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43889 上传时间:2017-05-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编]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编]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编]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絲竹檀弦五十载,振兴京剧望未来(烟台票房兴衰史)一、喜爱京剧孩提时代说起京剧,讲到票房的秩事,他总是津津乐道、兴奋不已。年逾花甲的姚以新,从小受父亲姚赐卿(已故)的熏陶,耳濡目染。几岁时就喜欢上了京剧。听到的第一张老唱片是余叔岩的“捉放曹” 。是在父亲的同事住“会英街”的丁巨臣(已故)家中。小太平街的琴票李树俭(已故) ,载之路的著名琴师、鼓师张少轩(已故)瑞成巷的王振卿(已故)家中,都是随父亲常去的地方。几岁的他能唱不少段子,和名票蔡薪水(已故)对唱“二进宫”亦能游刃有余了。初到票房唱戏是在 1962 年,去的是“工商联业余京剧团”(在北马路海员俱乐部对门) ,当时的团长是锦章照相馆的掌柜李

2、祥伍,成员有:杨静之、解贤之、吴维周、文益三、于敬昌等(这些老人多已作古)后来又去过文化三馆(染坊街,在大光明影院北)记得有:王义志、李树福、陈芳育等,目前尚健在的有:王春明、刘卫、孙铭绪。二、文革期间活动贫乏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批判封、资、修,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本就寥若晨星的票房已不复存在,著名票友陈雨林(已故)斜披蟒袍,打着檀板,四处游街。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风靡全国,而当时平常百姓家中哪有收音机?有的只是居委会统一安装的有线广播(小喇叭) ,每天中午时段播放。听到“朔风吹,林涛吼” “穿林海,跨雪原”的声音,他激动不已,就到书店买来曲谱边听边看,很短时间已学会了不少

3、唱段。可是到哪里去唱?有时实在按耐不住就跑到所城里东巷的宫焕舫先生家,用筷子别着琴弦,来一段“你二人乔装划船到对岸” 。结识市京剧团著名琴师吕汉舫老师是在朝阳街理发馆,时逢周六晚上,由马寰江(已故)组织的活动,在那个年代文化活动贫乏,精神生活极为空虚。三、改革开放,票房复苏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重提,传统戏又开始恢复。电影院上演了“杨门女将” “野猪林”等影片,收音机里又响起久违了的皮黄之音,烟台票友开始了零散的活动。当时去的最多的是荣泰街粮店,由张作梓(已故)操琴,常去活动的有:解贤之(已故) 、刘敬梓(已故)两位老先生,有刘世庆、刘世奎兄弟

4、二人、还有葛运弼、李忠堂、张维民等。文革后的第一个票房是工人文化宫京剧队,归文化宫文艺科管。成员有:刘德旭、刘桐生、吴维周、马寰江、周礼堂、王玉琳、王金亭、邓秋生等二三十人,当时规模空前。几年间演出了不少大戏(在文化宫西头露天舞台上) ,有“凤还巢”“红娘” “大登殿” “捉放曹” “遇后、龙袍” “盘丝洞”等。但好景不长,几年后场地先后租赁,成了商店,活动便从此终止。 再后来京剧研究会挂牌成立了(在第一文化馆) ,当时是由李合(已故)门绥之(已故)等老先生策划,由朱永庆出面找到了叶崧光馆长。研究会会长由张旭修(已故)担任。在几年里,参加过儿童影剧院的演唱会(任司鼓) ,在由唐启文执导的现代京

5、剧“啊、眼睛”中饰演 B 角老生,并担任部分唱腔的设计。 (研究会的发展史,唐启文老师已有报道,不再赘述) 。后来的几年,因工作关系不能按时参加活动,只是抽空去琴师家中,常去的是琴师谢培生(已故)与李合(已故)家。姚以新常说,最令他敬重的两位长者是吴维周先生和李合先生,这两位老人,不仅技艺精湛、知识渊博、且为人正直、谦和,是我们晚辈票友做人之楷模。时光荏苒,转瞬间到了 2003 年,由刘素文先生出资创建的“文昌戏迷俱乐部”在风景秀丽的烟台山上挂牌开锣了。一大批从地市两京退休的专业演员和票界精英聚集在一起,阵容齐整,行当齐全。由胡国华负责日常管理。后迁至环山路,现在群众艺术馆。环境优雅、音响设备

