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36899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校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校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校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1、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儿童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为(2-10)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胃肠道传播,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隔离期(14)天,医学观察期为(10 )天。2、风疹是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以低热及卡他症状、皮肤红色斑丘疹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为(7-21)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隔离期(7)天,医学观察期为(21 )天。3、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以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泡疹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强的传染病。潜伏期为(10

2、-21)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 )。隔离期(14)天,医学观察期为(21)天。4、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为(8-21)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隔离期(10)天,医学观察期为(21)天。5、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眼结膜高度充血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为(1-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隔离期(14)天,医学观察期为(7 )天。学校及幼托机构发现非甲类以外传染病例,应于(24)小时内,聚集性病

3、例应于(2)小时内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预防措施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流感病毒颗粒外腊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一型为植物血凝素(即H),一型为神经氨酸酶(即N),H又分15个亚型,N分9个亚型。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 临床症状: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会出现高热、呼吸困难。 传染源:病死禽、畜 传播途径:空气、消化道、呼吸道等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

4、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