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化学五模试卷附解析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84552275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化学五模试卷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届高三化学五模试卷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届高三化学五模试卷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9届高三化学五模试卷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9届高三化学五模试卷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化学五模试卷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化学五模试卷附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高三化学五模试卷附解析化学试题1.下列对有关文献的理解错误的是A. 天工开物记载制造青瓦“窑泥周寒其孔,浇水转釉”,红瓦转化为青瓦的原因是Fe2O3转化为其他铁的氧化物B. 物理小识记载“青矾(绿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没,“气”凝即得 “矾油”。青矾厂气是CO 和CO2C. 开宝本草中记载了中药材铁华粉的制作方法:“取钢煅作时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洒之,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衣生,铁华成矣。”中药材铁华粉是醋酸亚铁D. 本草经集注对“消石”的注解如下:“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这里的“消石”指的是硝酸钾【答案】B【解析】“瓦”属于传统无机非金

2、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红瓦中含有氧化铁,浇水后,氧化铁转化为其它铁的氧化物,红瓦转化为青瓦,A正确;这里所说的“青矾厂气”,指煅烧硫酸亚铁(FeSO47H2O)后产生的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这类气体遇水或湿空气,会生成硫酸、亚硫酸或具有腐蚀性的酸雾,B错误;醋中含有醋酸,与铁反应生成醋酸亚铁和氢气,因此铁华粉是指醋酸亚铁,C正确;硝酸钾是白色固体,硝酸钾强烧时火焰呈紫色, D正确;正确选项B。点睛:不是所有金属在灼烧时都有焰色反应,比如金属铁、铂等;焰色反应是体现元素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要用到蓝色钴玻璃片,滤去黄色火焰的干扰。2.下表中相关物质的信息都正确的一项是选项 化

3、学式 电子式或含有的化学键类型 物质的性质 与性质相对应的用途A NaClO 离子键、共价键 强氧化性 消毒液B H2O2 不稳定,易分解 医用消毒剂C NH3 共价键 水溶液呈弱碱性 工业制硝酸D NaHCO3 离子键 受热易分解 泡沫灭火器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详解】ANaClO中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Cl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可以作消毒剂,A正确;B双氧水是共价化合物,只存在共价键,电子式为 ,B错误;C氨气中只含共价键,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而使其水溶液呈弱碱性,它在

4、工业上用于制取硝酸,是利用其还原性,与水溶液的碱性无关,C错误;D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酸式盐,与铝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而生成二氧化碳,用于泡沫灭火器灭火,与其稳定性强弱无关,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3.化合物 (甲)、 (乙)、 (丙)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乙、丙在空气口燃烧时均产生明亮并带有浓烟的火焰B. 甲、乙、丙中只有甲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 等量的甲和乙分别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消耗Br2的量:甲乙D. 甲、乙、丙的二氯代物数目最少的是丙【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烃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涉及燃烧、原子共面问题、反应物耗量多少的分析和同分异构体的判断。详解:

5、A. 甲、乙、丙分子式均为C8H8,含碳量高,燃烧时均产生明亮并带有浓烟的火焰,故A正确;B.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丙中含有类似于甲烷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甲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由于连接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两个平面可以重合,所以只有甲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正确;C.苯环不和溴水反应,甲和乙与溴水反应是碳碳双键上的加成反应,由于乙中含有3个碳碳双键,所以消耗Br2的量:甲乙,C错误;D. 由于丙的对称性最好,故二氯代物数目最少的是丙,只有三种,故D错误;综合以上分析,本题答案为C。点睛:本题D选项是难点,寻找甲、乙、丙的二氯代物数目可以先分析该分子的等效氢原子种数,

6、从而先确定一氯代物种数,在进一步确定二氯代物种数。本题甲、乙、丙的等效氢原子分别为5种、2种和1种,据此判断化难为易。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在硫酸亚铁溶液中通入氧气:4Fe2+O2+4H+=4Fe3+2H2OB. 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2HCO3-Ba2+2OH-=BaCO3+2H2O+CO32-C. 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OH)2+2H=Fe2+2H2OD. 澄清石灰水与过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答案】A【解析】【详解】A.Fe2+具有还原性,会被氧气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

7、O2+4H+=4Fe3+2H2O,A正确;B.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以不足量的NH4HCO3为标准,NH4+、HCO3-都会发生反应:NH4+HCO3-Ba2+2OH-=BaCO3+2H2O+NH3?H2O,B错误;C.氢氧化亚铁具有还原性,会被具有氧化性的稀硝酸氧化变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OH)2+10H+NO3-=3Fe3+NO+8H2O,C错误;D.澄清石灰水与过量小苏打溶液混合,以不足量的Ca(OH)2为标准,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HCO3-=CaCO3+H2O+ CO32-,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