6、一流。但受时间限制,每周只有一次(周六上午)活动机会。令人惋叹。四、自谋生机寻求发展在经历了票房活动几十年后,姚以新始终有一种想法,备感不足。自己操办管理票房的念头逐渐萌生。2008 年由东山街道办事处退休老主任王桂花搭线,在辛庄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下“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成立了。当时一无资金,二缺人才,仅凭原幸福五村票房班主王富加(已故)赠送的锣鼓一套就匆匆开锣了。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推出了会员制度,所有会员(除 70岁以上老人和生活困难的)每人每年须缴纳一定数额的会费,解决水电费等开支。这在烟台是没有的,是很难实施的,但是我们做到了。五年后的今天,发展会员 52 人。分为四组,除周六外每天下午活动

7、或排练。几年来,每年参加各种演出十余场次,包括:抗震救灾义演,慰问辖区部队和为辖区群众演出,受到群众爱戴。如:福莱里 52#的韩国籍老人崔克云主动捐献空调,辛庄街居民韩克江先生自愿为票房作画等。五、瞻望未来任重道远瞻望未来,烟台文化市场一片勃勃生机,新人辈出。在由杨金镜市长领衔的“鲁东京剧文化促进会”为龙头老大的带领下,京剧之乡不断地兴盛繁荣。大大小小的票房已不下十余处,票友们的技艺水平已非昔日所能比拟。然任重而道远,望诸君且勿懈怠:艺无止境,诸君切莫自高自大,要善于用别人的长处比自己的短处。在福莱花苑票房挂着这样两幅字画。一副是南宋诗人卢梅坡的“雪梅” ,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8、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其寓意是提示人们需要取长补短,切莫固步自封。另一幅是姚以新自己作的打油诗“清心寡欲慰平生,利禄功名皆是空;淡茶一杯闲话少,此情尽在“皮黄”中。 ”算是对他一生酷爱京剧艺术的写照。烟台晚报发表:2013 年 9 月 12 日走,到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挣“钱”去辛庄社区的居民曲洪超大叔以前没有想到,他的生活可以过得这样兴兴头头的,到了将近 70 岁的年纪了,以为已经波澜不惊了,居然还会得“相思病” 。让曲洪超大叔得相思病的,不是哪一个人,而是一个票房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俱乐部的戏友们戏称自己到这里活动是挣“钱”的,挣的是好心情和一年又一年的身体健康!胃癌手术后,大

9、叔邂逅了福莱票房7 年前,曲洪超大叔做了胃癌手术,让他的生活从此变得暗淡无光。而 4 年前,邂逅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又让他的生活重新变得五颜六色起来。“我已经把在票房活动当成生活中必要的内容,是票房活动使我这种病之身获得了新生。 ”说起与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的故事,曲洪超大叔有些激动。大叔说,他退休后不久就接二连三地患上了患上了脑血栓、胃癌、心梗,着让他的情绪很低落, “有一段时间我对生活不抱希望了,差点活不下去了。 ”可是,有个莱偶然的机会,曲洪超大叔在中国银行对面的街心花园里,看到有唱京剧的。大叔年轻时就喜欢文艺活动,当然也非常喜欢京剧,于是就开始到花园里跟人家学。学习的过程中,大叔听说在自

10、己家门口的福莱花苑有个京剧票房,这让他非常欣喜,经人介绍,大叔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了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 “不想竟被姚老师给留下了。”说起当时被这个票房的组织者留下,曲洪超大叔依然很感谢。“谁想 69 岁的人了,还能如此惦念一个地方”曲洪超大叔说的这位姚老师,是一位自 7 岁就开始入戏迷戏的票友,2009 年和几位戏友一起创办了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票房活动给我带来无限好处,心理上充实了好多,生活质量大改观,身体逐渐好起来”与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的这段缘分,给曲洪超大叔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变化。自加入那天开始,他风雨无阻,只要票房活动的日子,他几乎风雨无阻。所以,去年 4 月份,在深圳工作的女

11、儿生了小外孙需要他们老两口过去照顾时,曲洪超大叔很纠结。大叔一面为添小外孙开心不已,一面又为好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到票房和戏友活动惆怅。票友们也舍不得曲洪超大叔走,姚老师组织大家为他送行。席间,票友们聚在一起倾诉感受,曲洪超大叔的感触很深,回家后就写了这首诗,第二天送给大家,贴在票房墙上,接着曲洪超大叔就南下了。“戏缘挚友情依依,举杯含泪话别离。恋家难为异乡客,尚未登程盼归期。归期渺渺未有期,南疆热浪伴淫雨。遥想岁末封箱(票房每年春节前放假请酒,名曰封箱宴)时,一样举杯分两地!”在这首题为票房惜别的小诗中,曲洪超大叔情感真挚,依依难舍之情跃然诗句间,看得票友们潸然泪下。“去年我 69 岁,经历过生

