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唐宋诗词鉴赏参考书目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48523 上传时间:2017-05-18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唐宋诗词鉴赏参考书目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精编]唐宋诗词鉴赏参考书目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精编]唐宋诗词鉴赏参考书目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精编]唐宋诗词鉴赏参考书目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精编]唐宋诗词鉴赏参考书目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唐宋诗词鉴赏参考书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唐宋诗词鉴赏参考书目(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宋诗词鉴赏参考书目陈才智总集1.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主编,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宋本,1959 年,汪绍楹 断句本,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5 年 11 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 1 月,精装全二册,平装全四册2. 北堂书钞,唐虞世南修,北京:中国书店,1989 年 7 月,影印光绪十四年南海孔广陶校刊本3. 初学记,唐徐坚等编修,司义祖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2 年 1 月第 1 版,2004 年 2 月第 2 次印刷,全三册4. 文苑英华宋李昉、扈蒙、徐铉、宋白等十七人编纂,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宋残本补配明本,1966 年 5 月第 1 版(1972 年 1

2、 月装订);1982 年7 月第 2 次印刷;1990 年 8 月第 3 次印刷;1995 年第 4 次印刷,全六册,一千卷5. 分门纂类唐歌诗,南宋赵孟奎编,宛委别藏本。是书原有 100 卷,分天地山川等 8 类,每类下又分小类,共收诗人 1353 家,诗 40791 首。现仅存天地山川类 5 卷,草木虫鱼类 6 卷。6. 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校证,传为刘克庄编集,李更、陈新校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年 12月7. 唐宋诗三千首瀛奎律髓,元方虚谷(方回)编,清纪晓岚批点,北京:中国书店,1990 年 3 月,据 1922 年扫叶山房本影印。瀛奎律髓汇评,元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

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4 月第 1 版,2005年 4 月新 1 版,全三册。瀛奎律髓专选唐宋五言七言律诗,共选诗人 385 家,诗 3014 首,以大家为主,兼顾各种流派,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宋七百年间诗歌创作和律诗流变的轮廓,又对所选之诗及唐宋诗歌各种流派作了精要细致的分析评点。此书对后世影响甚大。李庆甲先生潜心耕耘,将清代以来品评瀛奎律髓的论述汇成一书,撰成瀛奎律髓汇评,是为研究诗史、诗学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书籍。8. 唐诗类苑,明张之象编撰,全书 200 卷,“诗逾数万,人至千余”(凡例)。共有 39 个部(大分类),1094 个类(小分类)。如“天”部下有日、月、星、河等

4、18 个小类。实际收诗数为28067 首,载录诗人数为 1472 人(除去无名氏)。该书是按题材(主题)分类的现存最大的唐诗选集。中岛敏夫整理,日本东京汲古书院,19901995 年,共 7 册,前 6 册是明万历刊唐诗类苑200 卷的影印本。9. 类编唐诗七言绝句。明代敖英编撰。此书专收七绝,分吊古、送别、寄赠、怀思、游览、纪行、征戍、杂咏、道释等 15 类,诗后大多有简扼评语,为其他选本所少见。10. 唐人咏物诗,又名唐人咏物诗选。明末清初聂先等人编撰。所选皆律、绝二体,计 12 卷,分天、地、水、木各类编次,又以音韵排列。11.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四库全书本12.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一百

5、二十卷淸 圣祖玄烨 定,四库全书第一千四百三十五册至第一千四百三十六册_集部第三百七十四至第三百七十五;清陈邦彦等编历代题画诗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 11 月 13. 咏物诗选,清俞琰,成都古籍书店,1984 年 1月14. 古今别肠词选四卷,清赵式辑。陈维崧、彭孙遹、王士祯。尤侗评点。赵式,字去非,诸暨(今属浙江)人。久困场屋,以寒士终。此书取宋代以来抒写离情别意之词 900 多首汇为一编,分调编次,卷一、卷二收小令,卷三收中调,卷四收长调。每卷卷末附以己作,共计 153 首。赵氏于每词之下代拟标题,将原作之题、序一概删削,甚失原貌,最为选家陋习。词下间有圈点和夹注夹批,然殊乏可采

