉毛纤细如蛾的触角)”2 。除了对原作语言掌握存在局限以外,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也有可能对原作语言传达的意境产生制约。中国语言的特点之一是很多句子无主语,这一现象在古诗词中尤为突出,并由此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意境。相比之下,英语句子一般要求主谓齐全,补上主语的英译诗尽管意思清楚,但诗句直白、平淡,

15、原诗的朦胧美丧失殆尽3。试比较: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From the beginning, of those who go into battle,Not one man is seen returning.因此,误读既是对原作外延意义把握的失败,也是对其内涵意义体味的不足,更有可能因传播环境变化而无法真正地弄明白说清楚。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作者在该书的中文版序言中说:“中国学者对我1993年的文章文明的冲突?所作的评论总的来说精深而富有洞见,虽然他们有时也误解了我论证中的政策含义,并对之持相当批评的态度。为此,我的完整著作现在尤其应与中国读者见面,这样他们便可以了解我对世界政治所

16、作的分析的更全面、更精确和更详尽的版本,而不仅仅是从一篇30页的文章中可能了解的东西”4。由此,笔者想到,亨氏的著作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的关注和争论。然而阅读和翻译亨廷顿,我们能保证百分之百准确地理解和阐述他的思想吗?亨氏所说的被误解、被批评,有没有,或有多少成分是源于对他的误读?在译者的解读和再编码过程中,亨氏是否被改变了?他可能被改变了多少?对亨氏的误解是由译者的误读造成的,还是由受众对译作的误读造成的?因此,我们需要对话,不但是译者与作者的对话,还需要受众与作者的对话。中国人对亨氏“文明冲突论”的评述,亨氏在中文版序言中的表白就是有意义的交流和沟通,因为我们都希望能靠我们大家的努力促进整个世界的文明对话。跨文化对话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交流,还要辅之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正如法国作家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