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案例:中日医院主诊负责制实践

上传人:NU****AN 文档编号:84639609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管理案例:中日医院主诊负责制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医院管理案例:中日医院主诊负责制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医院管理案例:中日医院主诊负责制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医院管理案例:中日医院主诊负责制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医院管理案例:中日医院主诊负责制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管理案例:中日医院主诊负责制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管理案例:中日医院主诊负责制实践(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日医院 主诊医师负责制实践,主要内容,发展与实施背景 改革举措(初级阶段、高级阶段) 体会,attending在欧美的要求,完成住院医师培训(resident)、专科医师培(fellow)后在医疗机构行医的医生(资格) 是患者在就医期间对其医疗过程负责的主管医生 (职责),核心原则,明确医学责任主体 主诊医师拥有最终的医疗决定权,并对医疗、教学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把关。,中国主诊医师负责制的概念,科主任统一领导下,一名主诊医师带领若干名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组成一个医疗组,全面负责并实施患者的门诊住院、手术、治疗以及出院和出院后随访等一系列诊疗活动的医疗管理模式。,Fellow,Resident,主

2、任、副主任医师,主治/高年住院医,主 诊 医 师,主 治 医 师,实 习 医 师,进 修 医 师,住 院 医 师,Attending,主诊组的表现形式,attending,fellow,Resident,主诊医师,专培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主诊医师,住院医师,主诊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不推荐。,实习医师,在中国的发展(一),实施与公立医院的改革密切相关,在中国的发展(二),大势所趋: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全新尝试 2. 外部的竞争压力,在我院推行的外部原因,在我院推行的内部原因(一),医疗人才年龄/职称/梯队结构不合理(倒三角): 开院之初进院的50岁以上人员过于集中 大面积退休潮即将到来

3、易造成管理和人才的断档 周边医院的兴起对我院后备力量流失的压力 各学科高年资人才的年龄和能力差距过小 2. 医疗服务效率的低下: 医疗行为随意性大,规范性不够 床位平均住院日冗长 疾病疑难程度低 药占比高,在我院推行的内部原因(二),医院空间的不足与浪费并存: 我院绝对建筑面积的绝对不足 相对浪费现象并存 历史原因造成的重要医疗投入不计成本,缺乏实时数据的监测/考核/等管理机制 4、缺乏科室、个人运行成本的概念 只记工作量不计成本造成利润低 没有节约意识,跑冒滴漏现象严重 5、医院上轨道和开局面的必要抓手和路径,改革势在必行,主旨: 提升医疗效率 保证医疗安全 明确责任主体 助力人才成长,改革

4、实践,初级阶段:2016年 中级阶段:2017年 高级阶段:人事体制改革 医生自由执业等,2015.122016.9,2016.102017.6,初级阶段改革进程,2017.72017.10,管理逐步走向常态化、精细化、系统化,2016年全院医疗组分组情况汇总,成果(一),医疗数据指标提升增量、提效,成果(二),配套措施的建立实施:,成果(三),制度建设初步成体系,初步实现全院病房科室分组(科主任领导) 患者分组管理,理顺医疗运行流程 初步建立主诊医师日常监管机制 拟定考核方案与指标,逐步建立主诊医师管理体系,主诊医师管理,准入审核,年度考核、评定,日常监管,1.成立资格审查委员会 2. 遴选

5、标准 3. 遴选流程,1.分内/外/中医片进行日常监管 2.医疗质控督察 3.人员信息维护,1.工作质量 2.工作效率 3.工作量 4.医患纠纷情况 5.教学工作 6.科研成绩 7.医德医风考评 8.完成指令性任务 9.工作纪律,必要性: 1.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定:科主任是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主体 2. 无法入组的人员过多,需要科主任进行协调,使各类人员各司 其位,并进行资源分配 3. 公立医院承担的各种公益性任务需要科室统一分配 4. 传统医疗管理改革的需要,特点:科主任领导(改革初期),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主诊医师责任心有待提高,成为真正的医疗责任主体尚有距离 大部分的主诊医师仍然依照三级医师

6、查房规定进行查房,医疗工作不能亲力亲为。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即将修订,倾向主诊医师负责制) 分组不彻底,部分科室未入组人员较多,主诊制难以实施 经统计,2017年11月未入组医师135人, 人员类别包括: 退休返聘专家、长期出门诊医师、科主任专科院总,临床功能检查部门人员等,诸多问题有待完善、解决,待完善、解决的问题,部分科室绩效二次分配任然是“平均主义、大锅饭” 科室管理在“多元扁平化”与“集中管理”之间的 平衡点难以掌握 床位跨科收治存在阻力 各院区医疗数据对接不同步,启动2017年新一届主诊医师选聘,拟定2017年主诊医师选聘管理办法 主要内容:1.分组形式与运行模式 2.岗位职责(主诊

7、医师、科主任) 3.任职资格与选聘程序,主诊组的表现形式,attending,fellow,Resident,主诊医师,专培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主诊医师,住院医师,主诊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不推荐。允许下级医师两组共用,保证医疗质量,实习医师,无论何种组合形式,均充分体现: 由主诊医师全面负责医、教、研工作,主诊医师职责医疗工作,全面负责,为患者实施科学规范的医疗照护 及时查房 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案 与患者沟通,进行知情告知等工作 主持手术(包括术前谈话)等诊疗操作 必要时将本组危重、疑难、重大手术等病例提交科室讨论 决定患者的转科或转院 出院指导 完成复诊、随访 ,体现attendi

