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奢刍议——从司马光家训《训俭示康》说起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211144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俭奢刍议——从司马光家训《训俭示康》说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俭奢刍议——从司马光家训《训俭示康》说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俭奢刍议——从司马光家训《训俭示康》说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俭奢刍议——从司马光家训《训俭示康》说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俭奢刍议从司马光家训训俭示康说起杨闻宇 俭者,俭朴节约。现在以此为话题,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可眼下反腐倡廉,雷厉风行,归根究底仍在于立俭:俭字不立,腐败照旧,艰苦奋斗又从何谈起呢? 不禁想起了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的家训训俭示康。文章短小,事体却重大。司马光在回顾自己年轻时即以俭素为美,斥责眼下全社会的颓弊俗风之后,以孔子之言提纲挈领,相继列举了十多位著名权贵,将他们奉俭与行奢的行径强烈比照,意在阐释这样一条道理: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

2、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训俭示康仅列举出了宰相级人物的立身言行及其所致后果,大概因为帝王们的俭奢之事已在资治通鉴里写尽了: 南朝宋的建立者宋武帝刘裕,幼年穷困,曾贩履、种地、捕鱼,称帝后倡导节俭,“未尝视珠玉舆马之饰,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严格要求诸皇子保持俭朴的品德。可他无论怎样示范要求,整个刘氏皇族仍是迅速地滑向奢靡。武帝之俭,二代即绝。 隋文帝杨坚,更以崇尚节俭著称。二儿杨广窥知父亲将崇俭抑奢作为选择接班人的标准,就暗自经营自己的形象工程,终于以骗术斥逐兄长杨勇而成为太子,继而又瞅准时机,杀死父亲杨坚,当上了穷奢极欲的隋炀帝。 距司马光也就200多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刚登

3、皇位,下诏书销毁金银器玩,规定天下不得采珠玉、织锦绣,且对官员服饰按照品级作出严格规定。可是刚过了两年,有胡人称海南多珠翠奇宝,李隆基就命人前往求之。自立的俭约规矩,又很快被自己打得粉碎。 史实证明,俭始奢终也是一项无从抗御的历史周期律。“由俭入奢易”,对俭朴而言,奢侈正是惊涛拍岸的洪水猛兽在绝对权力的支使怂恿之下,不分什么上峰下属、血亲朋党、小人君子,普天下上行下效,旅进旅退,任何诏命律条与防范措施都是软弱无力的。 无论是资治通鉴里的“治国”,还是训俭示康中的“齐家”,其总前提是“修身”。对于以俭朴修身,司马光始终是身体力行的。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众人以奢靡为荣,吾心

4、独以俭素为美。”他刚直一生,勤奋一生,俭朴一生。 小富即奢,国之大病。司马光在家训里无可奈何地叹息:“嗟乎,风俗颓弊如是!”近千年过去了,当今奢靡败坏的程度愈演愈烈。我们国家实行富民政策,许多人是富起来了,可富裕与奢侈是两码事。贫穷,固然没有“俭朴”的余地,而富裕,也绝非“奢侈”的借口。 在物质上“与时俱进”,那是年轻人的事,我们老年人,只求养生自保。有养生诀窍说:“多走路,少吃饭,远烟酒,心放宽。”我们不再参与优胜劣汰的竞争,心是宽了;饭馆的山珍海味,与烟酒同样昂贵,也不敢沾了;路上各种豪车似箭,首尾相衔,老年人过马路左顾右盼,提心吊胆,多走路是好事,却难于实践。在这样的境况里,我们还能为忙得脚不沾地的儿女们写什么家训么? 重温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单是从教育子女的职责上着眼,我也只能是掩卷默坐,梦寐思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