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镇东下河村简介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827974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塔镇东下河村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白塔镇东下河村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塔镇东下河村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塔镇东下河村简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下河村简介 东下河,座落于太行山东麓与冀南平原之间丘陵地带,它位于白塔镇西南,距白塔镇政府所在地10千米,村西、南、北三面环山。村前一条小河,小河两岸土地肥沃,是村民世代耕种的农田。全村现有耕地1229亩,总人口840人。村民以秦姓为主,另有张、刘、李等姓 。东下河村历史悠久,据传在明朝永乐年间,秦姓先祖秦海从山西洪洞县大马庄应诏迁移此地,繁衍生息。之前,曾有蔡性居民居住。村南小河由西北谷中而出,蜿蜒东去。清末,村人在小河回环处经南湾至东湾开挖水渠,小河从此改道。村因河得名,原名直河,又名东下河。新中国成立后,定村名为“东下河”。村东自古有杏林,称为杏园。杏园周围是农家菜园,菜园内多古井。地

2、下水资源丰富。自古以园灌远近闻名,当地的七叶北瓜,至今享有盛名。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南水北调工程,加上近年修建的直通村东的明渠,共同构成现代的农业灌溉系统。本地树种有柳、杨、榆、桐、椿、楸、槐、柿、杏等,河边多杨柳,菜园区多柿树,曾有百年柿树十余棵。村中以椿、槐居多,村中现有古槐三棵,相传这三棵老槐树与村同龄,它们树冠庞大,枝干苍劲,历经百年沧桑至今依然旺盛。菩萨庙、关帝庙、九爷庙是本村原有的三大古迹。菩萨庙位于老街东头,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清乾隆年间村民曾经重修。2009年,村民再一次重修菩萨庙,此次重建全以旧制,以传承文化秉赋,展现庙宇昔日风貌。历经一年,菩萨庙重建工程圆满竣工,并于当年腊月

3、十五举行开光盛典,场面颇为壮观;关帝庙上世纪文革时期被拆除,后来重建;九爷庙位于村东,于2001年得以重建,庙内供奉九爷神位。相传“九爷”为古代一上京赶考的举子,因愤于一不孝媳妇舍命化为神龙后,被当地人供为神灵,一直供奉至今。东下河村街面分为三大区,一为老街区,它位于村子中央,老街旧宅多为空宅,此区现为“空心街”,正在改造,不久街区将会焕发出崭新的容颜。新街区有两大块,一块为南边的“下街”,村委、学校、商店以及村医疗诊所均在此区,是村子的中心区域。另一块为北边的新街区,此街街道宽畅,民房皆为楼房,颇具现代气息。村里煤铁资源丰富。村南有生源畜牧有限公司所属煤矿两座,年产煤20万吨,村西南有恒辉矿业集团所属铁矿井4口,年产铁矿石80万吨,这些矿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安置村里剩余劳动力200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