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课件2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09326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现代史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世界现代史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世界现代史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世界现代史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世界现代史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现代史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现代史课件2(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 代目录 第十章经济大危机中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十一章三十年代国际风云 第十二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十章经济大危机中的资本主义世界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这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特点和影响,了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年代的国内局势和新经济理论的内容及被采用,以及这些国家为克服危机而走上两种不同发展道路的历史根源与影响。第一节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一、危机爆发的原因 西方学者的观点: 萨缪尔森、冈德森、威廉.曼彻斯特、欧洲的学者(剑桥近代史、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萧条等) 我国学界当前主流观点: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作用的必然结果。 第二次科技革命使得世界日益成为一

2、个整体,使得各国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客观上要求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控和干预,但是自由放任之思想的大行其道必然引发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思想滞后于时代)。 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的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困扰。 二、经济危机的特点 经济危机的爆发: 华尔街金融危机,1929.10.29 特点: 时间长。 范围广。 破坏力大。 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交织。 各国在危机中的处境有差异。历史图片赏析危机中等待领取救济的人们救济股票破产者拍卖汽车日本和英国的失业者德国的无家可归者英国的失业工人请愿 三、经济危机的后果和影响。 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矛盾。 经济危机使得帝国主义与殖民

3、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激化。 危机还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打破了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 国际格局急剧变化,国际经济关系恶化。 建立在两种摆脱危机道路之上两类国家形成了两大帝国主义经济集团,并为以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铺垫了道路。 第二节罗斯福新政 一、危机中的美国 1 、表现: 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 进出口大幅度减少。 出现全面的货币信用危机和失业现象。 埃德加. 胡佛 与 放任自由经济思想的泛滥 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及其失败: “农产品销售法” 金融复兴公司 邻里互助计划。 二、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其人其事 芝加哥学派及其主张: 政府用财政手段干预经济生活。 以通货膨胀对付萧条和

4、失业。 兴办公共 工程创造就业机会。 通过刺激消费摆脱危机。 消费增长就业、生产规模扩大收入、消费增加投资规模扩大繁荣 2、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和约的经济后果 有关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国家必须放弃放任自由的原则,直接干预经济生活。 供求关系的分析。 具体措施: 税收制度。 积极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3、新政(NEW DEAL) 3R(RECOVER、RELIEF、REFORM) 与两个阶段。 罗斯福新政(记录片片段) 影响与评价: 从历史必然性来看新政的积极意义。 新政的经济作用。 新政的政治影响。 新政深远的历史影响。 新政的巨大局限性。

5、国内外对新政的评价: 国外: 右派和保守派的攻击; 左派和大众的肯定; 经济学界由肯定到否定和客观的看待。 国内: 基本肯定。 弊多于利论。 一分为二论。 有关新政结束时间的争论。 华尔街金融危机对危机的漠视与放任自由思想的盛行F.D.罗斯福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危机中的德国 1、经济危机中德国遭受的严重损失。 工农业衰退、金融信贷体系崩溃、外贸大幅度下降、失业人口激增 2、政局动荡米勒、布鲁宁、巴本、施莱彻尔政府的先后下台。 3、左右两派势力发展迅速。 纳粹党和共产党力量的迅猛发展 二、纳粹党的上台 1 、 希特勒其人其事 奥地利人、出身平平、流浪街头、学习政治技巧、 苦练演讲术 、

6、参加一战、退役后加入“ 德国工人党”( 后改名为“ 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 、发动未遂暴动、 我的奋斗 2 、 纳粹党的上台(1933.1 ) 3 、纳粹党上台的原因: 军国主义传统对德国人的危害。 凡尔赛和约中对德国的苛刻处理伤害了德国人的民族感情, 希特勒利用了这一点 。 经济危机为纳粹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和容克大地主的支持。 德国工人阶级的分裂。 三、德国的法西斯化与第三帝国的建立 政治的独裁化 国会纵火案、各项立法、建立全民化的法西斯组织、元首制 经济管理体制的国家化 文化上的奴化教育,迫害进步知识分子和犹太人 扩军备战 “铸造神剑” 总体战

