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4263039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7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1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1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1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1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1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授课:涂晓今,内容提要 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必须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或物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作为研究人类社经济活动的经济学科,其研究对象也必然要涉及以上两个方面的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科学地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出发点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生产和创造产品的劳动过程。任何社会的劳动过程都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人和自然或物的关系构成社会的生产力,人与人的关系构成社会的生

2、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的有机整体,生产资料所有制是这一生产关系总和的基础与核心,它决定了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性质和发展变化;同时,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之间也相互制约,并反作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定社会的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则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政治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去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有三种不同类型。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的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在哲学上进行革命,创立了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并第一次把这种方法运用于研究政治经济学。除此之外,马克思、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还运用系统法、综合法、归纳法、演绎法以及规范法和实证法等分析方法,并适当借鉴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某些方法和范畴。所有这些,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政

4、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体系。,2.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1.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确立 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必须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或物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前者表现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生产力方面,即资源配置或经济运行机制问题;后者表现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生产关系方面,即经济制度问题。作为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经济学科,其研究对象也必然要涉及以上两个方面的关系。 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对经济学科研究方向、范围、内容等的高度概括。只有确立了科学的经济学研究对象,才能建立起完整的科学的经济学科体系。因此,判断哪类经济学说或学派是否科学,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看它的研究对象的确立是否科学。,古

5、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第一次把政治经济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科学,他们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是在他们的著述中,实际上是把国民财富的生产与分配当作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在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了社会经济活动两个方面关系的内容,即既包括了资源配置问题或经济运行机制问题的研究,也包括了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分析。但是,由于受到资产阶级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局限,古典政治经济学者把资本主义制度看成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他们在研究国民财富的生产与分配时,主要分析的还是人与物的关系,即资源配置或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而很少涉及生产关系方面即经济制度方面的问题

6、。,而庸俗政治经济学家则故意抹杀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专门以人与物的关系来掩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资本主义剥削进行辩护。1803年,萨伊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 “三分法”,抽掉了对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试图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种抽象的,像化学、物理学、天文学一样的科学,以掩盖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此后,李嘉图的追随者詹姆斯穆勒在他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1821)一书中,又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即所谓“四分法”。,后来的西方经济学者秉承了庸俗政治经济学的衣钵。在边际学派那里,有关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方面的内容,被认为是规范的或不可

7、实证的,从而是不应该属于经济学研究领域的问题。洛桑学派奠基人瓦尔拉斯研究边际效用价值论和一般均衡理论的巨著取名纯粹经济学要义(1874),就是要表明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并要把古典政治经济学中所谓的“政治”即经济制度的因素剔除掉。到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1890)出版时,自孟克列钦以来的政治经济学传统发生了根本逆转:一是自此以后,研究理论经济学的著作不再冠名为“政治经济学”而是冠名为“经济学”;二是这种似乎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其实蕴含着经济学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的变化,除了在研究方法上大量引用数理方法外,最主要的就是完全将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分析的内容割裂出去。从此,西方经济学完全偏离了古典政治经济学

8、的轨道,仅把人与物的关系即资源配置或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资源配置或经济运行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背景下完成的,经济制度状况必然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产生影响。现代西方经济学将古典政治经济学传统中的经济制度分析排除在外,忽视经济制度的变迁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暴露了其理论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也影响了理论对现实经济运行的解释能力。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尔德H科斯将这样的经济学称之为“黑板经济学”。,科学地确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来研究政治经济学,科学地确立了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明

9、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说:“我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恩格斯也指出:“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受生产力的决定并反作用于生产力,而经济范畴无非是人们社会生产关系在理论上的表现,因此,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应是在一定社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把政治经济学真正建立在科

10、学的基础上。,2.1.2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因而要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及其重要作用。,什么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指人们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和创造产品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的劳动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三要素 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具备三个简单的要素: 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劳动过程的三要素概括起来说,就是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即人的要素是最基

11、本的、能动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它能设计、制造、控制、使用工具(包括电脑、机器人等设备);能开发、加工、革新劳动对象;能用自己的优势,部分抵偿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劣势。物的要素即人们在生产中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它是人们从事生产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劳动者只有同生产资料结合才能进行生产,创造出物质财富。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是区分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标志。,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还是一个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社会再生产过程。这一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交换、分配、消费等四个环节,而社会再生产过程就是这四个环节的辩证统一过程。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中,生产决

12、定分配、交换、消费,而分配、交换、消费也反作用于生产。,相关链接: 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相互制约作用 生产决定消费、分配和交换(流通) 分配影响消费和交换(流通) ,并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生产 交换(流通)影响分配和消费,也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生产 消费影响分配和交换(流通) ,并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生产,2.1.3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人们所从事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从来都不是任何个人的孤立行为,而是以团体的、相互协作的形式来进行的。这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时候,人本身不仅要与自然或物发生关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并且只有结成这种社会生产关系,而后才

13、能有人们对自然的关系。因此,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 人和自然或物的关系构成社会的生产力,人与人的关系构成社会的生产关系。,所谓生产力,是指人类从自然资源和非自然资源中创造物质资料以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并促进人与生态协调发展的能力。 生产力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构成。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劳动者创造生产工具,使用和改进生产工具;劳动者通过生产实

14、践不断积累生产经验,提高劳动技能,这无疑地会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为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和生产知识的丰富提供了物质条件。从生产力的内部关系来看,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就是在这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运动中进行的。,相关链接:劳动过程三要素与生产力三要素 劳动过程三要素与生产力三要素,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在生产力中,劳动力、劳动资料,以及已开发、加工和再生的劳动对象,都是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的。,所谓社会生产关系,就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社会生产关系也叫社会经济关系,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在阶级社会,社会生产关系表现为物

15、质利益关系。 由于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辩证统一的四个环节。因此,社会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狭义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则是广义的生产关系。无论是狭义的生产关系还是广义的生产关系,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指人们在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从表面上看,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对物的占有关系,实质上它是通过对物的占有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不同的

16、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又决定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所有制、分配方式的差异体现为社会阶级的差异。因此,有什么样性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变化,决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关系的发展变化。或者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要求,是通过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的关系来体现的。马克思说:“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 所以,分析任何社会生产关系都不能离开所有制关系,而要真正弄清楚所有制关系,又只能是全面分析社会生产关系的结果。,相关链接: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生产关系体系 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总是建立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包含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关系的生产关系总和,便构成生产关系体系。首先,生产关系体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