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历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4908051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历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历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历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历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历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历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历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精校解析Word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试卷1.“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则史料作为背景材料可用于研究(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余粮收集制解析:B。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信息看,这段话体现了对农业和农民问题的重视,提出要改善农民生活,苏俄新经济政策含有这方面的内容和规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是对农民的剥夺,斯大林模式注重发展重工业,故可排除。2.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

2、在困难中战胜敌人B.把大中小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倒把D.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新地主、富农产生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当时正是国内战争时期,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取得战争的胜利。3.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老农曾对列宁说:“我看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据此判断,与老农反映的问题相关的苏俄(联)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改革集体农庄政策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认识能力。根据材料可知这位

3、老农反映的是余粮收集制的问题,于是可判断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4.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这主要体现了( )A.十月革命胜利的作用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C.新经济政策的作用D.国内战争的结束解析:C。本题考查分析能力。把握几个关键信息:“20世纪20年代”“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大地开始复苏”,A、D两项与“20世纪20年代”“商业”不符;B项与“复苏”不符,只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5(2018三明高一检测)有学者认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

4、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为应对问题,政府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农业集体化解析:B。根据材料“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分析可知,这一政策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解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引发的政治经济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61918年7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提议,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提纲,10月又通过了向农民征收实物税的法令。这些举措表明苏俄()A决定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已意

5、识到商品经济的重要性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方针D作出废除余粮收集制的决定解析:B。“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提纲,10月又通过了向农民征收实物税的法令”表明苏俄对商品经济的重要性有所认识,故B项正确。7苏俄某经济政策公布后在党和共青团中引起了反对。一位俄共领导人抱怨说,经济政策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列宁解释说,政策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去建立通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用非共产党员的手来建设共产主义”。该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大规模工业化政策解析:B。根据材料“经济政策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列宁解释说,政策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去建立

6、通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用非共产党员的手来建设共产主义”可知该政策是新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8(2018三明高一检测)有学者认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为应对问题,政府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农业集体化解析:B。根据材料“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分析可知,这一政策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解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引发的政治经济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9191

7、8年7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提议,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提纲,10月又通过了向农民征收实物税的法令。这些举措表明苏俄()A决定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已意识到商品经济的重要性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方针D作出废除余粮收集制的决定解析:B。“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提纲,10月又通过了向农民征收实物税的法令”表明苏俄对商品经济的重要性有所认识,故B项正确。10苏俄某经济政策公布后在党和共青团中引起了反对。一位俄共领导人抱怨说,经济政策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列宁解释说,政策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去建立通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用非共产党员的手来建设共产主义”。该政策是(

8、)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大规模工业化政策解析:B。根据材料“经济政策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列宁解释说,政策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去建立通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用非共产党员的手来建设共产主义”可知该政策是新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11(2018宜宾期末)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急中,于是政府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号召,为此苏维埃政权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全盘集体化解析:A。据材料“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急中”和“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可知当时苏俄处于国内战

9、争时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正确。12假如你生活在1919年的苏俄境内,全国上下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指导下,你不可能做的事情是()A从事经商活动 B把粮食捐给前线C参加义务劳动 D参加红军解析: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19年苏俄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为了最大限度地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渡过难关的一种临时性政策,它取消了一切商品贸易活动,故A错误,符合题意。13(2018成都高一检测)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A采取余粮收集制 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C实施新

10、经济政策 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解析:C。材料反映出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苏俄,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行不通的,必须通过实行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才能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故C与题意相符。14(2017北京朝阳期末)当列宁认识到“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之后,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A消灭俄国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 B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C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废除实物配给制 D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解析:C。据材料可知是列宁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要实行新经济政策,故

11、C项正确。15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如下决议:“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这表明苏俄将()A征收所有余粮 B废除各种农业税费C允许商品买卖 D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解析: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是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它允许商品买卖,故C项正确。161921年,列宁提出: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苏俄全面对外开放B苏俄允许自由发展工商业C有限利用市场经济D此政策引发严重社会危机解析:C。新经济政策并非全面对外开放和自由发展工商业,

12、而是在政府的引导下有限地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A、B项错误,C项正确;D项说法错误。17(2018福州一模)1923年,苏联的农产品批发价只有1913年的一半多,而工业品的相应价格却高出战前水平的一倍。这说明了()A新经济政策的过时性B农业集体化的必要性C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D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性解析:D。题干中提到“工业品的相应价格却高出战前水平的一倍”,说明这一时期苏联的工业急需发展,故D项正确。18.(2017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919年3月,苏维埃政府将全国城乡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一律联合并改组为统一的消费公社,规定全体城乡居民都必须加入消费公社,日用必

13、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由此可知,该规定属于()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斯大林模式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解析:B。根据题干信息“1919年3月”“都必须加入消费公社,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可知,答案为B项。19.(2017长沙高一检测)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曾尝试“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结果,这一尝试()A.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B.有效巩固了工农联盟C.导致了新经济政策被废止D.迅速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解析:A。“直接过渡”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尝试导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故A项正确;有效巩固工农联盟是指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故B项错误;

14、新经济政策实施是在1921年,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后的尝试,故C项错误;迅速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斯大林模式下实现的,故D项错误。20.(2018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1918年,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失去了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针对这种困难情况,苏俄采取的措施是()A.征收固定的粮食税 B.实行余粮收集制C.扩大集体农庄规模 D.大规模开垦荒地解析:B。1918年面对国内战争,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是其农业措施,故B项正确。21.(2018河南郑州高一下学期期中)1922年5月,苏俄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

15、使用雇佣劳动力,但主人必须同雇工一起劳动。法令还允许农民自由选择使用土地的形式,采取村社的、个体经济的或集体经济的形式。由此推断当时的俄国()A.实行余粮收集制B.农业集体化运动正在推行C.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D.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解析:C。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措施,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运动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故B项错误;从材料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可知反映的是私人可以开办小企业,故C项正确;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故D项错误。22. 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苏联史材料二我们计划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