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监测工作业务培训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483115 上传时间:2017-09-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监测工作业务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监测工作业务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监测工作业务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监测工作业务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监测工作业务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监测工作业务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监测工作业务培训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监测工作业务培训资料为切实做好全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监测工作,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统计局等部门关于开展以县为单位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监测统计工作的意见(苏办200625 号)和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使更多人员全面掌握、了解监测和计算业务,特编写此资料,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学习 。一、小康概念“小康”这个具有深厚的文化底 蕴和丰富内涵的字眼,它蕴含着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小康理想、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蓝图以及十六大所规划的全面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小康不仅仅是统计数据上达标,更关 键还是惠及

2、百姓,“小康社会”最终还是为民谋福。在江苏我们提出了实现 “两个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目标,江苏省将在 2010 年全面实现小康,市定我区在 2011 年全面实现小康,我区现在自定在 2009年实现小康。根据监测统计 并经区自评、市 验证、省 认定:2006 年盐都区全面小康社会综合得分为 83.06 分,即全面小康实现度为 83.06%。二、数据收集1、统计站: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二、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城市化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均 钢筋、 砖木结构住房面 积,百 户家庭电话拥有量,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居民文教娱乐 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2、综治

3、办: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3、教育办:初中毕业生升学率;4、民政办: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 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5、林业站:当年植树量;6、科技局:R&D 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7、交通局: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8、卫生局: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三、小康监测统计指标解释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对于地区, GDP 中文名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按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计算公式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

4、年平均常住人口。资料来源:统计部门。2、二、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实现的增加值之和在全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即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 业。第三产业:服务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计算公式为:二、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 (第二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GDP)*100%。资料来源:统计部门。3、城市化水平:指一个地区城镇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重。计算公式为:城市化水平=年末城镇人口/年末总人口*100%。资料来源:统计部

5、门。4、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城镇登 2 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非农业人口,在劳动年龄(16 周岁至退休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但不包括:(1)正在就读的学生和等待就学的人员;(2) 已经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虽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但已经办理了退休(含离休)、退职手续的人员;(3)其他不符合失业定义的人员。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指辖区内城镇劳动年龄人口中处于就业状态的人员总数。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不包括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籍人员和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计算

6、公式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年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资料来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户按人平均计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它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 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帐补贴后的收入。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交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交纳社会保障支出-记帐补贴。资料来源:统计部门。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农村居民按人平均计算的总收入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归农民所有的收

7、入。 计算公式为:纯收入=家庭 总收入-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资料来源:统计部门的农村住户调查资料。7、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指城镇居民按人平均的现有住房的建筑面积。现住房计算总建筑面积时以房屋产权证或租赁证为准,无建筑面积的可按使用面积乘以 1.33计算得出。资料来源:统计部门。8、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指农村居民按人平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木结构住房的室内面积。房屋面积从内墙线算起,不包括房屋结构(如墙、柱)占用的面积,多 层建筑按各层面 积总和计算。 钢筋混凝土 结构是指房屋的梁、柱、承重 墙等主要部分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砖木结构是指梁

8、、柱、承重 墙等主要部分是用砖、石和木料建造的。资料来源:统计部门的农村住户调查资料。9、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指按城镇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拥有的道路面积。道路面积:指城市(县城)路面面积和与道路相通的广场、桥梁、隧道、人行道面 积。人行道面积按道路两侧面积相加计算,包括步行街和广场,不含人车混行的道路。资料来源:建设部门。10、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指农村通达灰黑公路(或航道)的行政村个数占行政村总数的比重;农村村通公路:指由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农村灰黑公路:指路基 4.5 米、路面 3.5 米宽以上的公路(包含等级公路和等外公路)。资料来源:交通部门。11、百户家庭电话拥有

