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到“仁慈的狮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人做到“仁慈的狮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做人方面,许多书籍都鼓吹,要做善良之人,越善良越好。但是,我们在前面知道,李嘉诚接受采访时说:做人做到“仁慈的狮子”,你就成功了!你平常仁慈,但如果人家欺负到你头上,你不能畏缩,要反抗。这是多么令人惊奇的观点!这才是至理明言,其他都是胡言乱语!按照分段治事的法则,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可能非常爱护他人,当个小善人,从小处爱护他人属于原则。当然,如果处在非常情况,要增加爱护;如果处在异常情况,可以减少甚至放弃爱护,实行威严或打击。 1 对己勿以善小而不为 从小处爱护他人具体包括四条规则。现在我们先看第一条:对己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作为一个人,都具有博爱心和自利心。但是,只有少数人非常博爱,大公无私
2、,而多数人本性自利,做一切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自己得到名利,不可能要求人们非常爱护他人。但是,无论从博爱角度还是从自利角度看,从小处爱护他人属于一般人的原则。 从博爱角度看,他人是我们的同类,应该爱护之。现在我们步入先进社会,爱护他人已经标志一个人的文明素质。另外,人们碰到的多数是小困难。你如果嫌弃小而不帮助,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帮助他人的机会。雷锋一生中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做一些像送老爷爷回家,车上让座位、帮别人补衣服等等的小事。他没有因为这些事很小而没有去做,可是他的小事做多了,渐渐也就变成了大事。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成为学习的榜样。 有时候,帮助对你是举手之劳,对于他人可能关乎命运
3、,这种情况下更要果断助人。 从自利角度看,人生在世,变幻莫测,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不求人,说不定哪一天自己碰上小麻烦,就盼望他人伸出援助之手。一个人要想获得好人缘,得到大家拥护,必须先从小处爱护人们,付出小代价,然后收获大回报。因为,别人和你一样主要是自利的。只有给予对方好处,让他高兴,他才能喜欢你,痛快地帮助你。聪明人就善于做吃小亏赚大便宜的买卖,例如放下自己的架子主动亲近对方,赠予小礼物,帮小忙等等。自己付出小代价,能够承受;对方接受好处后,形成“债务”,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为还债,就会报答,“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另外,你主动给予好处,对方会额外产生感恩心,报答可能增加。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4、。反之,如果一点代价也不付出,别人凭什么喜欢你呢?有些人十分爱惜钱财,爱财如命,舍不得送礼来拉拢别人。有些人处处斤斤计较,不见兔子不撒鹰,就很难发展人际关系,无法发展。进一步分析,你是一个人,而别人代表着许多人,联系着一个群体,比你强大的多,因此必须善良。你把小善贯彻下去,就会对许多人好,从而得到许多回报。而且,你会树立善良形象,被人们传诵,在整个群体里建立威望,即使没有接受你恩惠的别人也会对你产生好感,从而爱护你帮助你,你则赚个大便宜。 根据分层治事法则,爱护他人不可搞平均主义,我们要亲君子而远小人。君子同样主要自利,他们会主动帮助自己,但是程度不会高。当你给与他们好处,让他们满足了需要,产
5、生了感情,他们就会加倍爱护你。进一层分析,对于那些既是君子又有实力或者有潜力的人士,必须加倍亲近。那样获得的回报极端丰厚。对于那些小人,人们必须减少爱护,少交际,不打扰。你不要奢望用恩德去感化他们,奢望他们弃恶从善。人性植根在生命里,一旦扎下根,很难逆转。小人如蛇,你可不要做农夫啊。当然,对于那些还没有坏到底的人,同时具备一些势力的人,不要视而不见,可以保持起码的交际,说不定有时还需要利用他们呢。2对己勿以恶小而为之第二条,对己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博爱角度看,再小的恶也会伤人,让人痛苦郁闷。 从自利角度看,诚如释迦牟尼佛说,不要忽视小恶。火花尽管再小,都会烧掉像山那么高的干草堆。经常占小便宜,就
