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浅议工笔人物绘画与服饰的联系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46774 上传时间:2017-05-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9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浅议工笔人物绘画与服饰的联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编]浅议工笔人物绘画与服饰的联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编]浅议工笔人物绘画与服饰的联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编]浅议工笔人物绘画与服饰的联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编]浅议工笔人物绘画与服饰的联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浅议工笔人物绘画与服饰的联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浅议工笔人物绘画与服饰的联系(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州师范学院毕业论文题 目 浅议工笔人物绘画与服饰的联系 姓 名 赵加加 学 号 124111033028 院 系 美术学院 专 业 美术学 年级班级 B12 美术学三班 指导教师 田丽 2016年 4月 24日毕业论文作者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了解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同意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通过影印、缩印、扫描等方式进行保存、摘编或汇编;同意本论文

2、被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查阅。本毕业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论文题目:作者单位:作者签名:目 录摘 要 1Abstract 1前 言 2一、工笔人物画的变迁 3二、服饰的变迁 3三、工笔人物画中的服饰 4(一)工笔人物画中服饰的表现 4(二)服饰对工笔人物画的影响 6四、新时代下的工笔人物画与服装 9参考文献 11第 1 页浅议工笔人物绘画与服饰的联系摘要:我们的文化传承至今,任何一个艺术种类,不管内容题材如何丰翰恢宏、形式载体如何繁复多样、作品成果如何丰硕,都有各自的成长脉络、发展轨迹以及各自的艺术特征。但是,交流融合步伐亦未见停歇。一直以来,在文化的研究传承中,各式各类的艺术作品都是我们

3、了解过去的一个重要途,那么,从工笔人物画的服饰变迁中,我们能知道些什么呢?诚然,服饰本就蕴含着一种文化、一种积淀的、民族的文化理念。艺术作品中的衣饰纹样随时代发展也不断做着改变,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些变化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关键词:服饰;人物画;工笔画;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inting and Clothing of Fine Brushwork Figure PaintingAbstract: our cultural heritage so far, any a kind of art, regardless of subject

4、matter how Feng John magnificent, carrier form how complicated and works to rich, their development context, development path and their artistic features. However, the pace of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has not been stopped.All along, in the study of cultural heritage, all kinds of art works are our u

5、nderstanding of the past an important way, then, 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in the clothing changes, we can know what? Admittedly, clothing is a kind of culture, a kind of accumulation, the nations cultural concept. Works of art in the clothing patter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h

6、as been doing to change, but why have these changes? What changes have these changes brought to our lives?Key words: clothing; figure painting; meticulous painting;第 2 页前言:我国的人物绘画历经数千载,其流派之繁多,技艺手法之多样,题材内容之广泛,有着深厚的民众文化基础。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形成了独特的底蕴。使其在中国艺术文化史中独树一帜。那优美的线条,凝重的墨色,清丽的色彩,华丽的服饰,典雅的形式无不精致华

7、美,是构成我们整个文化艺术长河的关键部分。熟悉和认识我国的人物绘画史,其实就是了解整个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史、制度文化和审美意识的演变以及手工业的发展史。因为人物绘画自古就是民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而认识了解人物绘画,需要我们将艺术与历史背景综合考虑。人物的服饰就是一个重要渠道。人们用服饰来彰示各自不同的身份、地位和内在修养,并赋予其材质、纹样、颜色、其上的装饰和不同寓意的图案等重重的内涵。自古以来,画家在对人物进行刻画时,都会选择当下最具代表性的服饰。在人物绘画中,人物的服饰和人物的身份地位相衬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能够通过服饰知晓不同朝代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一如郭沫若所说:对古代服饰的研究“可

8、以考见民族文化发展的轨迹”。第 3 页一、工笔人物画的演变人物画是我国艺术史上诞生最早的绘画门类,不得不说,最早的艺术门类都是以人类自身为中心的。远在周朝就已经有了“历史人物壁画”的存在;战国时期人物题材的绘画便渐渐开始转入兴盛,从当时的墓葬中发现的人物龙凤与人物驭龙,更是最早的独副的人物画;魏晋时期,人物绘画便由略而精,诞生了大师级的人物:顾恺之等人;在唐代,工笔人物画转向盛行。因为技法愈发成熟,绢料得以改善;五代两宋进入深入发展时期,画面的审美作用得到重视。工笔人物绘画渐渐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如:罗汉图等;元明清以来,大量文人画家致力于山水、花鸟画的创造,但仍不乏优秀创作。现代,工笔人物的绘

9、画开始广泛吸收外来技巧,借以展现时下民众的社会精神风貌。当代,工笔人物画的绘画创作,画家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的思考着接下来的发展方向。结合不断涌现的新兴材料,融入了自己对绘画、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出现了许多秉持着各种理念思想的画家流派。第 4 页二、服饰的变迁 关于服饰的诞生有这么几种说法:审美装饰说、礼貌遮羞说、异性吸引说等不同的说法。归纳后大致分为两类,自然科学性的人体防护和社会心理学性的装饰观念。母系氏族时期,随着手工业的诞生,人类告别了兽皮裹身,开始去皮服布。父系氏族时期,服饰成为了尊卑等级的标志。三皇五帝时期,服饰的等级制度受到关注。出现了国最早的衣裳样式,即:“上衣下裳

