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市情简介及县市区、市直企业简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47724 上传时间:2017-05-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市情简介及县市区、市直企业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编]市情简介及县市区、市直企业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编]市情简介及县市区、市直企业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编]市情简介及县市区、市直企业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编]市情简介及县市区、市直企业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市情简介及县市区、市直企业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市情简介及县市区、市直企业简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邵阳市市情简介邵阳古称宝庆,地处湘中偏西南,她北障雪峰山脉,南屏五岭之秀,西连云贵高原,东接长衡重镇,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的黄金宝地。全市辖 12 个县市区,总人口820 万,总面积 21000 平方公里,分别为湖南省的人口第一大市和面积第二大市。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从春秋战国建城至今已有 2500多年的历史。在这块热土上,不仅诞生了“ 第一个睁眼看世界” 的著名思想政治家魏源,而且造就了“护国 讨袁再造共和” 的杰出民主革命家蔡锷;不仅孕育了人民音乐家贺绿汀,而且催生了乒坛皇后邓亚萍。这里物华天宝、资源丰富草山面积全省第一;森林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全省第二;旅游资

2、源全省第三;现已探明的 87 个矿种、600 多处矿藏遍布全市上下,其中石膏储量全国第一,煤、铁、锰、黄金和花岗岩等矿种储量全省第四。并且是湖南省主要的商品粮和畜牧业出口基地。特别是这里风景秀丽奇特,名胜古迹众多。既有被称为“ 丹霞之魂、世之瑰宝 ”的世界自然 遗产新宁崀山,又有被称为我国“ 南方呼 伦贝尔” 的现代化山地牧 场城步南山;既有被联合国称为“ 神奇绿 洲” 的绥宁黄桑,又有被称 为“道教第 69 福地”的武冈云山;既有被称为“踏破铁鞋无觅处 ”的隆回花瑶古寨,又有被称为“养在深 闺无人 识” 的新邵白水神洞;既有被称 为将军摇篮的武冈黄埔军校,又有被称为南方抗大的邵阳唐田战时讲习

3、所。这里交通发达、区位优越洛湛铁路纵贯南北,沪昆高铁横 2 跨东西,怀邵衡铁路承东启西和连南接北;潭邵高速、邵怀高速、邵永高速、邵衡高速、娄新高速、包茂高速、洞新高速、邵安高速、邵坪高速、武靖高速和白新高速等 11 条已经竣工和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星罗棋布、密如蛛网;武冈机场可望今年试飞,邵东军民两用机场前期工作快速推进。邵阳已经成为全国交通枢纽城市和全省唯一的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城市。这里后发赶超、走势强劲近几年来,我们在省委和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三量齐升总要求,掀起后发赶超新高潮,围绕把邵阳建成“ 世界著名的旅游 胜地、享誉中外的文化名城、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湘桂边陲的物流中心、我省西南

4、的生态屏障、产业兴旺的经济强市、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的幸福家园”的宏伟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持续较快增长,2012 年全省绩效考核我市名列大湘西地区 4 个市州中的第 1 名,2013 年全省绩效考核我市名列湘中西地区 7 个市州中的第 1 名,同时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先进。2014 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增幅全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0.8%,比全省高 1.3 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排名第二位,在我省中西部地区七个市州排名第一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3.1%,比全省高 3.1 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排名第二位,在中西部地区排名第一位;规模工业增加值增

5、长 11.6%,比全省高 2 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排名第四位,在中西部地区排名第二位;财政收入增长 12.2%,比全省高 3.4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排名第五位,在中西部地区排名第二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3%,比全省高 0.2 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排名第一位,在中西部地区排名第一位;进出口总额增长 42.5%, 3 增速在全省排名第四位,在中西部地区排名第三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9.6%,比全省高 0.5 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排名第一位,在中西部地区排名第一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2.3%,比全省高 0.9 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排名第一位,在中西部地区排名第一位。全面小康建设水平

6、提高了 4.7 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居全省第一位,市本级和五个县市区分别获得了全省推进小康建设奖项。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显著加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得到加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4 四、 县区情况 简介1隆回县县情简介隆回位于湘中偏西南,总面积 2866 平方公里,辖 26 个乡镇、1005 个村(居社区),122 万人,有汉、回、瑶等 24 个民族,面积和人口均居邵阳市第二。我县建县时间短,1947 年从邵阳县划出 8乡 1镇组建隆回县,之后又分别从武冈、新化、溆浦等县划入部分区块,县境都是各县划出的边远、贫瘠、高寒、干旱山区等“边角余地” 组 成。北部属高寒山区,地势

7、险峻;南部属丘岗,地处衡邵干旱走廊,是省内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武陵山片区县、革命老区县、湘西地区开发项目县、中部六省比照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县、湖南省旅游开发重点县、湖南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隆回区位独特。为扼守湘西南的门户,是连接云、贵、川等省的交通枢纽。沪昆高速、320 国道、S312、S219、S317 三条省道及沪昆高铁贯穿全境,形成“三纵两横” 的交通网 络,距长沙黄花机场约两个半小时车程,距芷江、武冈机场均在 1 小时交通圈内。另有怀邵衡铁路正式启动建设,呼北高速纳入国家规划。全县有建制镇18 个,城镇化率 28.9%。是全省文明

