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从业教育学习资料(2013年第11期)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255104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廉洁从业教育学习资料(2013年第11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廉洁从业教育学习资料(2013年第11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廉洁从业教育学习资料(2013年第11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廉洁从业教育学习资料(2013年第11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廉洁从业教育学习资料(2013年第11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廉洁从业教育学习资料(2013年第11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廉洁从业教育学习资料(2013年第11期)(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廉 洁 从 业 教 育学 习 材 料2013年第11期,总第31期xxx公司纪委 2013年12月30日 目 录学习文章1.浙大副校长落马为何令人唏嘘?2.贫困县扶贫款乱象警示“公地悲剧”3.“打虎”实绩照亮反腐新局典型案例1.内蒙古政府原副秘书长武志忠夫妻因贪双获重刑2.海南“谈笑风生副县长”受贿近400万元一审获刑15年3.谁让政府大楼变身豪华歌舞厅学习文章1: 浙大副校长落马为何令人唏嘘?来源:北京青年报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褚健因经济问题,被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立案调查。褚健2005年任浙大副校长,协助校长负责人事、离退休、学校企业工作,分管浙大的人事处、后勤集团,以及浙大下属的企业圆正

2、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继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四川大学副校长安小予落马后,浙大副校长褚健被批捕,这意味着反腐风正在高校劲刮。与蔡荣生、安小予落马引起的舆论狂欢相比,褚健的落马引来了不少叹惋声,比如有网友感叹,“可惜了,很有才华的一位学者,还记得当年一个饭桌上对面的你那一头银发。”“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体制的牺牲品。”“惊闻浙大副校长褚健被批捕,心中怅然,竺可桢老校长倡导的求是精神还存在吗?”种种言辞,不一而足,皆表达了痛惜与怅惘。褚健何许人也?竟惹得一众人等如此抒情。原来,褚健果真是人才,称得上少年得志,青年得意,中年得势。1978年,15岁的褚健考入原浙江大学化工

3、系工业自动化专业,1992年,29岁的褚健成为国内高校第一个工程中心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副主任。次年,年仅30岁的褚健成为浙大的正教授。2005年,时年42岁的褚健任浙大副校长。如果单是履历耀眼倒还罢了,关键是褚健并非浪得虚名之辈。他曾不止一次入围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1993年,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建了中控科技的前身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公司,褚健是创始人之一。公司刚刚成立时,国内自动化行业基本被国外公司垄断,但中控的崛起打破了这一局面。如今,中控集团拥有4000多名员工,2012年产值超过30亿元,并制定了国内自动化行业的第一个国际标准。既有学术造诣,又能将产研学结合完美

4、,褚健如果不犯事,想必会有更华丽的前景,结出更重要的科研成果。然而,法不容情,功不能抵过,曾经的贡献再厚实,只要犯事就应该受到法律制裁,这一点毫无疑问。除此之外,褚健的落马难道不值得深思?有知情人士称,“褚健一直是浙大本土正能量的代表。记忆犹新的是他给我们演讲为国家复兴担负责任坏就坏在欲望,高校的产学研结合到上市以及资产并购,十分可惜。”诚然,打开了欲望之门,却不收敛,容易跌入深渊。具体到褚健,报道称,褚健这次事发可能与中控科技涉嫌掏空浙大海纳资产的旧事有关。诸多媒体都曾经集中报道过浙大海纳公司上市后,优质资产被掏空,并试图包装后再上市一事。不妨作一假设,如果褚健老老实实地做学问、搞研究,是否

5、有今天的“劫难”?如果不是学而优则仕,他安于实验室,也许不会落马。现在有一种值得商榷的现象,一些学者学问做得好,相关学校或部门往往通过任命他们担任校领导,来显示对他们的重用,仿佛不许个一官半职,就对不起这些学者似的。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适合做官,都有能力当好领导。学问是学问,仕途是仕途,两者并非不能结合,有的人结合得很好,但不少学有专长的人被许以要职,结果自己的专长废弃了,仕途也摔跤了,殊为可惜。褚健落马的真相尚待还原,但从他让不少人倍感可惜,足以说明他的上升与下落是一个值得解剖的标本。学习文章2:贫困县扶贫款乱象警示“公地悲剧”来源:广州日报扶贫资金在监管上存在诸多盲区,要么监管意愿不足