8、ng医疗主体责任,下沉高年资医师诊疗工作,查 房,1. 需每天查看病人并及时记录签名(特殊情况可由组内医生代查房) 2. 周末与节假日,主诊医师每两天至少一次查房,主治医师或专培医师每日查房 3. 疑难危重患者入院当天需及时查房并记录 4. 患者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查房并记录(24小时责任制) 5.手术患者术后三天内,主诊医师需每天进行查房并记录。 6. 严令禁止代签名行为:1次:全院通报批;2次:诫勉谈话;3次:取消主诊医师资格,让最富有经验的医生走到临床一线,来到患者身边!,最新消息: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将有重大改变,2018年1月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征求意见稿),在

9、国家政策引导下,医院医疗管理模式,正在向主诊医师负责制转型。,内容摘要(一): 1.“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2.“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医师团队负责制的科室,医师团队负责人应由医务管理部门认定并定期调整” 3.“医师团队负责人对本团队医疗活动负责”,2018年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征求意见稿),新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内容摘要(二):明确查房周期 1. “工作日确保每天至少查房2次,非工作日至少查房1次” 2. “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 3. “主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3次” 4. “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术后3天内

10、须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查房”,主诊医师负责制仍然要比新的三级医师查房规定严格,2018年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征求意见稿),主诊医师职责教学、科研,全面负责临床教学工作 1. 按要求组织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2. 创造良好教学条件,积极收治满足教学要求的病例、病种 3. 有计划的培养本组师资队伍。,主诊医师职责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完医疗质量和效率指标;接受医院及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小组)的监督与考核 2. 如遇疑难病例,提交科室讨论 3. 如遇超越本人权限的诊疗行为,请其他医师会诊,协助或实施诊断、治疗、必要时转诊,负责处理组内发生的医疗投诉、纠纷; 对不能解

11、决的问题,上报科室及医院,但必须全程参与,并承担 相应责任。 “医疗组发生的医疗纠纷赔偿款由医院、责任科室、直接责任人、责任人所 在医疗组主诊医师、科室负责人五方分担。”,中日医院医疗纠纷处理办法(2017年修订),主诊医师职责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负责组内医师的绩效考核、分配 (科主任绩效二次分配权:30%) 服从科主任行政管理,执行医院分配的指令性 任务,主诊医师职责其他,科主任职责,一、全面负责科室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 二、负责科室行政事务管理;科室医、教、研等协调工作。 三、组织完成各项医院指令性任务。 四、负责科室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确保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定期组织疑难、危重病例讨

12、论,指导本科疑难、危重病例诊疗。 五、统一管理各医疗组,做好科室门诊、急诊、病房的排班工作等。 六、监督、检查各主诊医师职责履行情况,如发现主诊医师有重大医疗质量缺陷、医疗安全隐患、不胜任工作时,有权将发现问题报主诊医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审议。 七、参与并组织科室绩效分配。,运行模式调整,1.医疗工作量以组为单元考核,门诊医师、科主任必须入组 2.科主任应担任主诊医师(弱化科室管理职责,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才能) 3.医疗组管理与科室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会诊模式相结合 在诊疗过程中,如遇有疑难病例或超越本人权限的诊疗行为,提交科室进行疑难病例讨论,请其他医师会诊,协助或实施诊断、治疗,必要时转诊。,选聘

13、条件,取得本专业 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专业技术职称,1. 临床工作能力 业务能力 责任心 人文素养 2. 教学/科研能力 3. 组织管理与 人际沟通能力,1.近3年无丙级病历 2.近2年无医疗事故,无严重违反医院规章制度、诊疗规范的行为,工作能力,负性事件,暂时对科研课题和论文暂不做具体要求,给一年时间做准备,选聘补充说明,1. 无符合聘任条件的医生,由科室提出申请,推荐综合能力较强、已聘主治职称以上的医生担任主诊医师(医院授权备案) 2. 在同等条件下,参加过各类教学培训,并取得师资证书者或有教学职称者优先选聘 3. 退休返聘专家不能担任主诊医师,必须入组;由主诊医师全面负责其诊疗工作。

14、,选聘程序,科室组织核心小组讨论,确定主诊医师岗位数,科室组织主诊医师遴选工作,等额推选本科主诊医师,填写主诊医师岗位设置申请表报医务处,医务处进行初步审核,报主诊医师资格审查委员会,资格审查委员会审定结果报院办公会讨论决定,拟聘主诊医师填写主诊医师选聘申请表,主任签字报医务处,医务处进行初步资料审核,报主诊医师资格审查委员会,资格审查委员会审定结果报院办公会讨论决定,主诊医师岗位设置申报程序,主诊医师选聘程序,2018年1月1日起执行,49个临床科室,共选聘263位主诊医师,2018年全院医疗组分组情况汇总,未来的工作,1. 多部门配合,强化指标数据整合;完善日常监管与年度考核工作。 (医务处) 2. 完善岗位层级的设置(人事处) 3. 充分发挥绩效考核作用,加强二次分配监管(运信部) 4. 对专培、住培的合理规划(教育处) 5. 完善护理垂直化管理(护理部) 6.进一步推动床位统一调配工作(床位调配中心) 6. -(多部门联动),体 会,1. 初级阶段:科室层面改革 2. 中级阶段:医院层面的医疗管理模式变革 3. 高级阶段:国家层面的人事及医政管理体制改革 (医生成为社会人,自由多点执业) 4. 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建设永远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