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韩语入门学习必备锦囊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44792 上传时间:2017-05-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韩语入门学习必备锦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编]韩语入门学习必备锦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编]韩语入门学习必备锦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编]韩语入门学习必备锦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编]韩语入门学习必备锦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韩语入门学习必备锦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韩语入门学习必备锦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丽思教育韩语入门-单词记忆技巧学了一段时间韩语,词汇量开始积累得多了,对于如何记忆韩语单词也就有了些心得体会,特撰写成文,既是给自己来一个小结,也让同是初学者能得到一些启示。一、汉字词的记忆与日语类似,韩语里也有大量的汉字词。但与日语不同的是,由于现代韩语的行文里废除了汉字,因此韩语里的汉字词就不像日语那样一目了然,一眼就能辨认出它是汉字词。这就要靠经验的积累来进行归纳记忆,不如日语那么方便了。其次,也是与日语类似,当某几个字在汉语中是同音的时候,在韩语的汉字词中发音也往往相同。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大大减少记忆量。例如:当你学了“经济() ”这个词之后, “北京”里的“ 京”、 “眼镜”里的“

2、 镜”、 “景致”里的“ 景”等的发音也是都是 “”。另外“国际”里的“际”等,发音也都是“ ”。这样子,学的汉字词多了,在汉字有如此之多的同音字的强大优势之下,汉字词的记忆该是何等轻松愉快之事啊最后,如果你像我那样,学过日语的话,那对于汉字词的记忆,你又会多了一道“板斧”。韩语中的汉字词虽然发音与汉语(尤其是粤语等南方方言)颇有相似之处,但韵尾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通常我们会忘记有韵尾,或忘记了是什么韵尾。尤其我们知道,有好些韵尾,写出来不同,但发音是一样的(如、等做韵尾时发音是一样的) ,除非与后面跟着的词发生连读,光是靠记发音往往记不住韵尾是什么。可是如果你学过日语,有些韵尾其实与日语中

3、的发音是有很强的对应规律的。迄今为止,我感受最强烈的是两个对应规律:(1)当日语相应的汉字词是以“”结尾的话,那么韩语里总是带“”的韵尾。例如:“ 失礼”中的“ 失”,日语是“”,韩语里就是“”。 “灭亡”中的“灭” ,日语是 “”,韩语里就是“”。 “生活”里的“ 活”,日语是“”,韩语里就是“” 。如此等等,会日语的朋友不妨继续找,看有没有例外。至少我到现在还没发现有例外。有这个方法,记忆带“”韵尾的汉字词,也就变得格外容易了。事实上,如果是懂粤语的朋友,会发现这些字在粤语中的发音都是有韵尾的(用古汉语的术语来称呼,应该叫做“入音” ) ,不过用韩语字母来标音的话,韵尾并不是,而是。(2)

4、当日语对应的汉字词是以“”结尾的话,那么韩语里多是带“”的韵尾。例如:“大学”中的“学 ”,日语是“”,韩语里就是“ ”。 “中国”的“国”,日语是“ ”,韩语里就是“”。如此等等。但这个对应规律似乎是有例外的,我印象中以前学过一个单词,日语里是“”结尾的,韩语里也是以“ ”为韵尾,但我现在一时记不起是哪个单词了,以后找到再补充上来。同样,其实这些字如果用粤语来发音的话,也都是带韵尾的字,用韩语字母来标音的话,也是“” 。另外,关于韩语带“” 韵尾的字母,如果不是汉字词,而是固有词或外来语,上述的规律当然派不上用场,但这里也有一个规律,就是如果一个字母不是在单词的结尾处,而后面跟着的字母就是以

5、“” 开头的话,往往这个字母会有“”的韵尾。如“ (salad) ”、“”。这个规律在外来语里是百分之一百地有效(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没见到过例外) ,但在固有词里则不一定,但有效的比例是相当高的。 丽思教育二、固有词的记忆韩语中固有词比汉字词的记忆要困难得多,但也可以找到一些办法来协助记忆,适用的范围远不如汉字词那样广泛,但也可以帮上一点小忙的。大家看看以下几个单词:(天) 、(月) 、(岁) ,是不是很相似?元音和韵尾都一样,只是辅音不同。这几个词在意思方面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归作同一类别的事物,不妨把它们联系起来记忆。中国不是有一个对联的其中一句是“天增岁月人增寿”吗?可以说都把这几个词包含在

6、内了。如果有哪位发现还有相关的单词可以归进这一组里的,请不吝告知。再看下面的单词:(下次) 、(初次) ,是不是也很相似?也联系起来记吧。当然,还有一大堆“” 开头的副词,以后有机会再专门地对此作一个归纳。以上都是同词性、意思也相近或相关的单词,再来看以下两组单词:(衣服)与(笑) 、(口)与(穿) 。前一个是名词,后一个加了词尾就是动词,也很相似。意思上当然完全不一样,但不妨想些办法把它们联系起来记忆。例如前一组,不妨这样想:买了新衣服很高兴地笑了。后一句则是:口里说出来的好话,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好,这次先小结到这里。以后再发现有什么巧妙的记忆韩语单词的方法,再继续补充!经常有人这么问。其

