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李逵形象塑造比较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311417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飞、李逵形象塑造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张飞、李逵形象塑造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张飞、李逵形象塑造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张飞、李逵形象塑造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张飞、李逵形象塑造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飞、李逵形象塑造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飞、李逵形象塑造比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飞、李逵形象塑造比较内容摘要:三国和水浒是经典名著,张飞和李逵是著名人物。作为配角人物,他们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半莽”与“全莽”是对他们的准确概括。理想追求的不同,出身境地的差异导致了他们性格的巨大反差。张飞,一个英雄;李逵,一个莽汉!关键词:配角;差异;原因;形象塑造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第一部可供案头阅读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楷模,为历史小说的出现提供了典范。“老不读三国”,因为三国演义讲了太多的谋略斗争,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因为谋略而精彩,因为谋略而灿烂,可以说,三国演义讲得就是三国之间军事和外交的斗争,因此

2、,对人物的塑造就稍显欠缺,除了几个标志性的人物,比如曹操、关羽和诸葛亮,其余的人物性格单一形象单薄,例如名将张飞,大家都对他深表钦佩,然而我们除了想到他的勇猛之外,似乎没有其他印象,这不能不说是种缺憾。水浒传是第一部完整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开创了英雄传奇小说的样式,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对历史演义小说、公案侠义小说、世情小说都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水浒传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描写了农民革命中许多具有反抗精神、崇高品质和鲜明个性的光辉形象。在这些起义英雄中,李逵是最突出的代表。读者对李逵的为人,无不拍案叫绝,认为他快人快语、快人快事,粗鲁而不失可

3、爱,天真而尽显妩媚。他象一匹野马,生于旷野,长于荒漠,不乏长途驰骋之力,又因为野性十足,虽然时有小功劳入账,却也是麻烦不断,小错一堆。那么,李逵的真实面目又是什么样呢?一 两个配角三国演义是政治和外交斗争的舞台:魏蜀吴,曹刘孙,取州郡,占地盘,你杀来,我抢去,忙的不可开交;众英雄纷纷登场: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报父仇曹操兴师,曹孟德大战吕布,眼花缭乱;一个个名字熠熠生辉,关羽、张辽、吕布、孙坚,不可计数。然而我们细细读去,却惊讶地发现有关张飞的文字少得可怜。张飞,三国志说他“字益德,涿郡人也”,三国演义中说他自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

4、杰”。三国演义有关他的文字记录如下:桃园三结义,英雄首立功,张翼德怒鞭督邮,三英战吕布,北海救孔融,吕布夜袭徐州,煮酒论英雄,关张共擒王刘二将,皇叔败走投袁绍,古城会,玄德荆州依刘表,三顾茅庐,烧博望坡,烧新野,大闹长坂坡,战赤壁,取零陵,义释严颜,智取瓦口隘,急兄仇张飞遇害。作为西蜀五虎上将第二位的张飞,既没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和水淹七军的辉煌战绩,又没有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力斩五将的绝世勇力,还没有马超逼迫曹操割须弃袍的赫赫战功,甚至比不上计夺天荡山刀劈夏侯渊的老将黄忠,除去大闹长坂坡、义释严颜、智取瓦口隘这三件完全由张三爷独立操刀完成的战绩,哪一件不是被人指挥?这样的张飞难道会是

5、主角?李逵是沂水县百丈村人氏,乡中都叫他做李铁牛,因为打死了人,流落江州,做了戴宗手下的小牢子。他是一个彪形黑大汉,满嘴赤黄胡须,性格粗鲁,好赤膊上阵,善使两把板斧,火杂杂的抡着只顾杀人,本身有一个异名,唤作黑旋风。在浔阳楼,因为向酒家借钱作闹,遇到宋江,倾心下拜;宋江给了银子,又去赌钱,赌输了就抢别人的东西,亏得宋江救助;因为争鱼,斗过浪里白条张顺;宋江智取无为军,捉住了黄文炳,由他来零割了;上山之后,回乡接取母亲,遇见剪径的假李逵李鬼,杀了那厮,接到老母,回来时背到沂岭,却被老虎吃了,他一时发怒,杀掉了四只老虎;三打祝家庄,先错疑宋江自讨扈三娘,又误杀了扈太公一门老小;请朱仝上山时,又劈死

