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让的基本理论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4249404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转让的基本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技术转让的基本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技术转让的基本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技术转让的基本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技术转让的基本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转让的基本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转让的基本理论(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技术转让的基本理论,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技术创新理论与技术扩散理论 技术转让理论 技术差距论与后发优势论,第一节 国内技术转让理论 一、技术创新理论 (一)技术创新的定义 技术创新是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产品或新工艺,以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在市场上实现其商业价值的过程。这是我国国内理论界赞同者较多的表述。因此,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将技术创新或科技创新定义为:“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二)技术创新的特点 1技术创新是一种经济行为

2、2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完整的过程 3技术创新是一种企业行为 技术扩散是指创新的产品、技术被其他企业通过合法手段采用的过程。技术创新的出现会给采用它的企业带来潜在的超常规的利润,从而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一方面,未取得潜在的超常规利润的企业会渴望分享其利,从而出现模仿的企业行为。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政府会根据其产业发展的要求有计划的向技术创新国引进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技术扩散不同于技术创新,不完全是一种企业行为。,(三)技术创新的类型 1渐进型创新和根本性创新 把技术创新分成渐进型创新和根本性创新,是英国色塞克斯大学的科学政策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基于性质、程度和规模的创新

3、分类,也有人称之为科学政策研究所分类。 (1)渐进型创新(2)根本性创新 2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 厄特巴克和艾伯纳要等人把技术创新分成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他们是基于技术变革的对象进行分类的,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厄特巴克分类法。 (1)产品创新(2)过程创新,(四)技术创新的模式 1.技术创新模式 (1)技术推动模式 (2)市场需求拉动模式 (3)综合作用模式 2三种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 从上述三种模模式的效应来看,三种技术创新模式从不同层面上说各有其特点。技术推动模式,会使技术体系发生根本变革,从而会催生出很多新产品,采用需求拉动模式更容易使技术商品化,从而可以使创新成果更快地产生效益,而使用综合作用

4、模式,不仅是技术更容易商品化,还可使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约瑟夫熊彼特,“创新”(Innovation) - 将原始生产 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 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 一个经济过程。在熊彼特经济模 型中,能够成功“创新”的人便能够 摆脱利润递减的困境而生存下来, 那些不能够成功地重新组合生产 要素之人会最先被市场淘汰。,二、技术传播理论 西方学者研究技术转移往往都是从国内的技术传播着手的,而后延伸到研究国际技术转移。 技术传播是一个社会系统内的个体或组织成员,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特定的渠道传递技术创新知识并采用新技术的过程。技术传播一般包含四个主要因素:技术发明、交流渠道

5、、社会系统和时间。其中,技术发明是技术传播的标的,它被潜在用户采用的机会与其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如比较优势、兼容性、复杂性、可测试性、可观察性、再创新性能等等。交流渠道是指个人和组织间进行信息、知识交换所通过的一定的渠道。潜在用户接触到新技术并通过一定的渠道获得和积累了与之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之后,才会做出采用或拒绝该项新技术的可能决策。由于技术传播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中完成的,社会系统中的许多因素,如经济水平、技术设置、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会对技术的这一传播过程产生比较长远的影响。,t,I(t),100%,0,第二节 国际技术转让理论 一、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论(theory of tech

6、nological gap),又称技术间隔论,是由美国学者波斯纳(M. U. Posn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形成技术转移的原因在于国际间存在着技术差距。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从而形成或扩大了与技术落后国家间的技术差距,进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技术是由领先国家向落后国家转移的。 该理论还提出了“模仿时滞”问题。模仿时滞指的是其他国家模仿创新国家的新技术产品需要一段时间。,模仿滞后,掌握期间,反应期间,需求滞后,t0,t1,t2,t3,乙国生产,乙国出口,甲国生产,甲国出口、乙国进口,甲国,乙国,滞后效应形成了技术创新国

7、与其他国家的技术差距,导致了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边缘差距论 世界经济中存在着二元结构(刘易斯),世界技术领域也存在着二元结构(迈依耶)。技术是从“中心”(指发达国家)向“边缘”(指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同时,“中心”即据此控制或支配了“边缘”(福尔泰德)。 金泳镐提出“边缘”部分的技术双重差距问题。把技术受方分成技术水平有别的两类国家,一类国家属技术积累差距,一类国家属技术转移差距。技术转移成效如何,不只取决于技术引进方的条件,还取决于技术提供方所提供的技术。 克鲁格曼的技术差距论 1979年,克鲁格曼提出了一般均衡条件下的商品周期贸易模式,成为保持技术差距的依据。发达国家因创新与发展中国家经常

8、拉开差距,构成技术转移的基础。 综合技术差距理论 从商品的技术密集程度和比较成本优势角度,研究技术差距问题。,NR关系论 斋藤优在1979年出版的专著技术转移论,提出了NR关系假说,并在1986年的专著技术转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中把假说作为一种理论加以运用。 一个国家发展经济及其经济活动,受该国国民的需求(N:needs)与该国的资源(R: resources)关系的制约。 为满足需求R ,需要何种程度的资源,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不能够筹集足够的R来满足N时,就形成所谓瓶颈。 NR关系的不相适应,是促进技术革新的动力,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原因。 原来不相适应的NR关系经过努力得以协调后,又会产生新的

