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经济生活教材修订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810351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经济生活教材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08年经济生活教材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08年经济生活教材修订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08年经济生活教材修订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08年经济生活教材修订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经济生活教材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经济生活教材修订(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生活教材修订情况介绍陈友芳2007年10月份党的十七大结束以后,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下称“指导委员会”)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就迅速启动了必修模块的修订工作。必修模块1经济生活的修订工作是从2007年11月底启动的,到2008年3月底基本完成。自2004年经济生活教材出版以来,指导委员会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每年上半年都会组织有关人员对教材进行修订,但前几次修订工作都是在不改变教材基本框架结构的情况下对教材进行完善,修订规模不大,属于“小修”。而这一次的教材修订则是属于“大修”,不仅所涉及的修订范围大,而且对教材的基本框架结构进行了相当大的调整。为了帮助中学老师更好地

2、把握修订后的教材,本文拟对本次经济生活教材的修订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与总结。总结本轮经济生活教材的修订工作,最基本的修订原则或理念有以下四点: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二是继续坚持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三是总结自2004年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的经验和不足;四是贯彻新课程改革与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精神。可以说,这四个最基本的修订原则也突出地反映了本次教材修改的特点。下面就围绕这四个原则,介绍本次教材修订的具体情况。一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党的十七大站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积极应对新情况、新问题,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

3、活的新期待,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宝贵历史经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把十七大报告的基本精神反映到经济生活教材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的应尽义务,是由这门课程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基本任务,因为经济生活教材是按照十六大精神编写的,尽管在后来的多次修改中也及时吸纳、反映了十六大以后提出的新思想,但无疑这些修改并不足以充分体现十七大精神。正是基于上述考虑,经济生活教材与其他必修模块的教材一样必须进行“大修”。为了完成好本轮修订任务,教材编写人员与有关专家在反复钻研十七大报告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大面积的修改,主要有以下修改:(1)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并将其全社会

4、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利用这一精神,教材第三课第二框第二目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原则进行了重新表述。(2)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仅仅是其他模块的任务,也是经济生活教学的任务。结合经济生活教材的基本特点,教材第三课第二框第二目以社会主义荣辱观重新阐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原则,在第五课第二框第一目以社会主义荣辱观重新阐释劳动的伟大意义。(3)十七大报告多次强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利用这一精神,第四课第一框第一目重新表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4)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并据此提出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5、。第四课第一框第二目及时地反映了这一重大精神,并使之成为这一目的精神统领。(5)十七大报告针对如何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对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思路。教材第四课第二框第一目过去并没有涉及如何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这一知识点,而是只谈股份制为什么有利于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在这次修订中,结合十七大报告的新精神,我们删除了这一知识点,代之以“如何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这一新论述。(6)众所周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十七大报告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格局关系作出了清晰的描绘。按照这一精神,我们对第四课第二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并把“两个毫不动摇”、“各种所有制经济

6、平等竞争、相互促进”作为全框的总结。(7)就业问题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十七大从改善民生的角度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并提出了如何扩大就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利用这些新精神,我们修订了第五课第二框第一目的相关内容。(8)十七大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重视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这一精神在第五课第二框第二目得到了反映。(9)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我们利用第二单元的综合探究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这一精神。(10)十七大报告把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提高到“制度”层面,而不再仅仅是“原则”,

7、这一重大变化也在第七课第一框第二目得到了及时反映。(11)收入公平分配问题是当前我国人民群众高度关心的热点问题和重大问题,十七大报告从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对我国收入分配问题作出了系统的回答,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该问题的新思想新思路。可以这么说,高度重视收入公平分配问题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突出特色。根据这一精神、理念,我们重新编写了第七课第二框。原来第二框的核心是探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而修订后的教材则是专门探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关系,统领这一框题的基本精神就是十七大提出的“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修订后的教材在这一部分主要探讨了两个与社会公平有关的重大问题,一是我国是如何从

8、收入分配方面体现社会公平的;二是如何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或者说如何做到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我们还对第三单元综合探究进行了相应的修订。(12)十七大报告高度重视国家财政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建立社会保障、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作用,修订后的教材在第八课第一框第一目的相关地方利用正文和辅助文帮助学生理解财政的这一再分配功能。(13)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轮修订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用这一精神统领第四单元,作为整个第四单元的核心精神,因此,第四单元的名称也就由原来的“面对市场经济”改为“发展社会主义