6、了小衙内;因为不忿,高唐州打死了殷天锡;搬取公孙胜时,斧劈过罗真人,致使深陷蓟州;大名府赚取卢俊义,扮过哑道童;更误杀过前来投奔山泊的韩伯龙;因为顾全兄弟之义探望宋江反被宋江以慢性药酒鸩杀。李逵的一生是懵懂的,他没有什么明确的奋斗目标,一生追求兄弟义气,只要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他就满足,即使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皇帝;吴先生做个丞相,公孙道士便做个国师;我们都做个将军;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不强似在这鸟水泊里?”也仅是遥远的梦想。他的一生,其实一直在别人的领导和指挥下,仅有的一次沂水县搬取老母,老母亲又被老虎吞吃,可以

7、说,他的一生都被别人支配。这样的李逵,又怎能成为主角?张飞和李逵都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然而因为作者叙述的重点并不在他们身上,所以只能作为配角出现,但是,他们的鲜明个性却使得他们的形象光芒四射,千百年来深受读者的喜爱。二 半莽与全莽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 。他在三国演义中的事迹首推长坂坡一战。关于长坂坡一战,三国演义记录如下:张飞那里肯听,引二十骑,至长坂桥。见桥东有一带树木,飞生一计,教所从二十余骑,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里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飞却亲自横矛立马于桥上,向西而望。当时的情况呢?“刘备引十数万百姓、三千余军马,一程程挨着往江陵进发”。曹操方面呢?攻取荆州之前,

8、曹操传令起大兵五十万,分做五队,又令许褚引兵三千为先锋。取得荆州之后的兵力,按诸葛亮的算法,又得荆州军二、三十万,全部军力应在7080万之间;按曹操的清点,马步水军共八十三万。军力对比3000830000,形势是千钧一发万分危急。张飞引二十骑据水断桥,需要多么大的的勇气?而就是在这万分危急之时,张飞还能心“生一计,教所从二十余骑,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里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这是一个莽夫?绝不是,这是名将所为!仅此一计,就足以媲美兵法名家!那么,张飞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依据有四:一是对曹军统帅曹操性格的准确判断:善谋而多疑;二是对自己武艺的准确估计:万人之敌,当世虎臣,百万军

9、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三是对战场形势的准确判断,知道曹操在胜券在握的时候不会孤注一掷;四是对曹军将士心理的准确定位,知道在惨败博望坡再败新野城之后,曹军人人心存狐疑谁也不敢突前。所以,张飞才巧用智谋,大胆用兵,结果曹军诸军众将一起向西奔走,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套用曹操赞扬于禁的话,“将军在匆忙之中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张飞得此誉并不为过!然而张飞毕竟还是张飞,灵光一现的大智慧在他身上并不多见,除了堪称大智慧的义释严颜和智取瓦口隘,前者让“凡到之处尽皆归顺,并不曾厮杀一场”,后者让河北名将张郃所部三万只剩下十余人;张翼德怒鞭督邮、古城会、急兄仇张飞

10、遇害等更多的事例则表现了他的鲁莽:怒鞭督邮让刘备弃官归乡为朝廷缉拿,古城会时如果不是二哥关羽武艺高明险些就成了枪下之鬼,张飞遇害更让本就处境艰难的蜀汉政权雪上加霜。即便是堪称杰作的长坂坡一战也因心思不够缜密差点功亏一篑,如果不是关羽借来的一万军马路上突然杀出,那么整个三国的局势必将大变,不要奢望什么三国鼎立,应该是一统华夏海内升平了。因此张飞只能算作“莽”,因为他的确莽撞;只不过这个“莽”应该是“半莽”,因为他也有灵光一现式的大智慧。李逵就不一样了,他也“莽”,而且是“全莽”,什么谋定而后动、三思而行可和他一点也不沾边。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是李逵的第一次亮相,宋江想要两

11、尾活鱼做鱼辣汤吃,李逵自告奋勇,跳起来说,自己去讨要两尾活鱼为哥哥做汤。渔人回答说:渔牙主人不到,不敢开舱。李逵怎么做的呢?“便跳上一只船去只顾便把竹笆篾一拨将那一舱活鱼都走了。李逵又跳过那边船上去拔那竹篾,那七八十渔人都奔上船,把竹篙来打李逵。李逵大怒,焦躁起来李逵忿怒,赤条条的拿两截折竹篙,上岸来赶打行贩,都乱纷纷的挑了担走”。明明是去讨活鱼,却讨出了一出鸡飞狗跳;明明是自己不懂船中之事,还要“大怒、忿怒”,甚至追打渔人行贩,天下有这样的理?接下来的事更是荒唐:当张顺赶来喝问你要打谁时,李逵是“也不回话,抡过竹篙,却望那人便打”,在陆上的张顺自然不是李逵对手,被痛打一通,挣扎不得,幸亏李逵