9、瓶颈,促进新一轮技术革新与技术转移。整个世界经济就在这种不断地由不相适应到互相适应、新的不相适应的循环中全面发展。,(NaRa)=(NbRb),想转移的技术:转移交涉、合同技术选择:转移条件、手段,利 用,吸 收,引 进,学会研究、刊物、NR联合、国际交流 与外部机构交流、业界团体的信息交流 技术型商谈、人际交流,技术流通市场、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设备输出、承包指导、模仿 学习教育渠道、技术援助渠道,国社市企个其 家会场业人他 的的的的的的 需需需需需需 求求求求求求,需求因素,人设技技可其 才备术属能他 、吸转提资 资信收移供源 金息能组的 力织技 术,转移资源,技术转移成果,基础设施 外教

10、自技规专技交技会研其 资育由术格利术通术议究他 法、贸流、制情通转设开 、进易通标度报讯移备发 企修体市准 系设中 机 业制制场制 统备心 构 制度 度 、 度 大 学,技术转移体系,四、后发优势论 1962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第一个在他的论文经济落后的历史回顾中提出了“后发优势”(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理论。他认为工业化前提条件的差异对发展的进程有较大的影响。一个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期,相对于他国落后程度越高,其后的工业化进展反而越快,往往以突变的方式出现。他提出了一个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型。所谓后发优势,就是为由后发国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

11、,这一益处先发国没有,后发国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 当今世界南北差距日益加大。由于“后发优势”理论从理论高度展示了后发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赶超先进国家的可能性,因此它对于制定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具有很深远的指导意义。,五、梯度论与跳跃论 梯度论的观点是根据技术发展的不同水平,将技术划分为若干个梯度,技术转移是按梯度依次进行的。至于到底应该将技术划分为几个梯度,有人认为可分为尖端技术、中间技术、基础技术三个梯度。处于基础技术水平的国家,即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只能先引进技术先进国家(一般指发达国家)的基础技术或中间技术,随着其技术水平的

12、发展,再引进尖端技术,采取逐步过渡的方式进行。 跳跃论则认为技术的引进不一定必须按梯度进行,处于基础技术水平(第三梯度)的国家可以根据其经济发展需要引进先进国家的尖端技术(第一梯度),即进行跳跃式技术引进。,学习曲线效应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人根据相关资料研究发现,飞机生产数量的递增与单位产品的平均直接工时成反比,即当累计产量较小的时候,平均直接工时较大,累计产量较大时,平均直接工时较小,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学习效应”,用学习曲线来表示。 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反应的是这样一个过程:随着生产产量的累积增加,企业掌握的技术经验日益丰富,从而生产的平均成本不断降低。它表明了产品的

13、平均成本与生产者的累计总产量之间的反向关系。 基于学习曲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贸易与投资这些产生“学习效应”的基本渠道,后起企业通过“学习”能够获得比先进企业更多的收益。,案例分析 据资料显示,日本二战后的产业转移呈现如下趋势:20世纪60年代,日本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像纺织工业,转移到韩国、台湾和香港。进入70年代,日本安排小型设备密集型产业,如小型电子元件、半导体装配以及机械零件工业加入到韩国、台湾和香港已有的纺织服装工业的行列。80年代,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原先在韩、台、港的纺织服装工业不见了,它们出现在泰国和印尼。与此同时,小型设备密集型工业已开始设立于泰国和马来西亚。而在台湾和

14、韩国开始设立中型设备密集型工业,像家用电器批量生产工厂等。到了90年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开始转移到中国、印尼和越南,而小型设备密集型产业开始转移到泰国、印尼和中国南方。中型设备密集型产业则转移到了马来西亚,而在韩国和台湾已开始设立大型设备密集型产业。试利用本章所学理论分析日本的产业转移现象。,案例分析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随处可见价廉物美的英迪卡轿车。这款经济适用型车是印度最大汽车制造商塔塔汽车公司自己设计的车型,90%是自主研发设计的。汽车的几个核心部分,如底盘、发动机等都是公司的专利产品。现在不仅占据印度国内市场的16%的份额,而且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印度轿车业何以在短短6年时间内创造如此

15、骄人的业绩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印度本土汽车与世界汽车巨头同台竞技的结果。印度轿车业始于20世纪40年代,但由于当时政府实行汽车工业国产化战略,严格限制引进外资。导致产品长期质次价高,缺乏竞争力。从1993年起,印度政府调整政策,有条件向国际汽车巨头打开国门,福特、通用、丰田等多家汽车界巨头先后以合资合作、投资建厂等方式进入印度市场。印度在引资的同时非常注意引进先进技术,要求必须与国内条件紧密结合,能提升国内汽车制造业整体技术。外国投资和技术合作极大带动了印度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目前,印度已成为全球微型车制造基地。印度汽车企业在自主研发上舍得下功夫。现在多家厂家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开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型,在竞争力方面逐渐缩小与欧美同行的差距。印度汽车把跨国汽车公司的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作为增强自己实力的重要途径。现在印度蓬勃的汽车工业有望于软件业并肩成为带动其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 试运用技术论对印度汽车技术引进的经验进行简要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