8、县城和卫生县城,素有“湘中明珠” 的美誉。隆回人杰地灵。孕育了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魏源、清代两江总督抗倭名将魏光焘、元勋谭人凤、我国舆地学奠基人邹汉勋、中共第四任宣传部长彭述之、毛泽东的国文教师袁吉六、 5 书法老师孙俍工等杰出人物。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源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7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瑶挑花、呜哇山歌、滩头年画、滩头手工抄纸技艺,是全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两个县之一;有神秘的花瑶古寨、古拙粗犷的花瑶风情;有中国民间手工造纸之乡的滩头古镇;是梅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隆回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煤、金、锰、冰洲石、大理石、稀土、锆石等 25 种矿产,储量

9、居全省前列。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2.5 万千瓦,已批准开发量 8.23 万千瓦;风能资源 60 万千瓦,已开发风电场 2 个 10 万千瓦。农业、林业、中药材丰富,境内有动物资源 592 种,植物资源 1180 种,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县共有杉林 59.4 万亩,松林 78 万亩,竹林 25.2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2%。土壤硒含量是世界的 25 倍,全国的 30 倍,与湖北恩施、陕西紫阳并称中国三大硒都,且富硒面积居三者之首。盛产辣椒、生姜、大蒜,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宝庆三辣 ”;金 银花、龙牙百合、苡米、玉竹并称“ 隆回四宝” ,其中金银花、龙 牙百合 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10、。金银花种植面积达 21 万亩,年产干花 1.2万吨,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 。是全省烟叶生产重点县,今年预计产 烟 6 万担。承担袁隆平院士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先后实现亩产 700 公斤、800 公斤的一、二期目标;2011 年,成功实现三期目标,创造了超级杂交稻百亩片亩产 926.6 公斤的世界纪录,被李克强誉为“不但给中国人争了里子 ,还争了面子 ”。2014 年百亩片亩产达到 1006.1 公斤。今年,创办超级稻 16 吨/公顷高产攻关百亩示范片 2 个。 6 隆回风光秀美。石山造林和国有林场改革经验在全国推介,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全国生态示范县

11、,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场会在隆回召开。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虎形山花瑶景区,有原生态的瑶山大峡谷和旺溪瀑布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源故居,有国家湿地公园魏源湖,有祛病养生的高洲温泉和魏源温泉,有清幽宜人的狐狸岛,有全球罕见的鸟类奇观“百鸟朝凤”等上百个旅游景点。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市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2014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26亿元,增长 11.2%;财政收入 9.05亿元,增长 13.1%;经济增量、财政质量在全市县域经济中排名第一;规模工业增加值 40亿元,增长 12.4%,居

12、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绩效考核名列全市第一。2015 年 13 月,预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8.7亿元,增长 8.2%;固定资产投资 22.0亿元,增长 35.0%;财政收入 1.93亿元,增长 15.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7.0亿元,增长 11.5%;规模工业增加值 8.4亿元,增长 12.2%。 7 2双清区区情简介双清区是 1997 年 10 月邵阳市行政区划调整成立的新城区,位于邵水以东,资江以南,北望新邵,东邻邵东,西南、西北和大祥、北塔两区一衣带水,因宝庆名胜“双清秋月 ”点缀其间而得名。全

13、区总面积 139.6 平方公里,辖 4 个乡、2 个镇和 6 个街道办事处,有54 个社区和 63 个村,居住着汉、回、苗等 19 个民族,常住人口31.33 万人,其中乡村人口 5.36 万人。双清区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景相互交融, “双清秋月” 、“佘湖雪霁”、“洛阳仙洞 ”、“龙桥铁犀” 、“山寺晚钟”等宝庆十二景和八路军驻湘办事处旧址等历史古迹遍布境内,双清公园、东塔公园、水府庙小游园、时代公园、佘湖公园等景区星罗棋布。双清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物流通畅,洛湛铁路、怀邵衡铁路、沪昆高速、衡邵高速、320、207 国道、邵阳大道穿境而过,是邵阳市区的“东大 门”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

14、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 在邵阳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在邵阳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的奋斗目标,以“ 稳中快 进” 为总基调,以项 目建设为总抓手,以思想解放为总开关,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压力和挑战,确保了经济社会持续走在全市前列,双清已成为全市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区、新型城市化的主战区、商贸物流的集中区。2014,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36亿元,同比增长 11.9,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83.96亿元,同比增长 30.7%,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2.28亿元,同比增长 13%;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 8 56.39亿元,同比增长 10.9;完成财政总收入

15、 5.5亿元,同比增长 3.7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3.4亿元,同比增长 3.21%;实际利用内资 66.4亿元,同比增长 25.3,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实际使用外资 1900 万美元,同比增长 9.5%;完成进出口总额 1.8亿美元,同比增长 2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 19964 元,同比增长10%,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 12648,同比增长 11%。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经济下行的风险压力,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坚持一切工作往前赶,创造一切条件向前推,努力为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开好局、起好步。据初

16、步核算,一季度,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6.8亿元,同比增长 9.2%;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 52.9亿元,同比增长 14.1%;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 15.36亿元,同比增长 1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0.08亿元,同比增长15.3%;55 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 14.7亿元,同比增长 5.2%;完成财政收入 1.37亿元,同比增长16.62%。 9 3北塔区区情简介北塔区是 1997 年邵阳市行政区划调整组建的一个市辖县级行政区,西邻邵阳县,北接新邵县,东南与双清、大祥两区隔江相望、三桥相连,呈三足鼎立之势。全区辖 3 个乡(茶元头、陈家桥、田江)、2 个街道办事处(状元洲、新滩镇)、1 个国营农场(邵阳市园艺场),59 个村(社区、工区、农场)。全区总面积 84.39 平方公里,总人口 10.59 万人。北塔区现实行“政区合一 ”的管理体制,即北塔行政区和邵阳经济开发区合二为一的管理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