6、,要么监管难度太大,要么大家心照不宣,从而跑冒滴漏有之,蚕食鲸吞有之。上周末,审计署公告了1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扶贫资金审计结果。媒体统计,其中17个县存在各种骗取扶贫资金行为,总额超2150万元,另有11个县存在贪污侵占问题。对此,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蒋晓华表示,暴露出的问题“令人震惊,深感痛心”。有心人可能还记得,同是去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踏雪在太行山区探访贫困村时说过:“我非常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扶贫款项被截流和挪作他用,和救灾款被挪用一样,那是犯罪行为。”刚刚公布的贫困县扶贫款审计结果,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这一严厉批评的呼应。公共财政资金均来自全体纳税人而用之公共服务,其使用理应

7、最大限度确保廉洁干净;其中扶贫资金更是如此,对于贫困地区而言,扶贫资金可谓久旱之甘霖,尤为宝贵和稀缺,因此对扶贫资金使用的廉洁度和效率,必须奉行“底线思维”,对任何贪墨和挥霍行径实行零容忍。然而现实往往是反讽的。做一点简单的数学,不难看出此次审计的1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7%存在贪污侵占扶贫资金问题,近乎90%存在骗取扶贫资金问题,52%存在挥霍现象,如此高“发案率”,确实令人震惊。人们有理由担忧:全国83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中,同样性质的问题还有多少?这种很容易发散的忧虑感,并不难让人联想起上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连宁所言:一些地方削尖脑袋要当贫困县,当上

8、后开庆祝大会热烈祝贺。此言虽然已经不是新闻,但当“骗取、侵占扶贫款”与“庆祝当选贫困县”的新闻同时出现,其中的微妙关联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贫困县扶贫款乱象,从基层权力系统层面剖析,折射的是一种屁股决定脑袋的“代理人心态”。俗话说“仔卖爷田不心疼”,更何况挥霍染指的是“上面划拨”的扶贫款。在不少贫困地区官员眼中,从天而降的扶贫款就像绿林好汉不劳而获的“生辰纲”,用起来难免“大块吃肉”甚至“大秤分金”。如果跳出表象的反讽层面,这种“当选贫困县”的庆功会,与其他地方的招商引资庆功会、一些单位内部的罚款增收庆功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其核心,都是一种“代理人心态”促进地方科学发展、造福一方百姓的工作终

9、极目的渐渐淡忘,记挂于心的只是眼前的那点公私界限模棱两可的“现实的实惠”。后者,意味着权柄上可调配资源能量的扩大,甚至是公权寻租、雁过拔毛的良机。因此,唯有从权力授受机制上正本清源,从权力监督、考核、评议等方面引入更多民间的权重,扶贫工作上的这种“内部人控制”和“代理人心态”方有望根除。从监管层面而言,则敲响了扶贫资金使用上的“公地悲剧”警钟。扶贫资金上级政府的一种转移支付形式,在其从上到下的拨付、使用流程上尚存诸多不规范、不成熟之处。正如审计署方面所述,其一是渠道分散、统筹不足。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有10类专项,涉及7个主管部门,各种专项之间往往交叉重复,各环节又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多项资金投入同