12、活的大事小情,以为已经波澜不惊了,谁想还能如此惦念一个地方。 ”去深圳一年半间,曲洪超大叔每天都会想起票房里大家一起活动的情景,回到烟台的第一天,曲洪超大叔就赶紧到票房报到了。“咱不说振兴京剧、发扬国粹的大话,就说我们这样活动,对老年人心身健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52 位会员不论大腕还是菜鸟每人都要缴会费这个害的曲洪超大叔患了“相思病”的票房,如今共有 52 个人,其中有 18 位戏友是专业戏友。但在这个团队中,不管你是专业的大腕,还是刚入门的“菜鸟” ,都一样得缴纳会员费,每人每年 100 元。 “70 岁以上的老人免征,咱也实行老年证制度,尊老敬老么。 ”一位戏友告诉记者。姚以新老师说

13、老辈子的时候,戏友们一般都是交 2 升苞米面,作为票房主人的“灯油钱” ,那会儿点灯,就是象征性给点灯油钱,场地都是票房主人无偿提供的,所以费用很低廉。说起这个会员费,姚以新老师很自豪:“我们这个团队的人,素质都很高,没有人计较。我们这个房子是辛庄社区给提供的,社区很支持我们的活动,房租一分钱都不要,但是水电费是按照企业用电用水的标准收取,每年得 2500 块钱左右,这个钱,靠的就是我们的会员费来支出了。 ”票房里负责财务工作的杜春霞补充了一句:“不止没有人计较,倒有人总是想多拿。 ”支付水电费剩下的钱,票房用来置办乐器,琴弦断了补个琴弦,鼓破了置个鼓皮。支付这些,会员费远远不足,为了减轻大家

14、的负担,会员费一直维持在 100 元上,不足的部分,大家就靠捐助和商业演出的出场费来补足。票房的商业演出一般都是由票房的稀有宋丽娜来负责联络。宋丽娜原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前锋文工团的专业演员,她在票房为社区、为军人、为敬老院义演之余,帮大家联系一些可以有出场费的商演,填补票房的经费。福莱花苑的韩国居民崔克云到票房来了一次,感叹戏友们艰苦,立即捐了一台空调给票房。挣钱吗?挣!挣的是一年有一年的身体健康!今年 72 岁的张本先老师,是原来的栖霞县京剧团的老生演员,如今在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张老师文的(唱)武的(打鼓)都来。对于他每天风雨无阻地跑到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活动,他的一些朋友不是很理解

15、。 “你天天去,有那么大吸引力?挣钱么?” “挣!挣的是一年有一年的身体健康!”张老师幽默地回答他的朋友。张老师告诉记者,我们来这里,不止不挣钱,还要交钱,交会员费,来活动要花路费,去赈灾义演时,大家还会自觉自愿地捐钱。但是大家都认为,自己来还是赚!赚的就是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大家在一起活动,比什么都好!”这是张老师的心里话,也是所有票友的心里话。所以,在这里,没有人计较付出多少,张裕庆老师的孩子开了一家印刷厂,每次赶上票房需要印曲谱,张老师一定让把自己家挣钱的业务停下来,连夜加班给票房的曲谱赶印出来。一戏友戏称张老师不认钱,只认得干活。虽然是一个业余活动的地方,但大家都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

16、一份工作。偶尔有事不能来,那是一定要请假的。五湖四海的戏友们都来了姚老师说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的水平绝对不是最高的,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她的影响力!票房成立 4 年多来,北京、青岛、重庆、绵阳、合肥、郑州全国各地的很多戏友慕名前来拜访,票房甚至还接待过宝岛台湾的同胞呢。对了,最远的是来自美国的美籍华裔戏友。姚老师说这些戏友了解到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主要有三个途径:一个是票房的活动会有戏友发布到网上,会吸引到一些上网的戏友;一个是一些外地戏友在烟台都有亲戚或者朋友,热爱京剧的人来了烟台,一定会打听烟台有没有比较好的票房,他们的亲戚或者朋友会给他们推荐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再是还有一个全国票友大字典,里面收录了一些人物,有咱们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的戏友呢感念社区的支持,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每年都会为社区做几场义演,加上其他公益演出,一年下来怎么也会有十五六场,多的时候甚至有 20 多场。在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的墙上,有这样一幅字: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或许,这就是福莱花苑戏友俱乐部的戏友们无意中做到的一件大事吧。 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