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第6篇《列子》一则课件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4766838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第6篇《列子》一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南省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第6篇《列子》一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南省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第6篇《列子》一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南省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第6篇《列子》一则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南省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第6篇《列子》一则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第6篇《列子》一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第6篇《列子》一则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6篇列子一则,一、重点字词 通假字 卒逢暴雨 “_”通“_”, 意思:_,卒 猝 突然,知识盘点,伯牙善鼓琴 _ 善哉 _,善,擅长,善于 好,2. 一词多义,3. 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伯牙善鼓琴 原意:一种打击乐器, 在句中意思:_,弹奏,4. 重点实词 (1)志在登高山 志:_ (2)峨峨兮若泰山 峨峨: _ (3)洋洋兮若江河 洋洋: _,意念,心情 山高 盛大的样子,(4)伯牙所念所 念: _ (5)钟子期必得之 得: _ (6)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阴: _,心中想到的 了解,体会 山的北面,(7)乃援琴而鼓之 援: _ (8)初为霖雨之操

2、 霖雨: _ 操: _ (9)钟子期辄穷其趣 辄: _ 趣: _,拿,拿过来 连绵大雨 琴曲名 就 旨趣,意旨,(10)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舍: _ (11)吾于何逃声哉 何: _ 逃: _,丢开 哪里 逃避,二、重点句子翻译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译文:伯牙心中想到的,钟子期一定能够领会得到。 2. 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译文:心里悲伤,于是拿过琴来弹奏。,三、问题探究 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答: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弹奏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2. 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答:知音难

3、得,知己难求。,3. 分析本文是如何围绕“知音”安排结构的? 答:(1)“知音”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知音”表现在“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全文围绕这句话逐步展开。(2)“知音”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知音”表现在“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作者以这句话承接上下文。(3)由对“知音”的感慨(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抒发了作者对知音的渴求,突出了文章主旨。,一、(2016预测)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 (一)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

4、,金题演练,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二)赵洞门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望尘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独吴菌次落落然,不以欣戚改观也。赵每目送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痛子,殁于客邸。两孙孤立,菌次哀振之,抚其幼者如子,字以爱女。一时感叹赵为知人。 (选自今世说),注:辐辏:原指车轮的辐条集中于毂上。此处形容如同车辐一样聚集到中心上。欣戚:这里指富贵或失势。

5、字:嫁。,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伯牙所念 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卒逢暴雨 卒或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乃援琴而鼓之 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A.念,B.卒,C.援,D.舍,A,2.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能悟透其中旨趣。,3.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语段(一)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2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2分),4. 阅读两个语段,请你谈谈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2分),真正的朋友是心交,不仅彼此了解,心意相通,而且不关贫富贵贱,在自己失意落魄,需要帮助时,仍能在自己身边,不离不弃。(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