10、一项目、同一成果冲抵多项任务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二是权责不够协调,监督缺位,省级政府监管责任不够明确和具体,县乡政府重资金申请、轻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导致扶贫工作监管有名无实。这种横向和纵向的双重失序,让扶贫资金领域成为一定意义上的“公地”,监管上存在诸多盲区,要么监管意愿不足,要么监管难度太大,要么大家心照不宣,从而跑冒滴漏有之,蚕食鲸吞有之。因此,尽快清理整合扶贫资金主体,消除监管盲区,同时健全扶贫项目的考核机制,破除“等靠要”的惰性心态,至关重要。学习文章3:“打虎”实绩照亮反腐新局来源:人民日报斐然的“打虎”实绩,彰显出中央有贪必肃、有腐必反的决心;制度之网越织越密,使社会各界对“伸手必

11、被捉”越来越充满信心。2013即将在奔跑中绘满自己的年轮。细心者不难发现,自十八大以来,肃贪风暴力度空前,映照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更彰显了有贪必肃、有腐必反的决心和勇毅。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言如黄钟大吕,犹在耳际。身居要职、位高权重,领导干部若不能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以公帑入私囊、变相搞利益输送,后果严重,影响十分恶劣。“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果断打虎,不仅是树威立信之举,更可形成强有

12、力震慑,以儆效尤。应当看到,贪官“翻船”的必然性正越来越大。一年来,随着一连串的组合拳,“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这条反腐主线,被勾勒得格外清晰。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正人必先正己”成为共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设“我要举报”专栏,“鼠标直通中纪委”变为现实;加强纪检派驻工作,创新巡视方式方法,巡视组所到之处激浊扬清此外,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五年规划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内法规也不断为反腐倡廉筑牢地基。制度之网越织越密,化解“牛栏关猫”的尴尬,使社会各界对“伸手必被捉”越来越充满信心。有媒体用“力度空前”、“手段升级”、“机构调整”三个关键词,来盘点今年中央重拳反腐三

13、大变化,而多管齐下、综合布局、立体防范的防腐反腐体系建设,也日臻完善。例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牢记党的宗旨,恪守党性;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防微杜渐。又如,抓住重要节庆时点,遏制从餐桌、车轮、月饼直至贺卡的腐败,不留死角;认真落实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铲除权力寻租的土壤,源头治理,等等。如今,清新之风正吹拂社会每一个角落。“为官发财应当两道”化为集体共识,也让我们更靠近“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文明本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反腐制度建设是题中之义。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

14、策”。诚如有专家所言,中国反腐开始进入制度反腐的新时期,既要查大案要案,更要机制化、规范化。学者韦伯曾以“用力而缓慢穿透硬木板”譬喻政治,制度建设又何尝不是如此?完善惩防腐败体制机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随着反腐向“深水区”迈进,“硬骨头”也肯定越来越难啃。但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始终保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决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以改革创新促动制度完善,必将构建起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令干部更清正、政府更清廉、政治更清明。典型案例1:内蒙古政府原副秘书长武志忠夫妻因贪双获重刑来源:新华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法

15、制办主任武志忠及其妻子于惠珑因犯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罪行,分别被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年。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月日下午开庭宣读了这一判决。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武志忠身为国家工作人员,负有监管某土地案专项经费按照批准用途使用的职责,其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将应当归还自治区财政厅专项经费借款中的人民币元以虚构研究所收取代理费的名义予以截留,并指使他人向自治区财政厅出具相关证明以掩盖其虚列代理费从而贪污公款的犯罪事实,其行为已构成贪污罪。一审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武志忠与其近亲属分别共同受贿,受贿数额共计人民币元,其中向他人索贿人民币万元;被告人于惠珑(武志忠妻子)与被告人武志忠共同受贿共计人民币元,其中向他人索贿人民币万元,依法应予从重处罚,但鉴于于惠珑系从犯,对其依法应当减轻处罚。一审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武志忠、于惠珑共同挪用公款共计人民币万元,情节严重,依法应予惩处。鉴于二被告人在案发前已归还所挪用的全部公款,对其可酌予从轻处罚。一审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武志忠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其财产明显超过合法收入,计有元人民币、港币、欧元、美元、加元,被告人武志忠不能说明其来源合法,且差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告人武志忠对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