7、实对于韩国语,没有背不背发音的问题。因为掌握了辅音,元音,收音(韵尾) 的发音规律之后所有的字大家都是能读出来的。这很像中文拼音,比如当我们掌握的 w 和 o 的发音之后我们就知道 wo 念做“我” ,而不需要刻意去背 wo 这个字母组合就是“我”。这种情形也适用于英文,学几年英文之后我们完全可以读出来所有的英文单词,或许我们读得不是 100%准确,但读得八九不离十。因为我们掌握了很多英文单词,从中也学到了发音规律。比如英文 a 的发音是ei,a:,e 等等。看到 crow 这个单词之后也大致可以猜测应该读kro或者krau。但 韩语 比英文更加简单,不会有一个元音可能有多种发音的情况。每一个

8、辅音和元音的发音都是固定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组合起来读。所以回过头看记忆 韩语 单词,首选的方法就是拼读,就是边写边读并记忆意思。边写边读会让大家产生对一个单词的语感,加上词义,我们就背了一个单词。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对于 韩语 ,大家只要能读就能写下来,能写就能读下来。根本不会有像中文一样“生字” 的问题。看到了不会读又不知道意思的词在韩语里是找不到的。韩语单词只会有不知道什么意思的问题,没有不会读的问题。很多人都想学习韩语,就是不知道正确的方法,这里看一下那里学一点,常常在入门阶段就放弃学习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但对于初学者,让大家很快进入这种状态还是比较困难。所以开始建议背一些发音, 丽思

9、教育但从中要深刻体会韩语这个语言的特点,只要掌握了发音规律,以后我们就不需要背发音,只需要背词义。这样一来背单词就简单了许多,所以韩语号称世界上最容易学习的语言。事实也确实如此,韩国(包括朝鲜)几乎是没有文盲的,因为只要接受过一年左右的韩语教育就可以读报。不规则音变1、 “”的不规则音变:词干以收音结尾的大部分形容词及个别动词,后面连接元音时,变为或。其中“”“”和“-, ” 连用时,变为“,” 和“ ,”。除此之外,其它“ ”类不规则词都接“-”和“-”。这一类不规则词有:、等。例如:1) . 天气冷。2) . 韩国的夏天很热。3) . 韩国语很难。4) . 雪岳山近。5) . 泡菜辣。6)

10、 . 志永的衣服非常漂亮。7) . 多谢您的帮助。8) , . 咖啡还秀很热,等一会儿再喝。2、 “”不规则音变:词根以“ ”结尾的部分动词,在元音前将“ ”变成“”。例如: 这类词有:、。例如:1) . 请好好听。2) 30 . 一天要走 30 分钟以上。3)? 累吗? , . 是的,今天走了很多的路,所以很累。4) “” ? 在韩国语中,是什么意思? . 去问老师吧。5)? 你怎么知道的? 从新闻中听到的。6)? 你是怎么找到路的? 我问了警察。3、 “”不规则音变:词干以“ ”结尾的部分谓词后,与“ ”相接时收音“”脱落。例如:+() 丽思教育这类词汇还有:、等。例如:1) ? 住在哪里

11、? . 住在学校宿舍。2) ? 您知道那个人的名字吗?. . 不知道,我是头一回见。3) ? 谁是赵贤珠? . 穿长裙子的那个人是赵贤珠。4) ? 咖啡太甜吗? . . 不甜,非常好。5) ? 从学校到家远吗?. 10 . 不,很近,走路 10 分钟左右。6) ? 作搬家准备很累吧?, . 是的,有点累。4、 “”不规则音变:词干末音节是“ ”的大部分动词、形容词与元音相连时, “”发生音变。例如: +:属于这一类的词还有:,5、 “”不规则音变:词干末音节“ ”的动词用在元音前面时, “”脱落。例如:+同类单词还有:,例如:1) . . 正在建新房,新房建好的立即搬过去。2) . 感冒还没好

12、。 . 去医院一下,会很快好的。3) . 往咖啡里加糖,好好搅一下吧。 . 现在别搅,过一会儿再搅吧。4) 3 . 在鸡蛋锅里倒上热开水后请等三分钟。 . 这盒方便面只要倒上热水就行。5) . . 肚子饿了,快给我饭吃。 . . 这就给您做饭,请稍等一会儿。6) ? 喜欢什么样的发型? . 对我来说,短头发 丽思教育似乎比烫发更合适。6、 “”不规则音变:形容词词干末音节“”与辅音“ ,”相连时“”音脱落。由于“”脱落元音“ /” 和后面的“ /”结合变成“ ”, “/ ”与“ / ”相连变成“ ”。例如: :+(但近来常用做)这类词还有:,(除“”外的所有词干末音节是“”收音的形容词)例如:1) , . ? 洪丹,你脸色苍白,不舒服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