6、会上瘾,还会贪婪,助长自己的大恶之心。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不道德的人,他们好吃懒做,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些在他们看起来,只要没有构成犯罪,就算不了什么大事。但回头想想,有好多犯人都是从小错犯起,最后却越犯越大,被抓被杀。当他们第一次做坏事时,一定觉得这不重要,没有什么关系。可他们是否想过,这就是使他们走向犯罪道路的罪魁祸首,到那时,那些人只能流下悔恨的泪水,悔恨自己以前所做的一切。可那已经于事无补,因为时间只能向前走,“人生不售来回票”。所以,我们人人都要记住“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客观上,因为恶小而不在乎,今天得罪张三,明天得罪李四,结果导致大家反感,众叛亲离,也引起正直人士的反感。有时可能碰到
7、厉害人物,受到致命打击。现在人际背景复杂。一个自身普通的人,背后可能有强大的靠山,有巨商亲戚或高官朋友。人们不要轻视微小的侵犯,同样引起巨大的灾难。众说周知,林肯是美国历史上的伟大总统。林肯在年轻时喜欢挖苦别人。1842年秋天,已经步入中年的他取笑了一位自负而好斗的名叫詹姆斯-史尔兹的爱尔兰人。林肯在春田时报刊出一封未署名的信,讥讽了他一番,令镇上的人都捧腹大笑。史尔兹是个敏感而骄傲的人,气得怒火中烧。他查出写那封信的人是谁,跳上马,去找林肯,跟他提出决斗。林肯不想跟他斗,他反对决斗;但是为了脸面又不得不决斗。决斗的那一天,他和史尔兹在密西西比河的一个沙滩碰头,准备决斗至死为止。但是,在最后一
8、分钟,他们的助手阻止了这场决斗。 这是林肯一生中最恐怖的私人事件。在做人的艺术方面,他学到了无价的一课。他从此再没有写过一封侮辱人的信件,他不再取笑任何人了,从而赢得几乎所有人的尊敬。 提奥多-罗斯福总统说,他当总统时,若碰到了棘手的问题,他常往后一靠,抬头望望挂在他白宫办公室墙上的那张林肯的巨幅画像,问他自己,“如果林肯在我这种情况下,他将怎么做?他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下次我们很想把别人“骂得狗血淋头”时,就从口袋中掏出一张五块钱的美钞,看看钞票上林肯的画像,而且问: “如果林肯碰到这个问题,他将如何处置?” 有人从生活中和文化上看到,许多恶人同样活的滋润,有权有势,并没有完全受到报应啊
9、。其实,有些报应需要时间。俗话说: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且,那些恶人并非绝对的恶。恶人至少对自己的亲信很善良,因此得到亲信的支持,形成抗衡社会的巨大力量。如果他对自己的亲信也凶恶,肯定众叛亲离,立即灭亡。另外,许多恶人还是聪明人,不是胡乱愚蠢作恶,而是经过精心策划,让人们发现不了,发现了也不敢报复。根据分层治事法则,自己不要做老好人。 侵犯在一般条件下当然是过分的,违反道德和法律,受到惩罚,但在特殊条件下是适宜的,可以理解。其状况如下(1)正常手段失效后,面临生存的危机无奈走此下策,如有巨额债务。这值得道德的同情,但无法获得法律的赦免。(2)他人的利益客观上阻碍自己发展,在无法沟通的
10、情况下被迫清除之。(3)他人利益可以保障自己发展,就直接使用之。对此,道德勉强允许,法律坚决同情,主体不必拘泥于呆板君子之风,不妨先斩后奏。但是一定要注意两点:第一,事后一定要向受害者说明、道歉和赔偿,取得谅解;第二,只有侵犯的利益较小而收获的利益较大时才值得冒险。 4 对人勿以小善而不动第三条,对人勿以小善而不动。从博爱角度看,别人对自己再小的爱护也是一种恩德,必须感恩和报答。从自利角度看,对他人的小爱护感恩,进而感动他人,认为你品质优秀,会继续和扩大帮助你。如果对他人的问候对他人的小帮助无动于衷,没有什么表示,他人就会反感,认为自己是在巴结你,伤害其自尊,就不再帮助你。根据分层治事法则,他
11、人的有些小善必须拒斥。例如,别人想让小恩小惠拉拢你,最后支配你为他做事。有人故意感动你,窥视你的利益,所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5 对人勿以小恶而动之第四,对人勿以小恶而动之。 从博爱角度看,人们相处难免磕磕碰碰,有些是无意,有些是偶然。既然是自己的同类,就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对小小侵犯可一笑了之。从自利角度看,对小侵犯也大动干戈反击,得理不饶人,也容易引起对方反报复,冤冤相报何时了?相反,你宽容对方,会感动对方,冰释前嫌,成为朋友。即使当事人不领情,别人看到后也会敬佩你,爱护你。只要不是故意和长期的施加小恶,都应该宽容以待他人。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严重的矛盾往往发源于小问题。为什么呢?
12、原来,开始的小问题没有处理好,后来随着争执的出现扩大问题的种类,往往变成人格等问题,变成不尊重自己,变成脸面问题,这就导致双方矛盾升级。例如,如果别人不小心踩你的脚,你就恼怒,指责对方,对方就会认为你狂妄,反唇相讥,矛盾越来越大,一发而不可收拾。侵犯者认为太小而不在意,但是被侵犯者会认为对方不道歉是漠视自己的人格,就变得恼怒,恶语相向。侵犯者就会觉得自己人格受到侮辱,反唇相讥。两人互不相让,最后不是为碰撞而是为尊严斗争,冲突就升级,相互谩骂和打架。根据分层治事法则,如果碰到关键情况,某人连续多次侮辱你,那么就要忍无可忍,愤然还击;否则,你就真的被当作胆小鬼而非大君子,遭受更大的欺凌。如果碰到异常情况,例如对方非常有势力,自己非常需要这份工作,那么就要尽量忍受很多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