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备:历史必修课件系列第七单元第16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4678864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必备:历史必修课件系列第七单元第16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高考必备:历史必修课件系列第七单元第16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高考必备:历史必修课件系列第七单元第16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高考必备:历史必修课件系列第七单元第16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高考必备:历史必修课件系列第七单元第16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必备:历史必修课件系列第七单元第16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必备:历史必修课件系列第七单元第16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第16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 交的世界格局,基础落实,二战使西欧丧失了_ 中心的优势地位。 西欧国家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 程中,联系日益密切。,世界政治经济,(2)过程 (3)影响,1951年法意等六国建立欧洲 。 欧洲 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 。,经济上:不断加强经济合作,实力大大增强。 政治上: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_ _的外交政策。,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独立自,主,特别提示 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丧失。 外部因

2、素:美苏的威胁。 直接原因:1950年,“舒曼计划”的提出。,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经济恢复、发展 原因,进行 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美国减免战争赔偿,提供资金和物资。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采购 和给养,为日本 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大门。 政府制定出合乎国情的 战略。 加强政府投资,重视 。 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民主,军火,经济发展,教育,表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 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谋求 政治大国,美国,条件: 的发展和 的增强。 表现:20世纪80年代,提出成为政治 大国的目标。,经济,实力,重点讲解 西欧、日本经济发展对世界产

3、生的影响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西欧和日本都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2)西欧和日本开始改变战后初期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外交政策,西欧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日本则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3)西欧和日本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使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 举行。 (3)政策:非集团、不结盟。 (4)斗争任务,二战后,许多国家获得独立。 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为摆脱 的控制和 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4、美苏,贝尔格莱德,初期:制止 和帝国主义统 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 20世纪70年代开始,反对美苏_ _,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新殖民主义,霸权主,义,(5)影响 (6)与中 国的关系,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 主义 的崩溃。 标志着广大 所构成的政治力量 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殖民体系,发展中国家,中国一贯重视与 的关系。 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 着良好的合作。,不结盟运动,难点突破 不结盟运动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与欧共体和日本对两极格局冲击的不同之处,练习1 (2009山东文综,16)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

5、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 )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解析 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议一致达成反殖民主义、反帝国主义、反种族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捍卫民族成果,提倡亚非国家之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协议,被称为“万隆精神”。这一原则与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的不结盟运动精神是一致的。,B,练习2 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 ( ),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格局形成 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

6、.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析 三幅图片分别代表欧洲、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它们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 D,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戈尔巴 乔夫政治改革 (2)东欧剧变 原因:受 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实质:执政党丧失政权, 发生根本性变化。,背景: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困难重重, 无法打开局面,转而进行政治改革。 内容:宣扬“ 社会主义”, 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 结果:使苏联改革走进误区。,人道的、民主的,苏联改革,社会制度,表现 (3)苏联解体 过程 影响: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瓦解。,1989年, 成为第一个发生

7、剧变的国家。 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波兰,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放弃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 位,实行 。 1991年底,11个苏联加盟国宣布成立_ _。,多党制,独立国家联,合体,理解升华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有何相似之处? (1)时间接近,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2)性质相同,都是共产党丧失政权,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3)还有一些共同原因,根源都在于苏联模式的弊端,以及长期政策失误造成的矛盾积累,都是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和对外政策的“新思维”,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导致各国党的分裂和蜕变。 (4)都受西方

8、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2.和平与动荡并存 (1)原因 (2)表现 美国发动 科索沃战争,国际力量对比失衡, 中出现新矛 盾冲突。 美国试图独霸世界,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 地区争端。,国际关系,背景:1999年,南联盟内部发生科 索沃危机。 旗号:“ ”。 性质:北约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 首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的战争。,人权高于主权,国际恐怖主义泛滥:2001年9月11日,美国“911”事件。 世界各国加强 斗争。,反恐,“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是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其中,严重干扰和平的因素有:霸权主义横行;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泛滥等。,特别提示,3.多极化趋

9、势加强 (1)多极化趋势表现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欧盟 日本:极力争取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俄罗 斯联邦,1992年,欧共体在马斯特里赫特签订欧洲 联盟条约。 1993年, 正式成立。,欧洲联盟,联合国,取代苏联在 的地位,国际地位有了 很大改善。 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联合国,中国 (2)世界格局的特点:呈现“ ”的局面,_ 进一步发展。,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 。,国际政治新秩序,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概念辨析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 (

10、2)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侧面去理解。,练习3 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 ( ) 图一 图二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图、理解能力。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是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其解体的主要原因。故选C 答案 C,练习4 (2009广东单科,25)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

11、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 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 明显的优势 C.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 近形成 D.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 准确的说法 解析 本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中的观点:国际力量是三维,从三个方面看,得到的结论不一样,但都是对的。看到顶部,你会认为当今的世界是单极世界,看到中部你便会认为是多极的。 答案 D,考点

12、综合 多极化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1)发展历程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2)特点: 和平过渡。它不是通过世界大战而是经过长期“冷战”较量引起的。 竞争过渡。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等力量中心存在着互相竞争、互相制约的关系。 长期过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舞台,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命题视角,美国打算从伊拉克撤兵 侨报网2009年7月22日报道美联社周三报道说,

13、奥巴马今日表示,即使前途艰难,美国还是会按照原计划在2011年末前将全部军队撤出伊拉克。从这一社会热点切入可考查本讲相关内容。,视角一 追踪社会热点,尝试命题1 美国在全球推行“单边主义”,发动伊拉克战争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1)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问题上,美国人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它是一场西方和非西方文明间的冲突,是一场文明间的战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2)美国总统奥巴马打算在2011年末前将全部军队撤出伊拉克。你赞同这种做法吗? 答案 (1)不同意,这场战争的发动是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是美国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表现。 (2)赞同。,视角二 紧扣教材重点 本讲教材重点有三:一是走向联合的

14、欧洲;二是两极格局的瓦解;三是多极化趋势。,尝试命题2 美俄关系陷入“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谷之际,布什邀普京到其海边祖 屋举行了一场非正式的“家 庭式峰会”,以图软化俄罗 斯的反导立场,并缓解两国 的紧张关系。但是,这被媒体戏称为“龙虾峰会”的元首会晤。这一事实说明俄美两国 ( ),A.再次陷入“冷战”之中 B.相互竞争,互相制约 C.美国霸权,俄国顺从 D.美俄分享世界霸权 解析 当今世界局势是“一超多强”。“一超”是指美国,“多强”是指中、俄、欧盟、日等国家,“多强”对美国的霸权形成了牵制的局面,但是多极化的国际关系格局尚未形成。 答案 B,视角三 关注新史观 中华文明的复兴与多极化趋势

15、从当前的多极化趋势看中国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应 对策略:国际局势与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历史上的 “冷战”曾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要好 好总结。在当今多极化的趋势下,我们如何才能更好更 快地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我们如何为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优越的国际环境?这些问题,值 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尝试命题3 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反映出邓小平对“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的判断是 ( ) A.乐观面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流 B.充满担忧,不平等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是隐患 C.充满自信,中国有能力应对任何局势 D.充满担忧,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秩序和西方“和平演 变”战略是隐患,D,视角四 运用教材史料 本讲教材应关注的史料有: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洲共同体总部大厦(图)、太阳神塔(图)、不结盟运动会议(图)、拆除柏林墙(图)、美国“911”事件(图)等。,尝试命题4 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上的太阳神塔,象征着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下列与日本经济崛起有关的因素有 ( ) 重视科技与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