9、市场经济”。(14)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修订中,除了在第一框第二目增加了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增强诚信意识”(放在“专家点评”部分),在第二框第二目增加“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以外,更是在第二框第一目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宝贵经验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15)从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角度看,第十课的修改是变化最大的,几乎可以说重写了这一课。一是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地位。科学发展观如果仅仅反映只是在目题,显然无法体现科学发展作为“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的地位,因此,本轮修改将科学发展观纳入课的名称以及框题名称

10、,以突出科学发展观在这一课的核心地位,是统领这一课的最高精神。二是结合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描述以及提出的新要求,对第一框,尤其是第二目进行了彻底的修订,以帮助学生了解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时的状况,又帮助学生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各项新要求。三是根据十七大报告,改写了有关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在这一部分,修订后的教材首先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的地位,然后详细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四是专门探讨了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十七大报告关于经济工作部署的主体要求,本轮修订不仅在教材许多地方根据“又好又快”这一提法修订了教材

11、许多过时的提法,还将“又好又快”纳入第九课第二框的框题名称与目题名称,更是专辟一目引导学生认识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分别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提高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特别要提醒的一点就是,要实现国民经济发展还需要搞好其他方面的经济工作,众所周知,十七大报告是从八个方面详细论述如何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教材在这里只提五个方面并不是意味着其他三个方面并不重要(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12、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而是因为这些精神已经在教材的其他地方得到了体现,专家们也一致认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放在教材其他地方讲更加合适、更加恰当。(16)改革开放的另一条宝贵经验就是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第十一课引言的修订就反映了这一点。(17)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对外开放形势作出了准确判断,在第十一课第一框第二目的结尾我们以专家点评的形式反映出了这些内容。(18)针对新世纪新阶段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十七大报告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成为了修订第十一课第二框第二目的基本精神指导。我们不

13、仅把第二目的标题改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而且根据十七大的相关论述基本上完全改写了这一目,突出体现了我国关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最新精神。(19)针对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这一基本形势,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更好地与各国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十七大报告的这一精神成为了第四单元综合探究的基本落脚点之一(另一个基本落脚点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二贯彻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贴近”原则。“三贴近”原则是本轮课改的基本理念,从教材编写的那一天开始,编写者就力争在学习内容的选取、教材呈现方式等两个方面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在经济生活

14、教材的每一次修订中均强调要继续贯彻“三贴近”原则,这一次“大修”也不例外。从这一次的修订看,为了进一步贯彻“三贴近”原则,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除了少数经典材料以外,对所有的探究材料、辅助阅读材料、数据进行了彻底的更换,除非受制于数据获取的约束,修订后的教材一律使用最新的材料,以保持教材与实际、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保持教材在学生面前的鲜活感。例如,除了个别地方受制于数据获取的约束以外,教材尽量将数据的时间序列延伸到2007年。又例如,在第五课第二框第二目的相关链接中向同学们介绍了与劳动者权益有关的几部重要法律,以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最低工资制度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生活的基本现象

15、,作为劳动者不能不了解这些制度,教材在第七课第二框第一目利用一个相关连接介绍了有关最低工资制度的基本内容。此外,我们还在教材第八课第一框第一目利用相关连接介绍了有关社会保障体系这一经济生活中的基本现象。类似的修改在教材中还有很多,如果对照上一版教材,大家会发现修订后的教材几乎把材料全换了。二是按照经济生活的发展逻辑重新选取教学内容。例如,在十年前我们必须向人们解释为什么股份制有利于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但随着我国经济生活的发展,这一点已经成为了常识,无需加以解释,因此修订后的教材在第四课第二框第一目不再是讲为什么股份制有利于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即由“知”转

16、向“行”。又例如,在本世纪初的确有必要向大家解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利弊,而今天的生活现实则是我国已经入世快七年了,世贸组织已经以各种形式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因此,修订后的教材不再是告诉大家入世的利弊,而是立足于我国已经入世多年这一现实总结入世对我国经济生活产生的影响。类似的修改在教材其他地方还能够看到。总之,这次修订的一个重要考虑就是让我们的教材能够与生活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保持一致。三是对许多文字、尤其是探究活动的表述、探究问题的设问方式进行了调整,力求使得教材的呈现方式更加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更加有利于中学生理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三总结、反思课改以来的经验和不足。经济生活教材是2004年秋季进入实验的,到本轮“大修”时,已经经历了四轮实验,陆续有十五个省市自治区参与实验。在这四轮实验中,有关专家、广大中学教师均对实验教材提出了不少意见。应该说,经过四轮实验,编写人员与有关专家对如何编写满足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材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也发现了教材编写中的一些不足和缺陷。对这些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