6、。今存康熙四十八年(1709)遗经堂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15. 唐宋元明酒词二卷,明周履靖辑。履靖宇逸之,嘉兴(今属浙江)人。“能诗好事,与其妻桑贞白相唱和,多刊书籍以行,夷门广牍卽其所编。盖亦赵宦光、陈继儒之流,明季所谓山人者也。”(四库提要梅墟先生别录)此选是继宋黄大舆梅苑之后另一部专题词选,凡二卷,共收录唐五代宋元明词人 31 家描写与酒有关之词 133 首。编者并根据词作内容增添题目,如饮兴调酒泉子、南楼漫酌调玉楼春等等。其中间有周氏和作。是书今存金陵荆山书堂刊本、夷门广牍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 16. 撰辰集四卷,清汪森辑,沈进校定。此为节序词选,分类编排。按元日、立春、人日、上

7、元、天穿节、春社、寒食、清明、上巳、送春、立夏、重午、立秋、七夕、中元、秋社、中秋、九日、立冬小春、冬至、腊和除夕等二十三个节令选录,每类之下入选词作不等。全书共选唐宋金元明人词 346首。卷末有沈复粲跋:“右汪晋贤撰辰集四卷,钞本也。向为吾邑周梅生先生家所藏,首有晋贤名印。其书或未经刊布者,予借而录之,间有误字,一仍其旧云。道光壬寅秋日山阴沈复粲识。”仅存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沈复粲钞本,南京图书馆藏。 17. 同情集词选十卷,清陈鼎辑。陈鼎,字汉年,江苏如皋人。此书自词综、词律诸书选录唐宋以来至清代康乾之世词人小令“与己之情有同然者”391 调 1122 首,其中所录小令,以杨慎、李渔

8、、许嗣隆、杨婉、范安澜、邓繁祯等人为多。依历代诗馀体例,按词调字数之多寡为序排列。所选词格调不高,标举香艳柔媚词风,提倡温柔敦厚之旨,寄托大雅之说,以“香草美人,风喻弥深;忠爱之忱,溢于楮墨”者为填词止境,开常州词派之先声。是书尝五易其稿,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始成书,今传有守拙斋巾箱本,缮写较精,卷首有陈鼎自序、雪访居士序、熊琏序及黄理等二十一家题辞。中国国家图书馆藏。18. 百家词吴讷(辑)、林大椿(校),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0 年版;天津:天津古籍书店 1992 年3 月版(上、下册) 19. 全唐诗,清圣祖玄烨御定 彭定求、季振宜等 奉敕编,(1)康熙扬州诗局本,12 函 12

9、0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6 年 10 月,全二册。(2)王全(即王仲闻、傅璇琮)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 年 4 月第 1 版;1979 年 8 月第 2 次印刷;1985 年 1 月第 3 次印刷;1990 年 2 月第 4 次印刷;1992 年 10 月第 5 次印刷,平装 25 册;1999 年,横排简体字本。(3)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国 67年 12 月。康熙四十四年(1705)清圣祖南巡时命曹寅领衔在扬州开馆编修全唐诗,由彭定求、沈三曾等十名在籍翰林负责编修,仅用一年多时间, 这部多达 900 卷的大书就编修完成了。据现代学者的研究,当时几乎全靠胡震亨唐音统籤、季振

10、宜唐诗二书拼接成编。全书收诗 49403 首又1555 句,作者 2576 人,每人有小传,但诗作不注出处。有康熙扬州诗局本,字大阅目,分为 12 函120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据以影印。中华书局 1960 年又出版了排印本,1999 年又出横排简体字本,较便利用。这部大书完成了总汇唐诗于一书的工作,并以其特殊的权威和普及向世人展示了唐一代诗歌的面貌,使此后的唐诗爱好者和研究者大获霑益,至今不废。不过全唐诗仍有遗漏、误收、重出、注释错误、小传错误等不足之处。清乾隆中日本学者市河世宁(旧译上毛河世宁)辑有全唐诗逸三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中华书局排印本全唐诗第 25 册附收),补录 1