7、和闪电战战略理论的提出历史图片赏析国会纵火案德国的法西斯化(1)德国的法西斯化(2)纳粹党迫害犹太人 四、学术界的观点 国外学术界: 第三帝国的兴亡,威廉 夏伊勒。 极端的年代 国内学术界: 军国主义传统、封建残余、希特勒的群众基础、后台老板和 重要支柱,李巨廉、丁建弘、黄正柏、吴友法等学者的观点。 危机中的德国失业工人希特勒与演讲术纳粹党的党徽我的奋斗希特勒与兴登堡纳粹党开会要求废除凡尔赛和约德共领导人恩斯特.台尔曼第四节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日本法西斯运动的概况 法西斯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1919 年,犹存社 20 年代,青龙会、国本社、军内革新派 1930 年,樱会,天剑党、王师会

8、30 年代的9.18 事变,实现军部独裁 二、法西斯的上台 军部法西斯分子上台的特点: 武装政变,结束政党政治。 改变策略实现与财阀的联合。(军财联袂) 通过军部统制派和皇道派之间的激烈斗争形成。(2.26兵变) 军部法西斯独裁统治建立之原因。 民间法西斯分子缺乏影响力。 军部在历次侵略战争中的胜利提高了其威望,增强了其干预政治的能力。 军部特殊权力和地位的形成。(帷幄上奏、军部大臣的现役武官制度。)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法西斯上台后对国家经济加强控制,使之纳入战争的轨道:取消限制民众各种自由的权利。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并与德意签订产国际协定。 经济军事化、政治上反动独裁化、对外不断发动

9、扩大侵略战争。 历史图片影像、赏析 受军国主义毒害的日本青少年1931年的9.18事变日本侵略中国思考题: 简述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与特点。 评述凯恩斯主义。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试论希特勒上台的原因。 简述日本法西斯化的进程与日本法西斯专政的特点。参考书: 刘绪贻等: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朱庭光:法西斯新论,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日)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2.26兵变曾担任过军部大臣的东条英机第十一章三十年代国际风云教学目的: 通过

10、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法西斯国家的扩军备战和侵略扩张、英法两国的绥靖政策和慕尼黑阴谋、美国的中立政策、苏联争取建立集体安全的努力和对被侵略国家的支持以及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认识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总结关于防止战争的历史教训。一、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构想和相互勾结 1 法西斯的侵略构想 德国 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区域性的帝国主义)(地图) 征服欧洲大陆(大陆型的帝国主义)(地图) 打败英美、征服世界(无节制的帝国主义) 意大利 成为地中海帝国。恢复古罗马的荣耀。 日本 田中奏折 征服东北 占领中国全境 北进或南下称霸世界 三国构想之异同 同:打破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之束缚,称霸地区或者是世界

11、。 异:彼此的侵略范围都具有排它性 ,相互覆盖包含之处很多,不可避免的发生矛盾和冲突。如:奥地利危机。 2、轴心国同盟的形成 柏林 罗马轴心的形成(1936.10 ) 德国与英国和意大利谋求改善关系 斯特莱莎阵线、埃塞俄比亚战争 德意议定书,1936.10 产国际协定(1936.111937 ) 德日利益的协调 三国轴心的形成 德国的扩张设想(1)德国的扩张设想(2)德日产国际协定,1937.11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兴起 一、三十年代国际关系的 新特点 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三种形式: 1 、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的武装反对法西斯战争。 特点:结合民族解放运动和反法西斯运动一反对法西斯国家的

12、直接入侵。 意义:牵制了法西斯势力,阻止了它迅速扩大了战争。(延迟了大战的爆发) 代表事例: 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斗争 2、在法国、西班牙、中国和拉美所展开的人民阵线运动。 特点:由共产党或者是左派发动组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一般限于一国国内。 代表性事例是: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班牙内战和法国的人民阵线政府。 意义:打击了本国的法西斯势力,维护了民主共和制度。 共产国际七大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提供了理论基础。 3、各国人民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 特点:是20 年代国际和平主义思潮的一种延续,该思潮中已经包含了反对法西斯侵略战争和新的战争危险的内容,给予了反法西斯斗争以人道主义的支持。 代表性

13、事例:30 年代的若干次国际反战大会和反法西斯大会。 意义:有力的推动了反法西斯运动的开展,提高了各国人民对法西斯本质的认识。 三、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 确立集体安全政策为国策。 恢复或建立与愿意维护和平国家的外交关系。 转变态度,加入国联。 倡导签订国联范围内的多边安全协定。 (东方公约) 与法国和捷克签订双边互助条约。共产国际七大西班牙内战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斗争三、三十年代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奉行的绥靖政策 一 、绥靖政策及其概念界定 1.绥靖和绥靖政策 “APPEASEMENT”、“POLICY OF APPEASEMENT”2.绥靖政策的主要表现 A对法西斯国家破坏现存国际和平体制,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