8、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OH(羟基)与l mol NH4+中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B. 25时,100 mL pH=l的稀硫酸中,含有的H+数目为0.01 NAC. 室温下,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 NAD. 标准状况下,2.24L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0.2 NA个氧原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羟基不显电性,故1mol羟基中含9mol电子即9NA个,故A错误;B、pH=1的硫酸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故100mL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CV=0.1mol/L0.1L=0.01mol,个数为0.01NA个,故B正确;C、在

9、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故溶液中氢氧根几乎全部来自于水的电离,即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的个数小于0.1NA个,故C错误;D、NO2和N2O4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不同,故标况下2.24L混合气体即0.1mol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个数介于0.2NA到0.4NA之间,故D错误。故选B。【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物质的状态是否为气体;对于气体注意条件是否为标况;注意同位素原子的差异;注意可逆反应或易水解盐中离子数目的判断;注意物质的结构:如Na2O2是由Na+

10、和O22-构成,而不是有Na+和O2-构成;SiO2、SiC都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只有原子没有分子,SiO2是正四面体结构,1molSiO2中含有的共价键为4NA,1molP4含有的共价键为6NA等。6.俗称“一滴香”的物质被人食用后会损伤肝脏,还能致癌“一滴香”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8O3B. 1 mo1该有机物最多能与 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 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D. 该有机物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由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含有7个C原子,8个H原子和3个O原子,则分子式为C7H8

11、O3,故A错误;B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为C=C和C=O键,则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C=O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OH,可发生取代、氧化反应,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也为还原反应,故C正确;D分子中不含羧基,与碳酸氢钠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C。【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由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

12、C=O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OH,可发生取代、氧化反应。7.工业上利用无机矿物资源生产部分材料的流程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的过程中常用到NaOH溶液、CO2气体、冰晶石B. 石灰石、纯碱、石英、玻璃都属于盐,都能与盐酸反应C. 在制粗硅时,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 黄铜矿(CuFeS2)与O2反应产生的Cu2S、FeO均是还原产物【答案】B【解析】A. 用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1,首先用NaOH溶液将铝土矿中的氧化铝溶解转化为偏铝酸钠溶液,然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CO2气体把偏铝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再过滤得氢氧化铝,接着加热氢氧

13、化铝让其分解为氧化铝,最后用冰晶石作助熔剂,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铝,所以A正确;B.、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它属于酸性氧化物不与盐酸反应。玻璃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硅酸钠、硅酸钙,组成中有盐故被称为硅酸盐产品,它也不能与盐酸反应,实验室经常用玻璃瓶盛放盐酸,所以B不正确;C. 在制粗硅时,发生反应SiO2+2C=Si+2CO,被氧化的物质C与被还原的物质Si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是正确的;D. 黄铜矿(CuFeS2)与O2反应,铜由+2价降为+1价被还原得到Cu2S、氧由0价降至-2得到FeO,所以Cu2S、FeO均是还原产物,D正确。8.第三周期元素R,它的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

14、构所所需的电子数少于次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差,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整数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R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B. R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具有强酸性C. R是金属元素D. R的气态氧化物不能在氧气中燃烧【答案】A【解析】【分析】第三周期元素R,有3个电子层,次外层和最内层的电子数之差为8-2=6,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实现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的电子数小于6,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整数倍,则R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实现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的电子数为2或4,若为2,则R为硫元素,符合题意;若为4,则R为硅元素,符合题意结合元素化合物性质判断。【详解】第三周期元素R,有3个电子层,

15、次外层和最内层的电子数之差为8-2=6,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实现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的电子数小于6,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整数倍,则R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实现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的电子数为2或4,若为2,则R为硫元素,符合题意;若为4,则R为硅元素,符合题意。A.S、Si的氧化物为SO2、SO3、SiO2,三种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A正确;B.Si元素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SiH4,SiH4难溶于水,没有强酸性,B错误;C.R为S或Si元素,二者都属于非金属元素,C错误;D.若R为Si元素,则Si没有气态氧化物,若R是S,SO2、SO3也都不能再氧气中燃烧,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点睛】本题以元素推断为载体,考查原子结构、元素的位置与性质关系、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9.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D. 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答案】B【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