11、28 人诗 66 首又 279 句。近人王重民又有补全唐诗、孙望有全唐诗补逸、童养年有全唐诗续补遗,共得诗近 2000 首,中华书局于 1982 年编为全唐诗外编二册出版。后陈尚君又对外编进行校订,并续辑全唐诗续拾六十卷,得诗 4663 首又 1199 句。于是合外编、续拾为全唐诗补编,1992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此外,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2000 年 6 月)中,尚可补唐人逸诗近千首。附:全唐诗稿本清钱谦益(1582-1664)、季振宜(1630-1674)递辑 屈万里、刘兆祐 主编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 年 9 月初版;1986 年 12 月第二次印行,全 71 册

12、, “明清未刊稿汇编第二辑” (国立中央图书馆原藏) 全唐诗录 清徐倬(1624-1713)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 11 月,全二册,“四库文学总集选刊” 全唐诗外编王重民(1903-1975)、孙望(1912-)、童养年 辑录 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 7 月 台北:木铎出版社,民国 72 年 6 月 全唐诗补编陈尚君(1952-)辑校 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 10 月,全三册 增订注释全唐诗陈贻焮(1924-2000)主编 陈铁民(1938-)、彭庆生(1938- )副主编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年 5 月,全五册 20. 唐五代词林大椿 辑,商务印书馆

13、,1933 年;辑录唐五代词人 82 家,1134 首。附有校记,注明所选词来源和作者简历。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 年 6 月,据商务印书馆 1933 年版校补断句刊行。1957 年 10 月北京第 4 印。辑录唐五代词作者81 家、词作 1147 首(一说 1148 首),是继全唐诗之后又一次唐五代词的大型结集。其词采自花间集、尊前集、金奁集 和全唐诗中的附词,虽选择尚不甚精当,但搜罗已颇具规模。不过未收敦煌词,则是一大憾事。书中以人编次,唐词按作者的时代先后为序,打破了全唐诗等断代总集以帝王居首、女流方外殿后的传统惯例。卷末附有简略的作者生平,兼及作品真伪的考辨、各家重见和字句异同

14、的校勘、宋人诗话有关作家作品的一些遗闻轶事。21. 全唐五代词,张璋、黄畲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2 月。收词达 2500 多篇,颇为丰富,且于各词后兼採词评,也很特殊。此书的缺憾,一是不於诗词之分没有严格的取舍标准,只要有一种书作词收入者,即视为词入编;二是各词所注出处,不分主次先后,许多出处太晚,敦煌词几乎全据王、任、饶三家书转引;三是不甚注意作品真伪的辨别,于后人改唐诗或乐府为词者,不作辨析,伪作亦收入很多,仙鬼词中不少是宋、元明人所作。这些问题,显然影响了全书的学术质量。22. 全唐五代词,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刘尊明编,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 12 月,全二册。据唐

15、时词乐实际,分为正、副两编,正编收录曲子词,以唐宋词集收录和唐宋典籍有明确指认者为限;副编收录属诗属词尚有争议的作品,并明确了几条标准,这就确保了全书的编纂质量。同时,又很注意尽量利用第一手的文献,讲究用书版本,以求录文可信,对有争议、互见的作品作了认真考订。尽管细节方面还有些可议之处(如仍沿袭了一些明清词籍的误说、有同题之作因出典不同而分收正、副编,小传也稍有可补处),本书在处理极难措置的问题上均较前此诸书更为精密审慎,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平。23. 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98年。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编纂全宋诗。傅璇琮、孙钦善、倪其心、陈新、许逸民主编。全书 72 册。初步统计收作者 9079 人,诗 247183 首,残诗 5983 句(联),存目 323 首(句)。宋代立国比唐代长二十多年,但存世文献的数量,则数倍于唐代。宋人文集保存至今者,也超过唐代四到五倍。唐代存诗在 1000 首以上的只有3 人,宋代估计在百人以上。宋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错收误录非常严重。同时,宋诗编录和研究的情况,比唐诗要差很多。全部唐诗的编录,可以追溯到南宋,明清之际几代人作了持续的努力,才有全唐诗的出现。即便如此,全唐诗的缺收和误录,都有数千例,小传更是在在多误。全宋诗是筚路蓝缕的工作,稍微近似一些的书只有厉鹗宋诗纪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