10、”的形制,而且一直持续影响到今天。时至奴隶制时期,夏、商已经具备了利用服饰明辨社会等级、尊卑贵贱的意识,商代更是出现了礼冠制度。西周时期,周礼诞生。具备了以天子的章服制度为核心的服饰制度,而后世则基本承袭之。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因其连体式的独特的款式结构,诞生了“跪坐”的礼仪;秦朝沿袭深衣,尚黑色;汉代的“袍服、襜褕、曲裾、直裾、襦裙等”;唐代的“衫”,其时流行过“胡服”“浑脱帽”、“时世妆”历史上第三次服装改革;宋代的“襦衣、褙子”,特点:简介质朴;元代的“质孙服”,民族融合时期,特色:“罟罟冠”;明代的“水田衣、比甲”特色:“六合一统帽”;清代的“旗袍马褂”,“留辫易服”是清朝政府加强

11、统治的方式手段;第 5 页建立初期的“中山装、列宁服、学生装等”,因为条件艰苦,从服装到各个方面一切皆以实用为主;文革期间的军服,其他的传统服饰等,因为历史缘故,一致遭受到了抵制;改革开放之后的踩蹬裤、牛仔裤、皮大衣、体闲装等。流行趋势一反从前。出现了更加色彩斑斓的新潮样式。90 年代中期以后,中国传统符号语言,例如国画、瓷器等元素应用到中国风格服饰的设计中,素雅、质朴成为色彩的显著特征。例如,2008 年的奥运会让中国符号在全球时尚界掀起一股沸腾的中国热,奥运礼服中设计灵感源于中国青花瓷器作品的青花瓷系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服饰风格和外观,整体上,保持了端庄的平衡,含蓄而有节制,

12、讲究人的气质与精神的内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了一种东方的保护,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三、工笔人物画中的服饰 (一)工笔人物画中服饰的表现 谈到服饰的表现,我们不得不提到古今的服饰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古代的服饰绘画中,虽然注重写生的创作方式,但是却和我们在当下的定义有所不同。一如山水画中所采用的视角方法是散点透视,而并非焦点透视一样。更加注重思想和精神上的体现与表达,符号化、装饰性是其主要特点。通过线条、色彩、姿态等方式来塑造形象,形象精确与否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概括起来就是“不写实”。当然,这些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哲学对它的影响不无关系。现当代的工笔人物画,由于西方文化冲击,

13、社会的变迁,在表达方式上开始更加注重绘画创作的“写实性”。在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人们的审美倾向在同样发生着变化。而这些,亦在影响着工笔人物画的创新与改变,牵引着它的第 6 页前进方向。所以说,古今的工笔人物的绘画上就是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差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1.在技法上勾、皴、擦、点、染一直以来就是中国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法。单只皴法,便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等”。可见,在基本技法上,先人们已经给我们奠定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再往下,可以说,举步维艰。那么,对于工笔人物绘画来说,技法上是否再难创新。而我们站在先人的肩膀上是否就再难更进一步。当然不,因为新兴的各种服饰

14、以其不同材质的组成给我们提了一个新问题。而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在前进。那么,问题如何解决。当现有的绘画工具无法达到目的,满足我们的需要时。新的材料工具等被运用到了我们的工笔人物的绘画中。如:喷壶、纱布、新型颜料等工具;撒盐、打蜡、等技法。由此,产生了诸多特殊的肌理效果。为此,丰富了传统绘画语言,在技法的表现上树立了一座新的殿堂。2.在色彩上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观:“随类赋彩”。以事物的原本的固有色为基准,主观上对对画面和颜色进行处理,不考虑光影明暗。基本的上色方法有分染和平涂。整体上,在保证写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色彩的装饰效果。而中国画的颜料,自古以来便已石色、植物色为主。也是中国绘画有别于其他画种的特色。然而,自从形成惯例后,多年来这个传统无人可破,而我们的思维方式也由此被限制住。但是,时代敲开了我们的大门,要我们迎接到来挑战,面对艺术,从来都不缺少敢于尝试、勇于创新、认真思考的人。近几年,诸多种类的绘画颜料不断地被实验出来。渐渐的,投入使用,并逐步的推广开来。如:岩彩画颜料等。3.在线条上第 7 页中国传统绘画的勾线技巧:“十八描”,通过不同的用笔用墨方式,借以表现不同材质衣物饰品的特征与形态。充分的表现出了例如棉质的、麻质的、丝质的衣物服饰的特质。但是,近现代以来,情况改变了。皮质的、牛仔面料的、金属材质的、尼龙的等等,这些新材料所制成的衣物,或者,由多种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