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材料概括题的专题训练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42057 上传时间:2017-05-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材料概括题的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编]材料概括题的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编]材料概括题的专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编]材料概括题的专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编]材料概括题的专题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材料概括题的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材料概括题的专题训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概括题专练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 ,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摘自商君书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摘自马

2、克思恩格斯选集(1 )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6 分)(2 )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 ”带来的危害。二、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

3、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一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回答:(1 )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4 分)(2 )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 (2 分)(3 )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

4、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2 分)三、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1 )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6 分)四、材料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 “均田制”。在此基 础上, 实行租庸调制, “有田则有租(田租)

5、,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 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 。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 “有幼未成丁,而承 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 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 ,所 谓“ 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 户等,按 户等高低交纳赋 税,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分夏秋两季征收, “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

6、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 实, 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 总收入增加, 对户口的掌握也更 为准确, “天下便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 )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6 分)五、材料一 赵武灵王(前 325 前299 年在位)与肥义谋胡服骑射。国人皆不欲,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曰:臣闻中国者,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穿)远方之服,臣愿王熟图之也!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而叔顺中国

7、之俗,恶变服之名,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1 ) 根据材料一,归纳赵武灵王颁布胡服令的目的及其关于服饰的基本观点。 (6 分)六、辛亥革命爆发后,山东巡抚孙宝琦曾致电清内阁,阐述对时局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顷者,宪法信条,业经颁布,君权削尽,仅存皇位,而各省不知信从,反多独立。重以土匪峰起,列强环伺,瓦解瓜分,危在旦夕。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孙宝琦致内阁电(1911年11月11日)(1)概括指出孙宝琦的电文反映了哪些史实。

8、(6分)七、材料一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 (1867年)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 , “思想新而正” , “材料富而当 , “报事确而速” 。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

9、“。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 ”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 ”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 (9分)县设六十议员,是谓县议员;府设六十议员,是 谓府议员;省设六十议员,是 谓省议员。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公 举者平民主之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公举者秀才主之省议员于

10、进士中选择其人,公举者举人主之公举法:凡男子二十岁以上,除喑哑盲聋以及残疾者外,其人能读书明理者, 则予以公举之权兴革之事,官有所欲为, 则谋之于议员,议员 有所欲为,亦谋之于官,皆以叙议之法为之,官与议员意合,然后定其从违也。从违既定,乃由县详府;府议员意合,则由府详省;省议员意合, 则详于君;君意合,则书名颁行;意不合,则令其再议。若事有不能衷于一是者,则视议员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数多寡,而以人多者为是,所谓从众也。推之,凡 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议先询诸庶民,是真为政者矣。 何启、胡启垣:新政论议(1895年)(1)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 (10分)九、克

11、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1) 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 (2 分)材料二 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

12、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 (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2) 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治“平等”的理解。 (4 分)十、材料一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 时,王安石“变风 俗,立法度”,主 导了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 庙 庭” 。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 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 “罢安石配 飨神宗庙庭”。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十一、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

13、)时间区域 东汉后期 唐朝前期黄河流域 765 669长江流域 342 611概述上表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4 分)十二 (2013年天津高考12题)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 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 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1) 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3 分)材料二“汉高祖 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 ”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 有土之爵 ”,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 ,二是“得赋敛”。摘编自

14、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2) 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 (4 分)十三、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 ,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 ,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 星槎胜览 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

15、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 ”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 “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10分)十四、材料一1649 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被控诉为“对本届议会及其所代表的人民发动了叛逆和邪恶的战争” 。查理一世拒绝答复这些指控,并在法庭上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相对于这里担任我的所谓的审判者的人来说,我才真正地更能代表我的子民的自由。 ”摘编自英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君主制的历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查理一世所宣扬的观点,指出当时英国政治面临的焦点问题。 (10分)十五、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 、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 ,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 、 “避嫌法”等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