12、被一人劈腰抱住一人帮住手,不然的话,浪里白条不知要多挨多少老拳!张顺呢?吃了亏,自然要找回场面,就撑着渔船赶来大声叫骂。李逵当然不服:陆上打不过我,水上又如何?还不是再吃我老拳一通!傲然跳上船去,却忘了水性并不甚高,结果是被张顺“在水里揪住,浸得眼白,又提起来,又纳下去,何止淹了数十遭”。亏得宋江有张横所捎书信,不然真不知李逵性命如何,若是就此淹死,一百零八将岂不少了一员?明明是去讨活鱼,却讨出了一出鸡飞狗跳,多么鲁莽的李逵!明明是自己不懂船中之事,还要“大怒”,还要“忿怒”,甚至追打渔人行贩,多么蛮横的李逵!明明有错在先,主人过问,又要拔拳相向,多么蛮横的李逵!明知自己水性不好,被张顺骂了几

13、句,就愤然上船,差点淹死,多么鲁莽的李逵!第一次亮相时的李逵,就给人以鲁莽的印象,可以说“鲁莽”这个词就是李逵性格的准确概括,在以后的内容中,鲁莽的性格更是被李逵表现得淋漓尽致:江州劫法场过程中不分青红皂白地乱杀一气,枉杀了不知多少无辜百姓;沂水县接取老母,“背了娘,拿了朴刀,出门望小路里便走”,路上需要什么他根本没有考虑,结果老母亲被大虫给吃了;曹太公庄上只顾开怀畅饮,被灌得酩酊大醉,给一条绳索绑了,不是朱富、朱贵兄弟巧计搭救,早丢了性命;三打祝家庄,宋江命人把扈三娘押往梁山泊,他以为宋江要留作小老婆,杀得手顺,闯入扈家庄,杀了扈太公一家老幼,烧了庄园,亏得扈三娘顾全大局,没找李逵麻烦,否则

14、又是一场厮杀;高唐州打死殷天锡,独身逃去,全不顾柴进一家老小,害得柴进差点死于牢狱;二仙山取公孙胜,斧劈罗真人,被困蓟州,身陷囹圄;听得刘太公说宋江夺去女儿,砍倒杏黄旗,扯碎“替天行道”,抢上堂来,径奔宋江,亏得五虎将拦住细细历数李逵在小说中的表现,读者怎不慨叹:真是莽汉!张飞和李逵两个人物有相同之处,性格中都有鲁莽的成分。不可否认,张飞是鲁莽的,然而鲁莽之间时有智慧显现,属于粗中有细;李逵则不同,他的一生完全是鲁莽的,鲁莽亮相,鲁莽行事,最终懵懂死去。所以,真要对两个形象做一概括,“半莽与全莽”最准确不过了。三 理想追求与出身境地张飞与李逵在小说中的表现如此精彩,他们的性格差距又是如此之大,

15、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人物之间如此巨大的性格反差呢?理想追求的不同是他们性格差异的主要原因。张飞的理想是“救危济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从他和刘备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不然就不会有“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的说法,这句话恰好说明张飞是早有准备早有打算,只不过是没碰上心仪的英雄;同时,张飞为了理想始终如一,即使是徐州城破兄弟分散生死未知,他宁肯蛰居古城也不肯投降曹操,而且他还在招军买马积草屯粮,为的什么,还是为了他的理想;长坂坡一战,他率领二十骑据桥断后,难道他不知道凶险至极,可他还是义无反顾,为什么,为了理想!李逵呢?一生懵懂,随波逐流。遇见宋江之前,“因为打死了人

16、,逃走出来,虽遇赦宥,流落在此江州,不曾还乡”,宋江送他十两银子,他又连忙去赌,输个精光,却又赖账,打了众人,又要宋江出银子解决争端,他在江州忙什么?戴宗说只是贪酒好赌!劫了江州法场,众英雄同归梁山泊,声势浩大,军威赫赫,两败童贯,三败高俅,声望直达顶点,可是一道招安诏书,众英雄居然束手归降,经常把“杀上东京,夺了鸟位”挂在嘴边的李逵又做了什么?一样的束手归降!这以后,破大辽,平田虎,灭王庆,征方腊,只落得英雄星落十去其八,李逵又在做什么?一样的东征西杀,一样的南征北战!衣锦还乡了,官居润州都统制,直到宋江说朝廷赐死,才又重提招军买马再上梁山泊。他的理想在哪里?大约只是“快活”罢!所以,李逵的一生是懵懂的,他并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因此只能随波逐流了。出身境地的不同也是导致他们性格差异的重要原因。张飞,“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