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传播之我见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46719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与传播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化与传播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化与传播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化与传播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与传播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与传播之我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与传播之我见 作者:2016级广告学专业xr 学号:摘要:文化是什么? 文盲是什么? 传播有助于扫盲,同时带来另一种意义上的文盲。 文化传播冲击着传统文化,同时在风雨飘摇中支撑了我们的大国形象。概述:文化是指人类思想及其思想的物质表现,而文盲概念由单指文字到当前的多种内涵,这种变化也有文化传播的作用力。文化传播不是只有好处,它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延续带来了致命的冲击,但同时也是支撑着我们延续的星星火种。人类、社会文化、文化传播,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作用,生生不息。正文:关于文化的定义,在高中时期政治课本中表述为“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但我更喜欢百度百

2、科中对于文化的解释:“具体人类文化内容指群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等具体人类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哲学思想(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这表明文化是指人类思想及其思想的物质表现,是有好有坏的。就我目前的文学素养和思想水平来说远不能涉及到世界文化传播这样大的课题,故从熟悉的“文盲”这一词的概念的产生发展窥见文化传播的身影。 在改革开放以前有了“文盲”这个概念,指文盲是指不识字并且不会写字的成年人。 按照我国的标准是指年满十五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公民。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的文盲率高达80%

3、。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开展扫盲教育。扫盲,指扫除文盲,是对文盲、半文盲进行的一种最为初步的基础教育。在扫盲队伍中,不仅仅是知识分子,甚至是刚刚通过扫盲运动会识字写字的农民,也作为教师,帮助教育身边的“文盲”同志,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播,只不过集中在传播简体汉字。2001年3月2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也显示: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和识字很少的人)是8507万人,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比率已由15.88%下降为6.72%。而

4、青壮年文盲的比率已下降到了5%以下,从而实现了我国政府90年代初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重要目标。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一个经济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经过近50年的不懈努力,使文盲比率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80%以上下降至2000年的6.72%。文化传播的巨大效用由此可见,新中国建国以来,国民素质的显著提高不可不谓是文化传播的功劳。而到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外来文化、新兴文化的冲击,出现一些反传统概念的“新文盲”。联合国重新定义的新世纪的文盲标准为: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老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

5、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文盲,他们虽然受过教育,但在现代科技常识方面,却往往如“文盲”般贫乏。“文盲”一词概念的产生发展,从侧面反映了文化与传播在集体社会中所起的重大作用:1、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飞速发展,从而将整体对“文盲”的标准提高了。2、现代社会符号即集体对于个体的管理和个体之间文化交往的介质,由此可见如没有文化传播、没有相互交流,个体将很难生存。除此之外,以我国当前社会情况来看,还有一种特殊意义的“文盲”对祖国传统文化、对我们文化思想的根基一无所知、毫无认同感的人。此类人尤其以当代青年为主。网络上主流媒体的沦陷,青年把亚文化宣扬的价值观奉若神明,忽视甚至排

6、斥批判中国传统主流文化。西方价值观不断地冲击着中国传统价值观,以致于现在很少能在青年口中听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样的理想追求了,取而代之是自由和个人主义的滥觞。大国,指在国际体系中,在权力资源上拥有最大优势的国家。拥有强大的地缘政治实力力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在本区域内首屈一指,并能影响其他国家。权力资源,也称综合国力,包括一国对他国施加影响所必备的物质性权力,如军事能力、经济实力;以及非物质性权力,如今广泛使用的概念软国力,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观、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没有自己文化价值观的国家算不上大国、强国,而之所以我国在鸦片战争以后政治经济动荡落后的情况下仍保持着大国形象,也正是靠着之前已经传

7、播到世界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独特的文化产物。因此,当世界经济动荡时,文化才是大国最稳定的核心竞争力。值得庆幸的是,当前中国文化的乱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并且依靠正确的舆论引导正在恢复正轨。以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这类优秀的文化作品开始,来影响当前社会的主流思想,从而对青年形成潜移默化的榜样力量。文化传播对传统中国文化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又发挥了其影响力的积极作用,延续了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之适应当前社会,起到警醒和辅助的作用。从我自己的认知来看,文化传播尽管有好有坏,既对文化有宣传和发展作用,也有打击和异化的作用,但是从长远的文化发展史来看,文化和传播都是不断进化的。其中有着人类的能动的丰富文化、传播文化,也有文化传播对社会的反向作用。人类、社会文化、文化传播,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作用,生生不息。参考资料: 关于文盲、扫盲运动和大国的名词解释来自于百度百科。致谢语:本来谈文化、谈美这种广博的概念,就好像说热爱祖国的排比句一样,很难去找一个点切开、深入,最后只能是空泛的赞美或评论。而我在周四晚上偶然听了赵世杰教授的关于博物审美的讲座,启发了我对于文化的思考,表达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