9、量:指每百户家庭平均拥有固定电话(电信、网通、 铁通等)、移动市话(小灵通、万信通等)和移动电话(移动、 联 通等)。以 单独使用的号码计算数量,一个号码统计为 1 户,不包括房间内部联接的分机(子机)。计算公式为: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城镇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城市化水平+农村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1-城市化水平 )。资料来源:统计部门的农村住户调查资料。 3 12、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指每百户家庭平均拥有的由显示器、中央处理器、 键盘输入设备、存贮器等主要部件 组成的家用电子计算机,包括台式计算机和便携式计算机。不包括学习机、掌上电脑。计算公式为: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城镇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城

10、市化水平+农村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1-城市化水平 )。资料来源:统计部门的农村住户调查资料。13、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指居民用于文化、教育、 娱乐方面的服务性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是指调查户用于教育和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包括商品和非商品支出的总和。家庭消 费支出:指调查户用于家庭日常生活的全部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等八大类。 计算公式为: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城市化水平+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

11、消费支出的比重*(1-城市化水平 ) 。资料来源:统计部门的农村住户调查资料。14、恩格尔系数:指居民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占消费性支出(城镇)或生活消费支出(农村)的比重。食品支出是指居民用于主食、副食、其他食品以及在外饮食的支出总和。计 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食品支出/消费性支出*100%)*城市化水平+(农村居民食品支出/生活消费支出*100%)*(1-城市化水平) 。资料来源:统计部门的农村住户调查资料。15、R&D 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指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

12、运用这些知 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注:为避免重复 计算,指标中 R&D 经费支出指 R&D 经费 内部支出)统计范围是各级各部门(县及县以上)所属国有独立核算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科技情报与文献机构;全日制普通高校、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及科技情报与文献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 综合技 术服务机构。小型工 业企业可用 2004 年经济普查数据替代;建筑企业可用 2005 年科技滚动调查数据替代;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企业、农业 及地质水利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机构、 软件开发等企事业单位可用 2000 年科技

13、清查数据替代。资料来源:科技部门。1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指高级中学招生数占政府规定的该级学龄段人口总数的百分比。计算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所用分子数为高级中学招生数,包括:普通高中招生数、职业 高中招生数、技工学校招生数、普通中 专招收初中 毕业生数、普通中专举办的成人中专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数及成人中专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数。资料来源:教育部门。17、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包括县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率、卫生服务人员资格合格率、社区卫生普及率三 项指标。按各占 1/3 的权重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县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率*(1/3)+卫生服务人员资格合格率*(1/3)+ 社区卫生普及

14、率 *(1/3)。县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率:指医疗卫生机构数占应建设总数的百分比。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区域内县(市、区)政府举办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综合医院、 县中医院、县妇 幼保健院(所)、县传染病分院或病区、 县急救医 疗站以及县卫生监督所;建制 4 乡(镇)政府举办,其人员、业务、 经费等划归县卫生行政部门按职责管理的卫生院;行政村设卫生室。卫生服务人员资格合格率:指区域内县(市、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取得规定执业证书依法执业的人数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百分比。规定执业证书指:县(市、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 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

15、护 理、助 产岗位上的人员必 须具备护士执业资格,其它 卫生技术岗位上的人员要具备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乡村医生要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两项指标按各占 1/2 加权计算。城市社区 卫生服务普及率是指城区街道已建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数占行政街道数的百分比;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是指县(市)建制乡(镇)及行政村已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占建制乡(镇)及行政村总数的百分比。资料来源:卫生部门。18、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城镇失业保险覆盖面,指三大保险各自参保人

16、数占应参保总人数的比重。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外国企业驻江苏机构)、城 镇集体企业、城 镇私营企 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国家机关、事业单 位、社会 团体聘用的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外国企业驻江苏机构)、城镇集体企业、城 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及其 职工,社会 团体及其专职 人员,民 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 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城镇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外国企业驻江苏机构)、城镇集体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 企业及其职工,事 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国家机关及其聘用的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资料来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1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